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现实技术在乡村景观形态设计与体验中的应用

2021-11-26张良子

艺术科技 2021年18期
关键词:乡村景观虚拟现实

摘要:文章从数字化设计的基本技术观念入手,阐明当前设计环境下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优缺点,结合三种虚拟现实技术衍生的新型非线性生成概念:混沌式生成、分布式生成、浮现式生成,结合实地情况,通过逻辑、体验、概念三方面对景观形态进行重新架构,对乡村景观形态进行重新定义。在新的技术观念基础上探究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对于还原场地及景观规划设计的可能性,从而更好地将虚拟现实技术与乡村景观形态设计相结合,发挥新时代的技术优势,克服或弥补因先前技术产生的不足与缺陷,优化设计过程,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达到完成全局设计的目的,为景观设计师设计乡村景观形态提供更加优秀且多元的设计想法和手段。

关键词:虚拟现实;乡村景观;景观形态;线性生成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8-0-03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信息技术及网络迅速普及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朝着数字化方向转变。设计行业在数字化潮流下迅速发展,在景观设计层面,数字化的影响也越发明显。数字化的制图及虚拟效果图的呈现,往往能带给景观更多元的发展空间,但是否能够通过更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使景观形态的创作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又或者如何将数字化技术更好地融入当前我国乡村发展战略中,依旧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景观形态”最早被提出是在风景园林形式研究之中,指的是如何呈现现实中景观的状态,但在数字化的今天,它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有形的客观存在,而是融入了网络、数字等多媒体元素的综合展示形态。设计师的设计用意应当借用景观形态来体现,且景观规划与场地元素也需要依托景观形态,因此景观形态是景观创作中主要的组成部分[1]

在数字化社会,最为突出的新领域就是虚拟现实技术。虽然虚拟现实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但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开始与各学科交叉,产生新的发展方向,其给人带来的身临其境的感受正是当前景观设计追求的“真实”,效果图与手绘的呈现远不及五感参与下近乎实景的体现,能够更真实地触及景观本身[2]

1 虚拟现实技术衍生的设计思维

数字技术的普及应用为人们提供了清晰且高效的信息管理及分享模式。20世纪5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人们认识和改变世界的能力,逐渐使数字化衍变成为整个社会信息和经济技术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客观实体间的接触已经不再是人与人沟通的必要途径,人们转而开始在数字环境中探索建立信息传播的新桥梁。在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环境中的人们甚至无法彻底区分虚拟与现实,而是以“虚拟现实”的形式存在,这一形式具有交互性、开放性、虚拟现实性、非线性等多种特征。

数字艺术创作者可以借助新兴技术对传统的艺术进行整合拼接、剪辑组合、拼贴转化,从而产生新的天马行空的艺术形式,甚至通过技术可以创作出超现实的作品,制作出虚拟化的情景,实现“似是而非”又“现实存在”的场景演绎。虚拟现实技术让存在于人们想象中的场景变成可听、可视、可感的存在,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艺术形式的认知[3]

虚拟现实技术不仅仅是一种前卫的数字化技术。人们自古以来就有一种探索新世界的渴望,有着触及未知维度的梦想,于是出现了神话、诗歌等藝术形式,但是这些二维的艺术形式并不能使人真正感受到“异世界”带来的奇幻和震撼,具有较大的感官局限[4]。为了突破这种局限,人们不断进行尝试,如透视画、全景画、摄影摄像、电影艺术、游戏等,都可以理解为人们探索虚拟现实这一技术的低阶雏形。

虚拟现实技术是部分哲学思辨的技术外现。人类哲学史上有许许多多的哲学思虑,而“虚拟”的概念一直以来都属于人类精神工具一般的文化研究范畴。近现代,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和麦克卢汉的媒介哲学探究“虚拟”这种观念的尺度与边界,种种哲学线索与迹象都表明从古至今都存在考虑虚拟现实的哲学。这一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延伸了人们认知的深度与范畴,以新的方式传达与展现传统哲学的框架与内容。虚拟现实技术不仅仅是物理学上的连通世界的新方式,更重要的是,它为人们重新审视传统的哲学思辨开辟了新的道路与方向。

