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PACK视角下高校商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1-11-27

山西青年 2021年8期
关键词:商科培训信息化

(山东协和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9)

一、TPACK的内涵

TPACK是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缩写,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 框架包含三个核心要素,即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和技术知识(TK);四个复合要素,即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1]。

二、TPACK视觉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顺利从事教学活动所表现的一种行为特征。教育技术能力指在教育中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其内容范围更窄,是对现代科学技术融入教学的运用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持,教师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利用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其范围与教育技术能力比较更窄了,信息化教学能力隶属于教育技术能力。TPACK是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在信息化教学能力范围内整合学科知识。

三、TPACK视角下高校商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

(一)学历普遍较高,专业教育教学培训缺失

调研发现教师中博士学位(包括在读)达到11人,占比27.5%,硕士学位29人,占比72.5%,高学历趋势较为明显。通过调查得知,大多数教师是通过公开招聘引进学校,然后考取高校教师资格证书,进而成为专业教师。具备师范专业背景经过专业的教育教学技术训练的专业教师比例很少。因此,高校商科教师在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过程中任重道远,对教学技术、教学能力等基础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

(二)认同教学能力发展趋势,职业满意度较高

在调查教师对教学工作能力时,被调查者对“学科专业知识”“学科教学知识”“信息技术知识”“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等教学能力表示出“非常重要”和“重要”的占比均大于 78%,但是“教学创新能力”表现出非常重要的比例较低。由此可见,高校商科教师对教育教学能力发展趋势比较认同,也保持客观态度。然而对于教学创新的认识明显不足,特别是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学科知识、教学知识、教育技术知识的融合,大多数教师还是不能顺利地进行。

在调查职业满意度时,被调查者对“高校教师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作为高校教师感觉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高校教师已经得到了社会应有的重视”等态度的调查表示出“满意”或“比较满意”教师职业的比例均超出80%;对于高校商科教师职业发展前景的认识,有近一半的教师表示高度认可,四分之一的教师表示认可,四分之一的教师表示一般,不足百分之二的教师认为不认可。

(三)认可信息化教学,参与度偏低

多数高校商科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具有比较积极和客观的态度。在调查高校商科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认识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可以提升教学灵活性、可以提升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提升教学质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也有利于翻转课堂的开展。也有近80%的教师认为应该利用信息化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改革。但目前已经开展在线教学的教师比例低于40%,在回答“今后是否愿意开展在线教学时”,23.4%的教师表示不愿意,22.7%的教师表示不好说。部分老师认为线上教学互动性不足,不利于教学评价,种种原因导致高校商科教师开展在线课程的积极性。

(四)教学模式仍守旧,缺乏教学反思

调查数据显示,因疫情原因,教师线上课程建设资源有所提升,部分课程进行线上授课,疫情后时代高校恢复面授后,高校商科教师课堂教学仍以讲授为主,一节课(45分钟)讲授时间超过30分钟的教师达四分之三,使用讨论式、研究式、翻转式等教学方法的教师占比不足一半。多数教师上课以多媒体PPT教学为主,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师比例不足三分之一,部分线上活动仅限于签到、提交作业等功能使用,教学手段整体表现单一。教学内容方面,多数高校商科教师采用出版社教材提供课件为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内容确定授课内容,一套教案课件使用很多年,仅有12%的教师及时更新课件,加入行业相关典型案例,及时更新网络在线课程资源。

“学而不思则罔”,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改变自己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通过教科研活动有意识调整自己教学行为,进而可以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发现,五分之三的教师选择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影响教学行为,也有近四分之一教师认为教学反思不是那么必要。教师对教学反思的整体意识不强,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有所制约。

(五)信息化教学融合创新能力欠缺

高校商科教师对自身获取信息及学习信息化技术能力表示较强,但对如何建设一门线上课程,如何进行在线课程教学设计、实施等问题表示不太清楚,另外一半以上的教师希望获得在线课程建设的相关培训,希望获得相应的技术支持。由此可见,高校商科教师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也不错,面对信息化教学缺乏的是学科知识、教学知识、技术知识间的融合。

四、TPACK视角下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一)宏观政策支撑信息化教学发展

首先国家层面保证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发展的相关政策出台及连续性,提高高校商科教师教学发展地位。其次学校层面加大信息化教学技术培训投入,提倡高校商科教师参与教学创新,学校层面提供更多平台锻炼教师教学技术能力。再次通过教学评价、考核改革,重视信息化教学水平的考核指标建设,对在信息化教学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及时进行表彰,树立学习榜样[2]。通过各层面的相关政策及制度的建设,形成高校商科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大环境,引导教师开始学习、重视信息化教学。各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对症下药,设计有针对性的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方案[3]。

(二)建设专职部门推动信息化教学发展

高校应成立专门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专职推进教学改革、教学评估、教学培训等工作,以为高校教师服务为宗旨,从根本上引导教师教学行为[4]。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从高校商科教师实际出发,为教师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咨询及培训服务。如邀请信息技术企业开展教育技术培训,邀请高校专家进行专业教学教育培训。另外,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应针对教师的教学特点,建设教师档案,开展个性化服务,针对具体情况提供优化教学建议,帮助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三)打破传统模式整合资源

高校应借助职能部门组织结构调整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上面分析高校商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之所以很难提升,原因不仅仅是教师自身问题,跟高校组织结构、职能部门沟通不畅、教学督导体制、教学工作流程有密切关系。因此学院应该具备高屋建瓴的意识,从整体出发优化整合教学资源,打破传统只注重基础设施、硬件建设的思维模式。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从获得学校行政支持,整合各部门资源,建设与校外教学交流平台,促进教师间沟通学习。

(四)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

目前各线上教学平台层出不穷,很多大学也有自己的线上教学平台,功能效果各有千秋。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平台运用不可缺少。学校层面应重视教育资源投入建设,高等学校应加强与信息技术企业的合作,共同研发、优化高等教师教育技术。疫情影响,很多大学慕课平台、金课资源对外开放,高校商科教师可以抓住机会,学习双一流高校金课课程资源,构建教师交流平台,实现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学校应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投入,从校一流课程到省一流课程及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督促教师加入一流课程建设中[5]。职能部门做好配合工作,教学软件及时更新、数字图书馆免费开放,突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实用性,满足教师信息化教学实际需要。

(五)完善高校商科教师培训机制

针对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是尤为重要的途径之一。目前高校商科专业开展教师培训呈现间断性、随意性、方式方法单一,整体培训效果不佳[6]。因此,高校应完善长期培训机制,提高培训形式的灵活性,保证信息化教学培训活动的持续性。从TPACK角度调整培训内容,做好职前教育学科知识及教育技术培训,根据商科专业开展多样学科知识培训,结合疫情导致的教学环境变化,调整信息化教学培训方式,做好教育技术、学科知识的融合及创新。同时培训方式也可以运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提倡线上培训,方便教师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学习,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做好跟踪,及时掌握教师学习情况,做好反馈,方便及时调整培训方案。

五、结束语

高校商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需要国家学校教师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国家、学校做好政策扶持及资源整合,教师需要转变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做好教育知识、技术知识、学科知识等基础知识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融合创新才能真正提高高校商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猜你喜欢

商科培训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会议·培训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中国学生商科留学报告》:中国留学生扎堆商科热度不减理性回归
启德教育特邀GMAT考试官方GMAC共同发布《中国学生商科留学报告》:中国留学生扎堆商科 热度不减 理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