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下CPA审计发展探析

2021-11-28田生兵四川师范大学

品牌研究 2021年36期
关键词:函证会计师审计工作

文/田生兵(四川师范大学)

一、背景与意义

大数据的出现改变了很多行业常规的工作方式,审计行业亦是如此,受传统审计证据获取方式的局限,传统审计程序在客观环境下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在此情况下,采取其他替代审计程序显得尤为重要,这才能得以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完成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审计工作。

事实上,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大数据审计能完成传统审计完成不了的或者做起来比较困难的任务,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信息技术,大大提高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有效控制审计风险等。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加速了大数据分析和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使大数据审计成为审计行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但是,大数据对审计的影响是双面的,既带来了跨越式发展,也相应地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审计人员对大数据审计方式的胜任能力、财务信息的保密性、监督管理审计工作的难度等。如何抓住信息大爆炸时代大数据对审计行业带来的机遇,面对各种新的挑战,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尤其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影响下,有效的探析这一问题迫在眉睫。

二、对大数据和大数据审计的基本认识

(一)对大数据概念的理解

大数据从其狭义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认为其是一个拥有庞大信息的数据库,然而对其准确的定义,学术界众说纷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可以界定它。在这些众多的学术讨论中我们可以概括大数据广义的定义为,其是一个无法运用信息软件工具对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数据进行查找、优化、处理的一个集合数据的过程,其需要不断更新处理模式来适应多变的信息资产。并且我们认为大数据本身具有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低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的“5V”特点。其最本质的运作机制,就是对庞大的数据进行处理,其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存储海量数据,而是在基于数据库之上对数据本身进行分析,换而言之,大数据就如同产业当中实现盈利的关键,其运作机制也是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处理加工能力,以实现数据自身的增值。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大数据的发展势不可挡,大数据已经应用在生活中的各行各业。比如像我们平时浏览的一些网页,系统会根据你的浏览记录进行大数据分析,然后给你推荐大量类似的内容,让你深入其中,无法自拔。还有就是淘宝之类的网购软件,精准推销你喜欢的商品,让我们高效地进行选购。当你到了一个新的地方,美团会给你推荐周边的消费设施等等。大数据的到来有利有弊,但我们要有效的利用大数据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而不是更加恐惧的生活在一个没有隐私的大数据网络空间,这一点尤其重要。

(二)大数据审计的发展现状

大数据审计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终端对大量的审计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形成我们所需要的审计证据,从而实现既定的审计目标。大数据审计很好地运用了大数据“5V”特性,遵循大数据背后的原则和理念,运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方法,将审计工作中复杂的、重复的任务进行高效处理,形成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有效的信息,降低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的风险,让其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作用。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国内审计行业相关人士也越来越重视对大数据审计相关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也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结果。不仅如此,2014年国家审计署成立电子数据审计司,初步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大数据审计体系。国内也纷纷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和引导,开展了“三个集成、五个关联”的大数据审计工作。审计署也对未来大数据审计工作提出“从管理、数据、人力以及基础设施来提升和创新大数据审计工作”。总的来说,虽然国内大数据审计还处于初级阶段,但由于大数据浪潮的推动,大数据审计时代也将到来。

三、大数据时代下CPA审计的基本特征

(一)大数据审计和传统审计的不同

对于审计人员,传统注册会计师审计人员需要专业技能,而大数据审计则要求审计人员除了掌握专业知识,还应掌握操作和管理这些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对于审计时间,传统注册会计师审计通常是定期进行审计,以便于审计人员的时间合理安排,而大数据审计则更多采用实时审计,利用网络技术随时进行审计工作。

对于审计方法,传统注册会计师由于受到人力物力的限制,使用的审计方法通常是抽样审计,以样本推断总体,而大数据审计则可以通过计算机云计算进行总体审计,让得出的数据更加准确。

对于审计程序,传统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依赖于传统审计程序,而大数据审计则加入了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能够处理传统审计不能解决的复杂性工作,让审计工作更加高效地完成。

对于审计证据,传统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在线下收集纸质证据,通过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而大数据审计则减少了烦琐的线下程序,通过远程技术在线上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证据的收集。

对于审计成本,传统注册会计师审计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力来进行一些基础的审计工作,比如审计工作底稿的收集等,而大数据审计则能很快完成这些烦琐的工作,节约一定的审计成本。

对于审计风险,传统注册会计师审计由于通常采用抽样审计,难免会存在误差,存在的审计风险相应较多,而大数据审计则实现了总体审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抽样审计风险。

对于审计质量,传统注册会计师审计不能保障审计数据的全面性,而大数据审计能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总体审计来避免人工误差,使审计对象更加全面完整,进而提高了审计质量。