2 虚拟现实技术影响下的景观形态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以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为基础的综合类学科,具有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特点。作为现代技术的一种,虚拟现实的融入会为景观设计学注入新的血液,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数字化景观及景观的数字化创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当技术开始融入景观设计学科,其本质已经不再是一门单一的技术,而是集信息传输、动态捕捉、实时交互等一系列技术为一体,将影像、声音、质感甚至气味等信息进行融合。在虚拟现实观念的影响下,新的景观创作方式开始萌发,景观形态的生成方式开始改变[5]

2.1 虚拟现实观念下景观形态的生成方式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意识形态不断进步的背景下,虚拟现实观作为新的景观创作观念也在反过来作用于数字艺术,两者相辅相成,产生积极的影响。虚拟现实技术具有的沉浸、交互与感知的特点突破了传统景观形态存在的形式。在虚拟现实观的影响下,新景观形态不再只是有具体形态的客观视觉存在,其具有更多的虚拟现实的元素,以满足观赏者的感受需求[6]。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享受与体验,甚至可以选择符合个人特殊需求的元素进行沉浸体验,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信息与交互体验。正因为虚拟现实观的影响,我们认知的客观世界已然可以重构,创作过程将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虚拟的空间将由赛博空间和物理空间共同构建。在虚拟现实观的影响下,景观形态的生成方式逐渐朝着非线性的方向发展。

虚拟现实观下的景观形态与现实世界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实中景观形态的创作需要控制的是场地中的元素,如植物、水体、地形等。景观形态的生成具有不可预见性,只能通过对过程中元素的优化达到预期的最大值。控制景观形态创作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元素,能够产生不一样的非线性生成模式。正因为虚拟现实下的“时间”与“空间”都可以进行人为的改变,所产生的景观形态也因此变得丰富。

在景观形态创作的初始阶段限制部分元素,景观形态就会伴随观赏者的深入进行看似随机的演变,得到二次创作的效果,这一效果与沙堆实验有着相似的意味,同样也与蝴蝶效应背后的混沌理论有相似之处。这种混沌式生成意在通过局部的限定,生成自下而上的设计方式,使整体在部分的影响下产生不一样的变化。在虚拟现实的领域中,形态创作的时间元素被纳入可限制的范围中,光影等元素都可以进行人为的调整,使景观形态创作更加多样化。

景观形态创作的过程中对元素的分布一直有所考虑,但是只能局限在有限的空间内部进行排布。在虚拟现实的影响之下,以网络数字环境作为基础,便可通过一个实时交互的环境,进行多个场地或用户的数据交互。正如近期发展起来的网上旅游景观,即“虚拟旅游”,通过营造虚拟现实下的三维景观环境,实现足不出户便能游览著名景点[7],这种控制元素之间交互关系的景观形态创作方式能够很好地发挥创作者的创意,不再被场地限制,将景观更方便地呈现给观赏者,使双方都具有更多选擇。

同样的,以特定的方式确立元素之间的联系也是创作景观形态的一种方式,这种生成方式可称为浮现式生成。霍兰德曾在书中提到,浮现的意义在于一个过程的整体的行为远远比部分复杂。通过控制过程的复杂程度,产生远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效果,产生由简入繁的过程,这代表在设计过程中介入参数化设计,通过对参数、程序等进行限定,设计既定的规则或某种规律,以此生成各式各样的方案,这类新的设计思维和态度能够更好地对场地进行把控,从新的视角重视设计。

2.2 新景观构建的生成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的认知世界在虚拟现实的影响下有了进一步的意识形态拓展,而对于景观设计形态的创作也有了新的启发。景观形态的创作不仅包括各类元素及元素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包含新兴的设计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景观构建中逻辑显得尤为重要。

虚拟现实观下的创作逻辑推演将不再符合现有逻辑,而是进行一种逻辑的推演,优选最适合的形态[8],如形态的生成模拟、功能的状态模拟、形态模式推演等,经由过程多种体例建立成为新逻辑看法下的景观形态构建。

