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体育课思政教育研究

2021-11-27雷耿华

记者摇篮 2021年2期
关键词:体育课思政内容

□雷耿华

教育的要求越来越偏向于培养全面型人才,试图通过多渠道的教育让学生得到多方面和谐发展。“德、智、体、美、劳”中“德”身处首位,说明思想品德的重要性。课程思政作为一个较为新颖的教育理念,在与体育课程融合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教育者还需要不断思考,结合实际,将课程与思政的结合不断完善。

一、高校学生体质现状

体质健康一直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点,尤其是现在更看重学生知识理论素质的今天,体质健康问题更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体质水平下降,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相应的负面影响,近视问题会影响学生的上课质量,体质较差的学生在上课时更容易出现走神、开小差的情况。

二、高校体育课开展现状

在体育课方面,目前高校的体育课基本采取的都是俱乐部的教学模式,学生以兴趣爱好为选课前提,修习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这种模式的体育课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老式体育课教学趣味性不高的状况,提升了教学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是不可忽略的是,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更加倾向于应试,练习与锻炼的内容往往都与考试有关,考什么,学什么,体育教学变得机械化,缺少灵活性与娱乐性。而在体育课程教育理念方面,部分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还过于陈旧,沿用过去的教学理念,即把学生体育测试达标作为最终目标,在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的同时忽略了体育运动中的文化内涵与体育课程对学生的育人价值,也就是以“体”育人的作用。

第一,体育课课时不足,学生就不能保证足够掌握技能的时间和锻炼时间。第二,教学过程中更注重趣味性而刻意淡化竞技性,运动强度必然下降,这样在上体育课过程中得到的锻炼质量也是较低的。第三,重视技能的学习掌握,提高了个人的技术水平,却忽视了“团队精神”的培养和灌输,导致大学生体育精神的缺失,勇气不够、创新不足、协作能力较弱。

三、高校体育课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

在如今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各种新媒体载体不断衍生,人们获取信息、分享信息、表达情感的途径越来越多,在这个背景下,高校体育课融入思政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1.有助于推进体育教育改革,提升“全人教育”育人效果

体育课程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课程,是提升学生体能的具体途径,体育课程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容,但并没有被大部分教育者深入挖掘,使得体育课程仅带来体能锻炼上的价值。体育课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更好地提升体育课的质量,体育课中的精神理念与思想内容同样值得学习,在育人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而这也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思政教育的重点就是政治思想教育,而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就是要挖掘体育教学中含有的精神价值、文化内容、社会价值观与思想政治信息,帮助学生在体质锻炼提高的同时,思想认识、境界也得到全面提升,建立起正确的政治信仰。思政教育需要在实践与理论协作的基础上进行,这对于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如果达到了体育课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对于体育教育改革会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

2.有助于思政教育工作多渠道的贯彻落实

课程与思政融合首先是教育改革的要求,“思政教育的重点问题在于帮助高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培养学生以及为谁而培养学生”。而立德树人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将思政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教育,可以实现在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直的品德、建立良好的品行,帮助学生全方位发展。而仅仅设置专门的思政教育课程是远远不够的,思政教育需要与各门学科进行融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将理论知识更好地传达给学生,更要重视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积极开展思政教育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思政思想的重要性。教育改革也越来越将课程思政作为一个重点要求融入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改革。高校体育课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紧密切合了目前的教育目标,使“德”与“体”两大要素有机结合,在体育运动中完善性格,在竞赛中塑造人格,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竞赛,帮助学生全人格和谐发展。

四、如何在新媒体背景下融合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

1.教师要转换观念,提高教学思政融合意识

新媒体背景下,教师要转换观念,改变单一的“说教”方式。通过教材、谈话、课堂讲授等方式来进行思政教育已经落后了,教学效果不好。教师作为最主要的知识传递者,教育理念一定要与时俱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善于利用通信软件、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将思政教育的精神传递、渗透到各个渠道,传达健康的思想理念与正能量的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学校可以定期为教师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应用型课程的分享,主要目的是让教师掌握新技术手段,为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提供技术支持和理念支持。

2.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传播体育课程精神内容

体育课程不仅需要重视实践内容,更要重视精神与理论内容。利用新媒体与多媒体结合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对体育课程的精神文化内容进行传播与教育。例如在传播体育精神方面,优秀运动员的形象展现了国家形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20 世纪50 年代容国团的“人生能有几次搏”、20世纪60年代乒乓球国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从零开始”的雄心壮志和辩证思想、国家登山队“敢笑珠峰不高、定叫红旗飘上顶”的英雄气概,激励了全国人民渡过难关;20 世纪80 年代,中国跳水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口号,栾菊杰“为人民宁可倒在剑台上”的气魄,游泳队“不把中国游泳队搞上去,死不瞑目”的决心,中国女排姑娘“为祖国拼搏”的最佳精神,这些积极向上敢于拼搏的精神,鼓舞了中华儿女为振兴中华而奋斗。进入21 世纪,姚明的篮球职业品行和文化传播、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勇夺金牌成就梦想、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的逆转、平昌冬奥会武大靖500米短道连续打破世界纪录的奇迹,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体育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新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思想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深刻学习、领悟体育精神,并与思政结合,开展相应的思政教育。

3.开展相关体育线上测试,帮助学生拓展辩证思维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教育中融入新媒体已经十分常见。教育中会运用一定的网络平台,借助网络可以帮助学生与教师不受地点限制地交流与学习。体育课程也同样适用。开展相关的体育内容线上测试,首先也是帮助学生巩固体育理论知识,完善学生在体育内涵文化上的不足。

其次,在线上测试的过程中可以加入相应的思政内容,包括目前国际中的体育发展现状,体育教育对思政的种种影响等。线上测试的好处在于学生在进行线上答题时,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搜索答案,通过动手动脑的过程达到思政教育的效果,帮助学生拓展辩证思维。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自身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思想觉悟,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其言行,从而达到课程思政的教育目的。

五、结语

思政教育作为目前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接纳采用,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试图更好地将课程思政融入更多的课程中。在这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等待教育者解决。要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传达最新的教育理念,带给学生最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的教育内容。要不断吸取经验,注意在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进行改善,教育工作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将创新与教学结合,带给学生更好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体育课思政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体育课
主要内容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