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下民生新闻的采编创新方法

2021-11-27汪佑军

传媒评论 2021年6期
关键词:义乌市民生栏目

文_汪佑军

当前,“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是县级媒体融合转型和发展的重要目标,探寻媒体融合背景下民生新闻报道的创新之路,做好精准有效的民生新闻服务是县级融媒体建设的一个当务之急。近年来,义乌市融媒体中心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充分利用本土化资源优势,在贴近性上下功夫,打造本土化新闻与服务策略,通过丰富民生新闻报道内容,挖掘具有义乌本土优势和文化特色的新闻资源,推动主流声音入眼、入耳、入心。

一、舆论造势,保证民生新闻贴民心

众所周知,县级融媒体是当地县域范围的主流媒体,一方面,它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反映群众意愿呼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坚守基层舆论宣传的主阵地;另一方面,担当媒体+服务这一重任。结合地方特色,把媒体服务、民生服务和政务服务整合在一起,从品牌的打造到内容生产,为群众的生活生产提供本地化的服务,以此来引起读者的共鸣,保证民生新闻的服务性、指导性、可读性,真正让融媒报道走近群众、走进民心,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义乌市融媒体中心时刻关注群众声音,用客观的报道和及时的引导回应群众关切,让一些舆论事件在其发展的萌芽阶段就得到及时有效的引导。这种防微杜渐的工作方式,既有利于融媒体中心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形成,又有利于把一些群众关注的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

2019年以来,义乌市融媒体中心电视新闻频道《特别关注》栏目,紧紧围绕市民的衣食住行和用水、用电等民生实事项目,开展舆论监督报道,一批长期没有解决的民生项目有了新进展,像《东方国际村:整个小区消防系统瘫痪多年隐患重重》《佛堂双林颐园:小区周边人行道破损两年未修复》《立体停车库开工三年仍未投入使用究竟为何?》《上溪航慈溪游步道:114盏路灯为何不到2个月就全罢工?》等报道,助推了问题的解决,得到了群众的肯定。

调查报道是《特别关注》栏目的一大亮点,结合记者现场目击和体验,栏目在做好“点”上表面问题曝光的同时,还对“面”上实际问题进行深度调研,披露现象,分析原因,指出问题所在,为职能部门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借鉴。像《60多座农村洗衣房为何未正常使用?》《马路招工为何屡禁不止?》《农村公共健身器材有人建无人管?》《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 服务贴心了吗?》等报道,都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和广大市民群众的点赞。

二、调解纠纷,保证民生新闻解民忧

民生新闻,应当“姓民”。县级融媒体应该把媒体服务、民生服务整合在一起,并结合地方特色,大力把新闻宣传向媒体服务方面延伸与拓展,最大限度服务区域内的广大市民和群众,为他们的生活生产提供本地化的全方位服务,真正打造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贴近用户的便民服务平台。

2020年,义乌市融媒体中心在新闻采编实践中立足于解忧帮困,利用媒体平台和影响力,帮助解决发现的问题和困难。义乌市融媒体中心推出的《娘舅来了》栏目,是一档纠纷调解类栏目,许多矛盾纠纷,情理法交织在一起,千头万绪理还乱,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娘舅来了》栏目和以龚景永为代表的调解员,通过采写报道矛盾冲突背后故事适时引导社会正能量,以案说法让观众增长法律意识,立足于化纠纷、除矛盾、解民忧,让问题化解在情理中、新闻里、镜头下。如2020年冬至,义乌市江东街道金村的朱天寿,因为移坟的事情与他的堂兄弟发生争吵,龚景永立即赶到现场调解。龚景永从兄弟情义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导双方,最终兄弟握手言和,一场可能导致流血的矛盾纠纷得以化解。

三、创新服务,保证民生新闻接地气

在内容的传播上,无论什么时候,传播主流新闻都是县级融媒体的主体责任。县级融媒体要突出受众导向和效果导向,多生产接地气、吸引力强的内容,在传播中抢得先机,并通过个性化、多元化的内容服务模式,吸引更多用户,以精准的“内容”服务好中心工作,这其中实用、娱乐、可交互是当前媒体融合形势下保证民生新闻内容接地气的核心。

义乌市融媒体中心推出的生活服务类节目《生活真有味》栏目,融合了新媒体交互式优势,线上线下齐发力,赋予了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重实用、可参与、有趣味等多方面的特性。如栏目创办的单身男女交友板块——“等你遇见我”,突出社会公益性和服务型,免费为适龄和大龄青年提供婚恋交友服务。2020年5月—9月,栏目组织的社区厨艺大赛先后走进义乌市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等11个社区,吸引了500多位选手参加比赛,数万名观众现场观摩。与此同时,2020年义乌市融媒体中心积极行动,为本地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活动,如《同年哥讲新闻》栏目推出的《我说家乡美》系列报道,选取各个镇街比较有代表性的农村,请村民当“导游”,用方言介绍自己的家乡,村民们从生活环境、出行便利、农民增收等方面说起,声情并茂地展示了和美乡村的现状,这种接地气、现身说法的报道形式,使参与感和互动性大大加强,观众反响强烈。

四、深挖细节,保证民生新闻有故事

民生新闻可大可小,要做到读者和观众满意,就要在内容上优选整合,切实增强群众的认同度、信任度、喜爱度,充分挖掘出受众与地方特色之间的共鸣点,小切口、大视角地推出受众喜欢的本土化内容和接地气的特色内容,讲好故事,注重细节,最大限度扩大提升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近年来,义乌市融媒体中心以内容产品为抓手,将内容生产阵地放到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上来,并根据各类媒体平台特点,制作发布不同形式受众欢迎的短视频、H5、直播、Vlog、VR产品等,为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新闻服务和增值服务,真正建立与用户的连接,增强用户黏性。同时,围绕区域特色做好宣传报道,重点讲好义乌“改革开放的故事”“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故事”“外商的故事”和“文化的故事”。

2020年初,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义乌市融媒体中心迅速成立战“疫”报道指挥部,全体采编人员奋战在前沿一线,后方跨部门、多工种协同生产融媒体产品。130多篇有故事内容的新媒体作品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新媒体平台采用。尤其是采写的《战“疫”期间最美约会:隔着玻璃看你》新闻,先后被人民日报微博和央视新闻的公众号采用,在人民日报微博等全国知名平台的点击量超过1亿。2020年3月,中心推出的《生活真有味》栏目进行了一次健康科普节目《你真的有强迫症吗?》的“云录制”活动,短视频在新媒体平台投放后客户端收视稳步提升,网络新媒体热度更以领跑姿态掀起网友热议及转发,新媒体平台粉丝量增加明显。节目以新颖的构思创意,平民化的拍摄视角,妙趣横生的生活故事化呈现,主持人让网友和医学专家在节目中“云聚首”,借“生活VLOG+视频连线”的全新节目形式,与网友以讲故事的方式交流健康内容,节目播出后关注度和点击量迅猛上升,在当地和多家网络平台成为“爆款新闻”。

猜你喜欢

义乌市民生栏目
声音栏目 与您同行 食安天下 掷地有声
义乌市廿三里街道社区学院
陈颖 巾帼之花绽放在民生一线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Baa, Baa, Black Sheep
栏目主持人语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义乌市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义乌市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