APP下载

哲里木版画的地域特色及创作风格探究

2021-11-28内蒙古通辽市美术馆

艺术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蒙古族版画草原

□王 舒 内蒙古通辽市美术馆

哲里木版画也可以称为科尔沁版画,是我国重要的版画艺术形式。哲里木版画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将蒙古族地域文化作为依托,能对草原原生态环境进行还原的特殊版画形式,与蒙古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想理念、社会制度等存在紧密的联系,是蒙古族地域文化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不仅能体现出蒙古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特色,还能实现对北方少数民族性格的传达,对研究北方游牧民族文化有重要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探索意义。

一、哲里木版画的地域特色

哲里木版画衍生于北方广袤无垠的草原地区,蕴含着游牧民族骁勇彪悍的文化内涵,将刀耕火种、远古图腾和穹庐毡帐融入版画艺术中,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艺术底蕴。哲里木版画就是在这样特殊的文化形态下形成的,版画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既能展现出浓郁的草原风情,又能将勇敢、古朴的蒙古民族风貌集中地呈现出来。哲里木版画的创作将蒙古族的生存和生活作为主要素材,将内蒙古草原人民的生活状态作为主要的创作方向,将内蒙古边疆地区社会发展的崭新面貌融入创作活动中。欣赏哲里木版画能让人感受到草原风情及蒙古族人民在新时代火热的生活情景,不仅能给人们带来视觉方面的积极体验,还能走进人的心灵,让欣赏者获得精神层面的审美享受。北方游牧民族特殊的生活使哲里木版画中融入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而在当今哲里木版画中也能感受到草原游牧民族的独特生活方式和内在的精神文化意蕴。哲里木版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借助奔腾的骏马、风景如画的草原及那达慕大会等进行创作,如田宏图的作品《出猎》就将游牧民族打猎的情景直观地呈现出来,让人感受到游牧民族坚强勇敢、勇于征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而乌恩琪创作的《查干萨拉》则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马头琴进行了描绘,融入敬献哈达的场景,将蒙古族互相祝福、互相尊重的风俗习惯特点直观地表现出来,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哲里木版画艺术家在创作中融入地域文化特色,表现了丰富的自然气息,用本土化、地域化的语言展现深远的民族文化意蕴和精神意境,在一定程度上使哲里木版画获得了现代社会人们的认同和肯定,在我国乃至世界上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传播。

二、哲里木版画的创作风格

(一)草原版画的刀木、力量、意境和节奏韵味贯穿作品始终

哲里木版画在创作方面重视刀木特点的彰显,能展现出力量之美,并且能营造出特殊的审美意境,将草原特殊的人与自然和谐意境和韵味展现出来,能体现出独特的节奏感。结合哲里木版画创作者萨因章先生的作品,我们发现作品能显现出鲜明的主题思想,并且整体构图方面能体现出严谨的特点,艺术语言相对简练,能在画面中展现出独特的刀韵和木味。黑白颜色的处理相对较为考究,能展现出独特的审美味道。特别是将黑白色作为主色调,适当地添加清淡的色彩进行陪衬,并使用圆口刀的版画创作技法,粗中有细,将画面清晰爽朗的艺术效果直观地展现出来,能体现出简洁、明快的艺术特征。并且萨因章先生在对哲里木版画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始终重视对蒙古族强悍、淳朴性格特点的表达,形成了特色的版画艺术语言,在艺术创作中选取蒙古族游牧生活作为创作背景,将游牧民族生活场景中的一草一木融入版画艺术中,彰显出蒙古族善良真挚的情感和淳朴的民族性格。在构图方面,其对刀法的处理,尽量将民族文化与情感融入创作中,让人能在欣赏哲里木版画的过程中感受到淳朴、简洁的特殊审美意境,实现了艺术创造的目标。

田宏图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哲里木版画艺术创作者,其在创作中善于对草原艺术的美进行深入的挖掘,并采用特殊的刀法对草原丰富的生活场景进行刻画,在版画创作方面展现出浓郁的草原情感。田宏图具有代表性的哲里木版画主要涉及《草原,你早》《嘎达梅林》《出猎》等,其作品展现出大气磅礴的艺术特点,受到了蒙古族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邵春光是将哲里木版画推向全国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其创作的《乌珠穆沁的傍晚》在全国范围内引起重视,其在创作中对色调进行创新应用,体现出和谐统一的色彩,并且重视人物造型的装饰感,重点表现牧民一家在傍晚远眺的场景。在画面布局方面,其采用人物大块构成处理的手法,用刀方面能体现出古朴苍劲的艺术特征,并且版画艺术表现方面能体现出平等性的特色。观看版画能让欣赏者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似乎草原辽阔的景象在眼前再现。可见,邵春光在构图方面能进行饱满的处理,画面的冲击力和震撼力较强,艺术氛围也相对较为浓郁。