当然在虚拟现实的世界里,人们具有的感知已不仅仅是本能层的五感,在体验方面还包括人们在交互体验下的感觉,以及记忆中回溯的体验。构建新景观形态不仅要在五感方面满足观赏者的需求,还要关注景观互动功能是否满足观赏者的需求体量,互动的过程是否流畅,以及形态构建本身是否具有反复变化性,使景观本体具有进一步观赏的必要性,在反思层面是否能够发人深思,在形式或概念上能否启迪人们思考,获得观赏者的共鸣。

3 新景观形态概念与建构下乡村景观的创作

3.1 新景观生成方式对乡村景观创作的影响

在一些优秀的网红景观中可以看到,当设计师将先进的技术与前卫的设计愿景相结合时,便可创作出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景观作品。

为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景观设计的范围开始逐渐由城市延伸到乡村,许多著名的景观案例都在乡村中得以实现。景观设计本就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加入虚拟现实技术后的乡村景观创作有了更新奇的发展角度。在设计过程中,虚拟现实技术既可介入初期的场地资料输入阶段,也可介入景观设计的过程操作与结果输出的阶段,使乡村景观设计过程更加可控,结果的可视化更加明晰。

在新的景观形态生成方式的影响下,乡村景观可以有不一样的创作出发点。在设计初期,可以调整固定的元素以进行场地模拟,并且判断设计是否具有观赏性,在后期的场地发展变化中会不会影响场地本身的合理性,以此规避场地后期发展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如在乡村中要设计的河道景观,当驳岸设计规定成固定值,后期水位的反复涨落及植物种植随着时间推移是否会对场地产生影响[9],这就需要混沌式生成与浮现式生成的共同参与,可以设定固定的参数模型进行数据计算,确保河岸在场地设计的使用年限中能够维持正常的形态。

3.2 新景观构建对于乡村景观创作的影响

新景观构建在价值观和设计观上以形而上的存在影响着景观形态的创作,在乡村景观的创作中可以发挥虚拟现实的多领域、非线性等特点,为乡村景观的创作提供新概念。

在新体验构建的影响下,乡村的景观将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在乡村可以设置特色体验馆,以乡村特色花卉为例,可以设计长型廊道,通过处理交互方式模仿四季花卉的变化,从形、声、闻、味、触五感方面还原花卉的变化,使观赏者不受时间限制,能随时体会到乡村景观别样的变化。同样的,可以将村内四季的景色复制到体验馆中,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村内景观变化,使人产生回溯的想法,能够更好地吸引观赏者进行二次参观。

异地线上体验同样是人们的现实需求,但如何更好地结合虚拟现实技术与互联网也是需要反复实践的课题。可以开设线下虚拟旅游体验馆,借助先进的全景体验设备让游客获得良好的感受,乡村可以利用这样的设备吸引游客,从而更好地普及和宣传乡村景观,传播新概念下的乡村景观文化。

4 结语

虚拟现实技术逐渐在游戏景观、景观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展现出自身的价值,景观再现修复等新的创作方法为文化景观遗产复苏开辟了新的道路。人们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人文景观的历史价值,认知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同时对虚拟现实技术也有了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季景涛,林建群,许大明.基于虚拟现实观的景观形态创作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6):44-48.

[2] 林云帆.浅析VR虚拟现实技术对景观艺术设计的影响[J].国际公关,2020(4):167,169.

[3] 张烨. VR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建筑与预算,2020(10):35-37.

[4] 鲁璇.探究虚拟现实技术(VR)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20,38(21):121-122.

[5] 邢爱花.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媒体设计中的应用[J].传媒论坛,2020,3(24):45-46.

[6] 季景涛.基于虚拟现实观的景观创作方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7] 李畅,王慧.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城市景观仿真系统建构[J].现代电子技术,2020,43(20):175-178.

[8] 黄诚.美丽乡村环境视觉适宜性之虚拟视觉模拟研究[J].美术大观,2020(6):134-135.

[9] 高馨.虚拟现实技术辅助城市公园空间设计的适用性研究[D].深圳:深圳大学,2020.

作者简介:张良子(1998—),男,山东淄博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艺术。

猜你喜欢

乡村景观虚拟现实
论虚拟现实艺术的“沉浸”
REALITY BITES
试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
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保护探讨
张家口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虚拟现实:另一个真实世界
浅谈乡村旅游景观规划
浅谈虚拟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