(二)大数据审计的基本特征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不再用少量样本去推断总体,而是运用全样本进行数据分析,这样一来,审计中的抽样风险大大降低,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传统的审计一般难以获取和运用外部数据,而大数据审计解决了这一困难,在运用内部数据的基础上,能够很好地获取并且使用外部数据,这样就可以从多方面掌握被审计单位的信息,降低审计风险,以此来减少被审计单位财务舞弊发生的可能性。除此之外,由于大数据审计的超强运算能力,使审计工作能够在合理的预算范围内完成,大数据审计能降低审计成本,比如,大数据审计是通过信息技术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同时,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也可以保持在云平台上,这都极大地减少了劳务成本和相关的管理费用。大数据的强大处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使得大数据审计更能反映被审计单位真实的财务状况和业务指标,让投资者能够客观真实的掌握被审计单位运营的基本情况,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四、大数据背景下审计的应用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为确保审计工作及时、高效、保质保量地完成,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相关的指导意见,并特别强调“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下面将介绍在大数据背景下,注册会计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完成相关的审计工作。

(一)银行存款函证在大数据审计中的应用

受传统取证方式的影响,当审计人员因客观条件无法到达现场打印银行的开户清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让被审计单位派人去银行打印,然后注册会计师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全程视频监督并留作取证。银行函证的发出和收回,应由注册会计师亲自进行,但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很多地方不能正常收发询证函,只能使用替代的审计程序进行银行存款的函证,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线上的函证。根据不同的情况,我们采用不同的电子询证函平台实施银行函证程序。比如,对于国内银行我们就利用 http://51hanzheng.com 平台实施银行函证程序。对于境外的银行存款,审计师可以利用 https://zs.confirmation.com 平台进行银行函证。有些地方经济条件受限,信息技术不发达,但这些银行账户对被审计单位很重要,属于重点被关注的账户,注册会计师可以直接与开户银行取得联系,通过视频或者发电子邮件等方式实施银行存款的函证。

(二)应收账款函证在大数据审计中的应用

对于应收账款的函证,同样可以像银行存款那样实施替代程序。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如https://hz.51hanzheng.com 对被审计单位往来客户进行函证。注册会计师将所要函证的应收账款信息进行填写,经被审计单位授权批准后将询证函发送至相关往来客户,审计人员需要对函证系统进行全程的监控,并创造安全的电子环境,客户核实完函证信息后,直接在线上进行回函,审计人员可以以此作为审计证据进行归档,必要时,可以打印出纸质版进行存档。

(三)存货监盘在大数据审计中的应用

对于存货的监盘工作,传统的审计程序需要注册会计师到达被审计单位所在地,对盘点人员的盘点全过程进行监督。但受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很多时候审计人员不能到达现场,因此只能利用信息技术去确认被审计单位存货的数量和状况。审计人员提前和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人员进行沟通,约定好监盘的时间,通过视频通话等远程监控系统,对被审计单位存货的数量和状态进行观察,如果存在多处存放的存货,审计人员可以要求对全部地点的存货同时进行全程视频监控,然后再逐个进行监盘。审计人员可以将整个视频过程进行保存,以此作为审计证据进行归档。

五、大数据时代下审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大数据审计面临的机遇:

(一)审计质量提高

由于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存在,审计方法实现了全样本审计,而传统审计一般采用抽样审计,这是因为公司的业务量较大,需要审计的数据较多,审计人员不可能对全部数据进行逐个检查,只能选择用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但是,即便是抽样审计,由于数据的选取及分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相应的工作效率会很低,并且可能存在误差。利用大数据分析,使得大量数据在很快的时间内完成核算,而且大数据审计能有效避免人工计算的误差,使得形成的审计证据更加准确可靠,进一步提高了审计质量。

(二)审计成本降低

大数据审计相较于传统审计来说,需要的审计人员数量更少了,从而减少了大量的劳务成本。除此之外,大数据审计在互联网系统上工作,没有工作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并且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等资料可以保存在相关的审计系统或云数据平台,还没有保存时间期限,节约了大量管理费用,使审计成本进一步降低。

(三)审计风险降低

审计风险的存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审计单位进行财务舞弊,而注册会计师通过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却没有发现。大数据审计则利用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得出一个更加精确、全面的结果,并且大数据审计运用的是最初始的数据,减少了会计人员在财务工作中通过修改会计信息来进行舞弊的现象,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审计风险。

六、总结

由此可见,传统审计行业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在诸多方面都有所收获,比如在审计风险、审计程序、审计成本、审计效率、审计证据、审计质量等等方面均有所益。从大数据时代下的民间审计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数据在审计过程当中已经起到了提供信息技术和优化数据分析的作用。如2020年受客观因素限制,传统审计过程无法得到充分的运作,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大数据审计带来了施展的机遇,这种高需求与自身优的特点必将促进大数据审计在审计领域中获得一席之地。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大数据审计的目的是在于获取优质审计证据并及时完成被审计单位的审计程序,若被审计单位自身对大数据的敏感程度不高,则需要审计师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与数据分析能力,并且被审计单位也应该跟随时代变革的步伐,通过多种渠道提升自身会计人员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以期实现整个行业大数据水平的提升,审计人员也不会以客观条件为借口,降低审计质量,拼凑审计证据。

猜你喜欢

函证会计师审计工作
数字化函证建设的经验与思考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函证新规实施后的银行函证现状、问题及建议——基于银行视角的研究
202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责任方视角下银行函证失效问题研究
——基于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公告分析
新冠疫情下建立统一电子函证中心的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