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洞桥好营地》,少儿节目的创新探索

2021-11-27潘如真

传媒评论 2021年6期
关键词:营地频道研学

文_潘如真

最近揭晓的2020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浙江少儿频道的《洞桥好营地》获得少儿活动类一等奖。2020年初一场全国性的“居家抗疫”改变了大家的生活方式,让家庭有了朝夕相处的亲子时间,同时也产生了各种矛盾。复工复学以后频道思考,内容如何创新输出,制作一档与社会关联,洞察反映社会情绪的节目,重塑信心,纾解大众情绪,抚慰情感出口。《洞桥好营地》以活动+节目的模式,以小成本的制作,以暖心的生活真实感,以大情怀和正能量的传播,获得2020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少儿节目少儿活动类一等奖的好成绩。

内容深耕少儿垂域,全景打造高品质节目

《洞桥好营地》活动一共分为“自然认知”“生存挑战”“传统技艺”“新劳动教育”“国防教育”“丰收的田野”六大系列。

六个系列活动让孩子们走出课堂,告别熟悉的生活环境,在和小伙伴朝夕相处的集体生活中,学习课本外的知识。六大系列内容相互独立,各有所长,每个活动都是校内教育的补充和深化,是一个全景式的校外第二课堂。活动甫一推出便深受同学们的喜欢,家长纷纷报名要求参加,成为浙江少儿频道可持续开展的品牌活动。

根据《洞桥好营地》的研学活动,栏目制作30期研学节目。为了消除疫后大家的焦虑心情,回归生活的本真和美好,节目组放慢拍摄节奏24小时和同学们同吃同住,一起融入山村,扎根土壤,不灌输、不说教、俯下身陪伴拍摄,多机位原生态跟踪记录同学们的历练和成长。镜头慢慢推进,展现自然风光和农村生活;故事缓缓讲述,用心与同学们交流,深挖细节,探索心理、治愈情感,引发观众共鸣。在节目中,同学们学习生活技能,克服困难,挑战自我,充满向上的力量。系列节目,画面美丽、形式新颖、内容贴切、故事生动、情感饱满,体现了“小大正”的少儿节目制作理念,加强在“垂直”领域的发力,打造具有独特气质的少儿研学节目。

视听赋能美好生活,躬身助力新农村建设

一档好节目最终要和社会关联,以实现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杭州市富阳区洞桥镇立足于“花开洞桥,营地之乡”定位,加快推进全域景区化标准打造,小镇处处是景,努力打造成为“中国营地之乡”“中国研学小镇”。《洞桥好营地》的研学活动就是浙江少儿频道以社会效益为先,引领社会正气,坚守媒体的责任与担当,视听赋能新农村美好生活,助力新农村建设的生动体现。

在研学活动中,浙江少儿频道根据频道特色,精准定位。《洞桥好营地》带领孩子们走出课堂,走进乡村,感受新农村美好生活,在劳动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劳动习惯、劳动精神和劳动素养。

浙江少儿电视工作者以长远的心态,带领同学们学习劳动,用优质内容的可持续生产完成对正能量的传递与价值观输送,架起孩子、家长、学校、社会的沟通桥梁,确保平台的声誉和口碑,增加频道和受众的高黏性。盘活青少年的节目内容资源,对传统的乡村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创造性的发展,让新农村的美好扎根在青少年心中。

融合布局聚焦突破,多方拓展全媒体视角

5G技术给传统媒体带来无穷想像,这是一个全新的视频时代。以往靠大屏单向传播的电视媒体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相互交流的需求,观众更渴望在参与整个事件的进程中实现多向互动。《洞桥好营地》以活动+节目的模式,大小屏跨屏传播,优质内容在多个移动端分发。利用不同媒介共同讲述有笑点、有泪点,能引发共情点和回味点的故事,实现节目的二次、三次开发与传播,达到视角增量、体验增量和情怀增量。利用微视频话题引发热议,利用大屏节目强化内容产品的教育引导作用,传播主流核心价值,传统媒体和移动客户端互通共享,形成移动传播矩阵,实现全媒体传播。

《洞桥好营地》根据营地真实发生的小故事,制作系列短视频,探索成长心理,触摸亲子关系的脉络,聚焦家庭情感思考。在“一封家书”活动中,爸爸妈妈把平时疏于交流的感情流露笔尖,拉近亲子关系。在“给爸爸妈妈的一句话”中,孩子们对着镜头讲出深藏在心中的小委屈,让疏于沟通的两代人消除矛盾,相互理解,增进亲子交流。帐篷卧谈会中,在星空下同学们围坐一起讲述和小伙伴的有趣故事,探讨成长的矛盾冲突,学习人际交往,记录小美好。这些关于成长的经历和故事都很真实,话题和事件的切口很小,让人物真交流、情感真流露,比硬邦邦的说教更能触动受众的情绪。活动系列原创短视频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和热议,点击量10万+。

《洞桥好营地》尝试打破媒体边界,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之间无缝对接。活动兼具专业化和品牌化,小屏探讨成长话题,大屏讲述成长故事。视听产品从受众单一的大屏接受,转为可看,可参与,可交流,可解读,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力。有情感、有温度、有故事的短视频传播,彰显专业媒体在融媒传播方面深厚的综合实力。

重塑少儿社交模式,彰显媒体工作者责任

00后、10后是网络化的一代,他们的社交很大一部分依赖网络和电子产品,因疫情困在家里的日子更是离不开网络,而《洞桥好营地》巧妙地制造了远离网络、远离电子产品的契机。让孩子到山清水秀的营地,呼吸新鲜空气,拓宽视野,和小伙伴走村入户下地,参与劳动体验,增强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克服人际交往障碍。重塑新时代陪伴式社交模式,解决困扰父母的教育难题,这是少儿媒体工作者的责任。

当孩子们来到营地,第一天就被收缴了电子产品,有着各种的不情愿,他们甚至用各种极端的手段来对抗没有网络的生活。陪伴式的社交是这次活动探索的主题。断网但是不断绝互联网的思维和接地气的语言,探索与年轻人相契合的沟通和互动方式,制作植物海拔瓶、搭建雨水花园、学习捕鱼、下地劳作,伴着萤火虫看流星雨。以前同学们在网络组队打妖怪,现在同学们可以一起手拉手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远离虚拟社交,投注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真实的事,美好的景,回归面对面的真实交流,相互鼓励,积极向上,交流学习,共同成长。在《洞桥好营地》的日子,同学们慢慢适应没有网络、享受和小伙伴共同相伴的日子。离开以后,友谊还在,他们相约更多更有趣的活动,将这份来自自然的美好继续。

猜你喜欢

营地频道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化实践路径
回归营地活动
恐龙会谈恋爱吗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寒假快乐频道
频道
板龙很呆板吗?
拯救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