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旅游规划与设计》课程为例

2021-11-27刘庆广

绿色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文科线下规划

刘庆广

(合肥学院 旅游与会展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1 引言

2019年4月,教育部启动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为新文科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1]。2020年11月,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召开,会议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的理念、原则和任务形成了共识[2]。“新文科”之新,重在新科技革命与文科的融合发展[3]。新文科突破了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融入传统文科专业,推动文科专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文科专业,引领文科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升。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新文科的重要分支,应积极推动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革,着力打造线下教学、线上教学、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等5类“金课”[4]。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旅游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该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步骤,旅游项目选址与设计,还要具备旅游规划图件的绘制技巧等。

2 《旅游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薄弱

目前,大多高校《旅游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教师注重于向学生传授系统、逻辑性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自主学习能动性没有发挥出来,致使学生在实际规划时缺乏创新性思维,动手实践能力较差[5]。在面对面教学中,师生互动较少,学生缺少话语权,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馈。由于实践教学条件与经费有限,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真正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旅游规划项目较少,通常以学校附近景点为例进行旅游资源调查或改造性的项目设计,学生设计能力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有些学校缺乏旅游规划制图实训环节,导致学生不识图,不会作图。

2.2 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国内编写的《旅游规划与设计》教材许多相关理论主要借鉴其他成熟学科的知识,面对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些教学案例过于陈旧,无法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旅游规划与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基本知识、理论、方法的介绍,以及旅游规划案例的简单鉴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学效果不好。虽然有些教师也在尝试教学改革,但多数只是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了部分尝试,改革效果不显著。本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学会主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但一般教师不把课堂讨论纳入评价体系,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表达观点的较少,无法达到预期的讨论效果。

2.3 网络资源利用率低,信息化程度不高

《旅游规划与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大量的多学科知识,仅靠课堂教学无法获取全面的知识,还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在课堂上对规划案例的讲解和分析有限,还需要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案例资源。目前,《旅游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的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化教学设备不完善,使得教、学、练脱节,影响师生对信息化教学的兴趣,课堂上多媒体的使用也仅限于做一些课件演示。网络教学资源的可用性不强,这也阻碍了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目前,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到的旅游规划类的精品课程,其视频教学资源多为表演性教学片段,不具备课程教学的完整性,而且表现形式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不能有效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2.4 教师规划实践少,难以满足教学要求

《旅游规划与设计》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较强,所需知识储备和技能要求较高,要求任课教师具备丰富的旅游规划与项目设计方面的实践经验。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旅游规划实践能力,把握旅游景区的发展趋势,才能引导学生设计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规划作品。然而,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任课老师,大多职业生涯规划以教学和科研为主,普遍缺乏企业实践锻炼经历,导致能进入教学一线且具有丰富的旅游规划与项目设计实践经验的教师非常少,影响了教学水平。

3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设计

3.1 学习环境的设计

混合式教学不是单纯将技术手段混合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而是一种强调高度参与性、个性化的学习体验[6]。混合式教学模式包括线上和线下两部分,教师不仅要营造现实环境的传统文化氛围,而且还应创造网络环境的虚拟文化氛围。虚拟文化氛围依托学习通、雨课堂、慕课、QQ课堂等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促进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和回答问题等活动。

通过线上自主学习,学生在广阔的网络空间中自由探索,构建起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发现问题并把问题带到线下,通过师生面对面地交流和讨论,加深对旅游规划知识的认识和领悟。笔者在该课程教学实践中,把现代网络课堂与传统教学课堂相结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引导、激励、监督和管理的作用,吸引学生进入课堂,使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得到发挥,如可以通过发课堂红包的方式对课堂上正确答问的学生进行鼓励,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笔者在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结束之后,通过线上测试、在线留言、微信、QQ对话、线下作业与交流,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3.2 教学任务的设计

教师进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资料收集等工作,为实现“有效教学”奠定了基础[7]。教学任务设计主要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在课前环节,笔者通常提前将微课、视频、图片、PPT、任务单等资源推送到学习平台,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在线完成预习任务,并根据学习计划收集资料素材,为课堂讨论交流做准备。在课堂教学课环节,笔者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合理设计教学任务,以小组为单元,引导学生团队合作、主动思考、置疑解疑,完成学习任务,进而获取新知识,增强创新精神。在课后环节,笔者通过线上测试的形式巩固强化,也可通过线上讨论,互动反思。

教师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教师按照教学进度设计教学任务,利用学习通、QQ平台的论坛功能设置话题,学生在移动终端设备上参与线上话题讨论展开,教师针对线上讨论跟进总结。笔者在该课程教学实践中,将在线讨论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知识元,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主动地探索、发现新知识,然后通过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答疑,解决难题、分享经验、传递知识。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利用讨论组、微信群、QQ群等跟进辅导答疑,在线解决困扰学生的问题,以提高线上课堂和线下课堂的有机融合。

3.3 课堂活动的设计

课堂活动是教学任务实施的过程,包含“发现”“对比”和“分析”等活动[8]。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紧扣学情创设课堂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任务去做,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质,最终实现有效教学。课堂活动的设计有多种手法,主要包括小组讨论、结果展示、师生点评等环节。小组讨论,人数不能太多,一般4~6人一组,要注意优势互补。小组成员围绕某个话题展开讨论,小组成员相互分享自己的观点,相互启发、取长补短,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讨论报告。笔者每次选2~3个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提出质疑或补充发言,使课堂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围绕事先设置的话题,小组内展开深入讨论,小组间可进行辩论,教师通过观察、巡视、点评等方式调控课堂活动。

情景模拟应用于课堂活动。“教育功能的实现不仅需要内容、传播和载体的支撑,更需要教学的互动互促[9]”。网络教学平台带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方便了教学活动,然而,从“情感关系”的角度,师生之间无法面对面的交流,缺乏心灵沟通和情感体验。因此,线下教学不会被线上教学完全替代,二者呈现出互补交融的状态。笔者在该课程课堂活动设计时,通过增加一些旅游规划方面的案例,有针对性地创设空间规划情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与内动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4 考核形式的优化

为检验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体系的设计包括教学行为实时评估、期末考试和后续跟踪调查等,实现平时、期末相融合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10]。旅游规划与设计课程的考核由线上和线下两部分构成。线上考核方面,笔者借助学习通、雨课堂、慕课等线上学习平台,采用科学的成绩评价方法,将评价指标细分量化,包括出勤率、课堂讨论、学情统计、测验成绩、社会实践等,使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全面。通过以教师评价为主,兼顾学生组内互评、小组互评的多元评价形式,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种评价方式使学生在融洽、宽松的环境中学习,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线下考核方面,笔者主要从学生的教学参与度、课程论文、项目报告和笔试等方面来评估学生,做到过程与结果并重。该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成绩通过线上和线下两部分成绩来体现,线上占40%、线下占60%,最终加总得出本门课的综合成绩。

4 结语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混合教学模式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旅游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课前预习、课中讨论和课后答疑相结合,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课堂互动优势互补,由被动“填鸭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当然,只有课堂教学改革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还应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文科线下规划
“线上+线下”混合式体操教学的应用研究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COZMINE线下集合店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规划·样本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