(二)浓烈的色彩对比与奇巧的构图展现诗情画意的美

草原艺术往往具有朴素的、原生态的艺术特征,能将游牧民族的生活和草原的广阔无垠融合在一起,展现出特殊的艺术美感。在哲里木版画创作方面,飞奔的牛马、广阔的草原、白云从高山略过都成为版画构图方面的主要素材,在浓烈的色彩对比和精彩的构图中,草原诗情画意般美丽的景色尽现在欣赏者的面前。以哲里木版画家山丹的创作为例,其在创作中喜欢重点表现马的元素,整个画面能体现出诗意、率真的艺术特点,并且注重对原生态审美特点的传达,希望能借助哲里木版画将纯净的民族美呈现出来。其代表作品《马之恋》就将人和马作为创作素材,将人和马在自然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体现出原生态的艺术特征。而《大帝之吻》版画则重点将马对大地母亲的亲吻作为创作对象,构图方面选择突出肥硕的马臀、流动的云,并将这些融入草原整体环境中,展现出亲和、依恋的特殊审美意境[1]。

(三)精练创作表现草原浪漫审美风韵

哲里木版画在创作方面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制作过程相对较为精练,能将草原风韵以浪漫的版画创作手法充分地展现出来,让欣赏者对草原特殊的文化有深入的理解,促进草原特色民族文化的传播。以画家刘宝平创作的《新娘》版画作品为例进行分析,其在版画创作方面对蒙古族地区民族风俗特色进行了表现,民族文化气息在版画中得到了进一步彰显。在画面中,刘宝平创作了一位身穿红色衣服的女子形象,其手里拿着酒杯。欣赏者透过版画能从其构图、表情刻画等方面感受到新娘的喜悦,在画面人物微笑着的眼睛中,能体会到其羞涩、喜悦交融的复杂内心情感。刘宝平在创作方面重视对蒙古族民族服饰的描绘,用色方面能体现出简练概括的特点,浪漫韵味十足,以浪漫的手法将草原特殊的审美风韵直观地展现在欣赏者面前。

三、哲里木版画创作的艺术价值

哲里木版画艺术创作能将草原文化深厚的文化内涵集中地展现出来,促进民族文化在艺术领域的发展和传承,对我国木版画艺术的发展和传承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一)哲里木版画能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

哲里木版画在创作方面能表现出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和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这使其在创作方面艺术风格较为鲜明,并且版画在创作过程中将草原文化的发展、演变历程进行了充分彰显,在发展和变化过程中不断吸收草原文化,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草原文化与外界文化的交流碰撞,也开始吸收外界艺术经验,与草原文化融合在一起,展现出特殊的审美艺术特色。发展到现代社会,哲里木版画成为蒙古族传递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代表形式,在传承和促进民族文化建设发展方面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并且哲里木版画创作注重对民族语言的应用,对民族宗教文化信仰的表现,对牧区生活的直观展现等,能在朴素、平凡的生活中探寻民族特色的美感,实现对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积淀,其对新时代背景下蒙古族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能促进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良好传播[2]。

(二)哲里木版画能带动木版画艺术的发展

我国版画艺术的发展历史相对较为悠久,特别是木刻运动的兴起极大地加速了我国版画艺术的发展,使版画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而哲里木版画是我国木版画体系中极其重要的构成元素,哲里木版画的发展对我国木版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对哲里木版画艺术的发展进行分析,能看出木版画创作将点线面的结合作为创作方向,产生了动静交融、虚实交错的特征。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暮》在空间层面采用明暗处理的创作手法,形成了虚实交融的特殊艺术效果,在夸张和真实完美协调的基础上奠定了整个作品的情感基调。特别是儿童版画的出现和传播,丰富了版画的创作主题,使木版画的创作方向和创作主体更加丰富,展现出特殊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可见哲里木版画创作不仅促进了草原特色木版画的发展,还促进了木版画在我国边疆地区的发展和传播,对木版画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相应的积极影响。

结 语

综上所述,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版画发源地,但是版画的发展时间相对较为短暂,在发展过程中,哲里木版画作为重要的代表形式展现出独特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不仅在蒙古族地区,还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欢迎和喜爱。我们了解了哲里木版画的发展,能对其地域文化形成全新的认识,对系统解读游牧民族文化,促进哲里木版画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蒙古族版画草原
版画作品选登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蒙古族风格合唱艺术的中西融合与创新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