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改革与创新探究

2021-11-28范海燕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20期
关键词:服务平台馆员学科

范海燕

(外交学院,北京 100037)

1.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急功近利的观念严重,推行学科服务项目。另外一个是高校图书馆员缺少专职人员。

1.1.1 急功近利的观念严重,推行学科服务项目

在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于教学与科研工作都是比较重视的。因此,对于学科服务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鉴于此,高校图书馆需要建设学科馆员队伍,服务本校教师和学生,使他们可以更快捷更高效率地获取文献等信息资源,帮助高校科研学术能力进一步提升[1]。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建设可以提高大学的地位与实力,促进大学生成才,可以储存丰富的馆藏资源,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提供专业,特色服务。笔者认为,图书馆工作人员与其他学科工作人员是有着较大的区别的。对于图书馆人才的选拨,需要从图书馆学和信息管理等能力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才可以参与到学科服务平台建设与维护中去。但是,在高校图书馆中,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观念,所以需要进行纠偏。

1.1.2 高校图书馆员缺少专职人员

根据笔者不完全调查,目前在全国大多数省份的高校,图书馆队伍兼职现象较多。一个人兼任多个职位,甚至在某些高校,学科服务平台的维护由在校大学生来负责。实施上,就严格标准来看,图书馆队伍需要聚集优秀人才,才能使高校图书馆的优质学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所以,从理论上来讲,高校图书馆人才队伍专职化是很有必要的。由于高校人才队伍数量的不足,高校图书馆员兼职的现象非常普遍。

1.2 学科服务形式化

对于当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图书馆而言,在学科馆员制度和学科馆员培养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就这些成果应用到实际的效果普遍不佳。比如,对于学科馆员的选拨,没有严格根据高校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来进行。对于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线上线下学科服务活动,往往应付差事较多,真正投入到其中的人员并不多。另外,还有院系服务活动,有不少馆员仅仅是进行组织宣传活动,并没有使高校广大师生的实际学科服务需求得到满足。

1.3 学科服务平台的功能定位不明确

目前,在一些高校图书馆中,学科平台建设的形式多种多样,也有不少类型的学科平台已经建设并投入使用,种种现象表明,这些学科平台为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平台建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通过对各大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平台进行分析,发现普遍存在作用不明确的现象,有极少数高校可以实现功能互补,就大多数高校图书馆而言,在这方面普遍表现不佳。

2.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改革与创新探究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在整个图书馆工作中是非常关键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能够使图书馆与读者之间进行很好的衔接,我们需要使图书馆的作用充分挖掘出来,使其能够帮助高校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双重提升[2]。

2.1 提高学科服务质量,提升用户服务体验

面对社会发展新形势,高校图书馆为了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改变服务理念非常重要。

以用户需求、用户体验为中心,并且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优势,在信息检索方面,需要提供更为专业而且全面的信息服务,才可以使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实用价值得到有效提升[3]。在对服务进行检验的时候,提高质量和提高效率都是需要考虑的,对于服务的方式,使用多种方式并存,引导用户主动参与,使馆员真正了解用户群体的需求,通过对思维进行创新,通过引入网络资源与渠道,提供更好的服务。具体而言,可以从下面3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开展集中和集体式的培训。至于培训的内容,一般是可以选择实用性的而且读者需求较多的内容。第二是个性化培训。这种培训可以采取小范围的交流形式。在针对用户需求的时候,可以对需求目的进行明确,从而使培训与交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4]。第三是线上培训。这种培训主要针对用户的一般性需求。在服务模式的提供方面,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2.2 搭建学科服务平台与信息共享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打造优质的学科服务平台非常重要。另外,还需要利用大数据、云、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及互联网思维,将其应用到学科服务平台与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中去。这样,才可以使读者的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通过图书馆大数据分析系统的建设,可以使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决策更科学化和合理化。比如,可以对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进行改进与优化。具体的服务包括图书借阅分析、读者分析和科研课题分析等。基于此,使图书馆学科服务和科研服务更深入。另外,从图书馆大数据分析系统所获取的各类数据信息资源中,可以使信息及资源充分发挥其价值。通过对资源进行共享,可以使学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其帮助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可以使图书馆馆藏资源与网络资源等进行有机整合,这样,高校图书馆的广大师生用户在搜索资源的时候更方便。而且,这也能够帮助用户对信息查询效率进行提升,使服务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使资源得到更充分而全面地共享。其次,使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事实上,高校图书馆各自的资源非常有限的。因此,加强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这样也能够使图书馆的学科信息资源数据库进一步扩大。

2.3 提升馆员服务能力

图书馆有多方面的因素会影响到图书馆用户信息服务的效果。比如,馆员的服务态度、馆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等,就高校图书馆馆员而言,必须进行不断进行创新。比如,就信息技术服务而言,作为新时代的馆员,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展图书馆各项服务。比如,在专业信息服务中,需要加强对信息的分析研究能力,对于图书馆中存在较大研究价值的信息,需要摒弃陈旧的思维,进行思维创新。另外,对于图书馆馆员而言,为了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还需要从多方面来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

“互联网+”服务是一种大趋势。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而言,要认识到互联网思维在图书馆各项工作中的重要性,要对互联网服务的优势进行分析,对环境需求进行适应[5]。通过运用关键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服务创新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广泛阅读一些前沿性的研究成果,使图书馆服务得到升级与转型。

团队型学科队伍的建设非常重要。对于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通过学科馆员这一个角色来完成是不太可能的。因此,需要通过学科团队建设来完成。图书馆服务质量是图书馆各项工作中的关键之所在。因此,需要使图书馆能够为高校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2.4 丰富学科服务内容

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学科服务内容需要根据用户需求来进行改进。在21世纪,学科服务以知识服务型为主,科研服务型为辅。基于此,科研使高校广大师生在文献检索服务、数据提供服务、提供决策依据等多个方面获得更好的服务。另外,还可以为科研团队定制个性化的前沿课题,以学科馆员为主体,实现图书馆管理服务思想、机制、制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

3.结语

今天,高校学科服务的发展需要秉持最新的发展理念,对于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将其融入到发展战略中去。基于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进行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科服务质量,提升用户服务体验;搭建学科服务平台与信息共享平台;提升馆员服务能力;丰富学科服务内容。

猜你喜欢

服务平台馆员学科
密码服务平台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