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融时代经济报道如何有“理”有“情”
——《瓯海眼镜逆境中“破镜重圆”》采写体会

2021-11-27张佳玮

传媒评论 2021年6期
关键词:共情眼镜疫情

文_张佳玮

媒体深融时代,越来越广泛的交互式场景应用,让共情共鸣成为传播链中的必然触发点。

不同于金融分析类的财经资讯,党报经济报道在适应深融时代读者群体时,既需要秉持严谨、客观、真实的新闻传统,又需要充分调动共情共鸣的能力。只有直抵人心的新闻宣传,才能与读者形成良好互动,从而激发基层更昂扬的新闻生产力。

在2020年这场席卷全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战中,复工复产已非一企一业、一城一域之事,它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更与民生民本休戚与共。当此际,温州日报经济新闻报道团队在深入一线,踏访多个产业、大量中小微企业的基础上,推出通讯《瓯海眼镜逆境中“破镜重圆”》一文,取外向型经济之典型的温州眼镜产业为特写对象,以其在逆境中“破镜重圆”的奋斗奋进之举,着力刻画全球疫情之下中国企业坚韧不拔、砥砺前行的缩影,对外释放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稳中向好的信心与决心。

经此一役,感触良多。非常时期非常之战中,党报经济新闻在秉持一以贯之的理性客观严谨之外,应以适度共情引发声声共鸣。

由共情起笔刚硬的经济报道藏不住滚烫的心

经济报道在采访与写作时,更倾向于“冷冰冰”地摆事实、讲道理。但在全球疫情面前,再“刚硬”的经济报道,也藏不住那颗滚烫的心。

回顾对瓯海眼镜产业的采写过程,彼时那一张张为生计而忧愁的脸、深锁的眉、熬红的眼、蜡黄的颊,还有采访对象因陷入深思而被烟头烫到一惊的手指,都如特写镜头般在脑海中闪回。

那段日子,对于出口占比近90%的瓯海眼镜产业而言,确是断崖般的崩塌。疫情“上半场”——生产停摆,大量订单无法交付,海外催货单如雪片般飞来,愁得人一夜白发;疫情“下半场”——国内形势好转、复工复产,大伙儿鼓足劲头赶生产,岂料全球疫情肆虐,海外订单瞬间“冰冻”,甚至有客商宁可违约也不收货,真的是好不容易跨过一座山,却见更大一座山。

这一选题的采访,历时3个多月。采访中,我们的心情亦如采访对象一般,屡屡在“冰与火”之间回荡,时而为产品有新出路而振奋,时而为订单大量取消的坏消息而难过。我们一连数日蹲守在瓯海“眼镜小镇”里,急切地想听到“户户开机声”;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守在眼镜商会里,揪着心听与会人员分析形势、探讨对策;一次次地走进企业,记录下生产线开工、员工到岗、直播卖货、新产品出厂的点滴变化,为企业终于发出一车货而开心雀跃。

正是从共情起笔,将万千艰辛汇于笔端,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中国经济的精神内核,使特殊时期的经济报道有了特殊力量。

从叩问切入纷繁的事件表象挡不住敏锐的探究

共情引发共鸣,在经济报道中仍需要把握好“度”。在感性的共情之外,经济报道始终要以前瞻研判、理性引导、凝聚合力、同促发展为己任。

纷繁的事件表象、海量的报表数据、多方的利益诉求,都可能掩盖住问题,这时更需要主流媒体以历史之责、传播之要、题中之义,去探究与追索深层次矛盾。

在对瓯海眼镜产业所处困境的多方采访之后,我们试图从历史沿革、宏观大势与现实承载三个维度进行思考,由此进一步发出叩问:一个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摸爬滚打40余年、历经风雨而崛起的产业,一个集结500多家关键制造企业、上下游配套厂商数以万计的产业,一个从民营经济之都孕育而出、成为“世界十大眼镜品牌”主要供货地的产业,面对如此重创,难道真的会一蹶不振吗?

这一叩问,来自于媒体对细节高度敏感的探究,来自于对事实抽丝剥茧的梳理,更来自于新闻人那颗急切地为企业呐喊、为市场瞭望的心。这场危机看似猝不及防,是全球疫情带来的连锁反应,但内里却是传统产业深层次问题的集中爆发。浙江作为民营经济集聚之地,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细微变化都极为敏感,首当其冲便是外贸行业。

把问题敞开来讲,并非易事,度如何把握、量如何调控,公众讨论如何推进,舆论大局如何稳定,这不仅需要精准的眼光,更需要勇气与担当。此报道始终保持高度清醒的“问题意识”,聚焦于瓯海眼镜产业探索、破局与重生的全过程,以层层深入的追问为主线,以各个实例的调研为样本,以有理有据的分析为基础,组织逻辑框架、梳理报道脉络、剖析问题根源、探究事物本质,体现主流媒体在关键时刻的发现力和引导力,由此构筑最“硬核”的新闻生产力。

以正道立意复杂的局面情况尤需建设性引导

2020年,全球范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加速世界经济进入动荡调整期。越是纷繁复杂之时,越需要媒体发冷静客观之声、聚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合力。

不盲目乐观,亦不轻言放弃;不避讳问题,探求“中国之策”,在这一关口,新闻人须以正道立意,建设性地引导全社会冷静、客观、谨慎应对。

从何处入手,又向何处引导?温州日报经济报道的思路,始终从民生所呼、企业所求着眼,紧紧围绕“破镜重圆”的主题,从对宏观困境的快速应对、突破常规的破局战术、挑战极限的未来目标这三大部分,将瓯海眼镜产业一系列逆势突围的举措与尝试,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加以阐释,并通过“视频+H5+图示+文字报道”的形式,以扎实的细节、细腻的表达、生动的呈现进行全网推送。

不仅是温州的媒体,作为“重要窗口”的浙江,主流媒体在这一非常之战中始终坚定扛起职责使命,围绕经济报道与复工复产紧密相连,舆论引导与城市治理同频共振,全媒体传播与经济社会复苏同向聚合等方面展开深度探索,一大批优秀的经济报道脱颖而出。

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是新闻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内容创新是根本。时变、势变、世变,越是在时代变局中,主流媒体越需要智慧与思考,如何折射中国经济奇迹般的变迁,如何呈现中国发展独特的路径,如何在宏观视域与微观呈现的融合中,向公众提供一个更加确切认识中国变迁的新维度……这些议题均值得主流媒体深入思考。

中国企业不屈不挠的奋斗与危中求机的应变,也给予我们新闻人启发与思考,让我们从中汲取养分与精神,不断锤炼战斗力。也只有在不断地思考与总结中提升新闻生产力,才能让我们更深入发掘新闻素材的内涵,梳理和阐发其中蕴含的隽永精神和深刻道理,运用丰富的新闻语言、形式、方法和技巧,持续书写精品力作。

(作品获2020年度浙江新闻奖报刊类通讯一等奖)

猜你喜欢

共情眼镜疫情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战疫情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从天而降的眼镜
神奇的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