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方英才汇重庆

2021-11-27

当代党员 2021年22期
关键词:英才重庆人才

近年来,重庆大力谋划、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教育兴市工作取得新进展,科技创新迈出新步伐,聚才、引才、用才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

整体情况

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市人才发展趋势持续向好,人才支撑作用不断凸显

人才总量达565.12万人。

新增省部级及以上人才项目,计划入选人才2780名,其中两院院士4名,人才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史新高。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3件,增长55.9%,人才贡献率预计突破38%。

教育服务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进入世界ESI学科排名前1%学科增至43个。

大数据智能化领域有关学科专业人才规模超过25万人。

理工类在校生比例达到48.4%。

与《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对接专业的学生双证获取率达到92%。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预计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达2.1%。

建成国家科技创新基地63个。

新增超声医学工程、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近10年零的突破。

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2.6万家,2020年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4222家。

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和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全国第七。

一、“重庆英才”品牌全面唱响,人才强市建设加快推进

一是高质量实施重庆英才计划

2019年启动以来,遴选支持人才790名、团队162个。支持对象中,4人分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入选“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实现全市零的突破。

二是高标准举办重庆英才大会

两届重庆英才大会集中引进优秀紧缺人才2504名、项目515个。

三是高水平开展“百万英才兴重庆”系列引才活动

举办引才活动500余场,推出网上直播招才活动,3年引进紧缺优秀人才2.5万余名。

二、围绕着力推动提质增效,教育兴市建设成果丰硕

一是积极推动“双一流”大学建设

出台《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意见》,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订《共同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协议》,累计投入40余亿元支持在渝高校“双一流”建设。

重点支持43个市级一流学科建设,立项建设智能制造等30个“人工智能+”学科群。

重庆大学首次跻身软科世界大学全球500强,工程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

二是大力引进优质高校联合办学

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建国科大重庆学院。

引进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高校,与市属高校联合举办人工智能、微电子、软件等学院6个;获批新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15个。

三是不断深化产教融合

入围国家级优质高职院校5所,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高职院校10所,数量位居全国第6。

三、智能化引领重点突破,科技创新水平不断跃升

一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全市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累计首次突破900个、直接支持经费累计首次突破5亿元。

2019年、2020年两次入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全球城市创新集群100强。

在《自然》杂志全球科研城市的指数排名从2018年的第98位升至2020年的第79位。

二是创新主体加快集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从0.96%提高到1.57%。

三是创新园区提档升级

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开局良好,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加快推进,超瞬态实验装置等大科学装置启动建设,联合微电子中心、中铝高端制造研究院等一批创新中心先后落地。

完善两江协同创新区功能,引进30余家高端创新机构。

打造环大学创新生态圈6个,新增國家级孵化平台14家、国家“双创”特色载体6个。

四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建成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426个。

全球最小间距显示屏、高速硅基光电子芯片、高塑性镁合金、高精度智能压力变速器、国产化计算机等重大技术创新成果陆续亮相,月球上第一株植物嫩芽、中国第二座汽车风洞相继诞生。

四、“近悦远来”人才生态日趋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更加优良

一是着力营造重才敬才的社会环境

设立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表彰的“重庆市杰出英才奖”,首批评选表彰29名。

二是着力营造有为有位的干事环境

新增专业技术二级岗并聘用高层次人才140名。

出台“1+10”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畅通特殊人才职称评定“绿色通道”。

每年选派3000名人才到基层服务,累计为艰苦边远地区遴选培养人才2万余名。

三是着力营造实干实惠的创新环境

科技成果完成人享受奖励最低比例提升至70%。

分层分类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子女入学、医疗保健、旅游、配偶(子女)就业等17项优质服务。

出台人才安居实施意见,累计提供人才公寓3万套,定向配租住房6万套。

2021年度接续推进工作计划

人才强市方面

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育政策体系。

办好引才活动,力争引进人才1万名以上。

教育兴市方面

推进30个“人工智能+”学科群的建设,新增3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

启动技工教育强基计划和“巴渝工匠2025”行动计划。

科技兴市方面

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集聚创新要素,包括:

推进超瞬态实验装置等重大平台建设。

新认定20个以上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新引进15家知名高校、院所和企业来渝合作。

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4500家,培育入库科技型企业达3万家。

创新创业生态方面

持续深化改革、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包括落实高层次人才激励、健全人才评价体系等。

滚动提供6万套定向配租住房支持青年人才安居。

猜你喜欢

英才重庆人才
重庆客APP
诚聘英才
人才云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招揽英才
招揽英才
在这里看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