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基层社会治理的民主化与法治化

2021-11-26王琴

魅力中国 2021年22期
关键词:民主化法治化法治

王琴

(中共宾川县委党校(宾川县行政学校),云南 大理 671600)

一、基层社会治理民主化与法治化的重要意义

(一)维护社会发展秩序

基层社会作为我国党与政府坚实的力量支撑,一直以来党和政府始终维护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基层社会治理则是需要以维护群众权利作为核心内容,发挥出多元治理主体的作用,从而推动社会的稳步发展。对此,必须要重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不断拉近党群干群关系,加强沟通交流,维护社会发展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现代化发展的当今社会中,需要积极建设并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明确社会中的公共问题,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注重基层民生问题焦点,采取精准的治理对策,维护社会发展的秩序稳定,改善民生问题,及时化解基层社会中的各项纠纷与矛盾,以促进社会公平与稳步发展。对此,这也就要求党与政府应于基层扎根,正确理解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内涵,进一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二)适应社会矛盾转化

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时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这意味着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不仅仅追求物质生活方面的质量,对于精神文化层面有了更高程度的追求,更加注重自身的民主权利,并能够通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来表述自身需求。基层作为国家与群众间的重要的沟通桥梁,是最能够接近群众,听取群众心声的地方,必须要重视起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创新基层治理工作的基础之上,实现多元化融合发展,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满足群众需求,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

(三)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

基层作为群众共同生活的重要家园,为党和政府的工作提供着支撑力量,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也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国家各项政策都能够得到正确落实。对此,在当前发展形势下,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建立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格局,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之上不断加大建设力度,净化基层社会治理环境,推进现代化发展建设,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积极探索基础社会现代化路径[1]。

二、基层社会治理民主化与法治化困境分析

(一)基层民主化与法治化观念落后

在当前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过程中,更重视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与管控工作,忽视了社会群众的法治精神,导致基层群众民主化与法治化观念较为薄弱。若群众在生产工作的过程中,只一味地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甚至通过规避或破坏的手段来进行经济发展,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影响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务实基础,并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若基层群众的普法教育流于形式,且群众整体参与积极性较低,社会中不法现象频繁出现,影响着社会安定,基层民主化与法治化观念逐步落后,无法同步权利与义务观念,从而阻碍着基层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定位不准确

尽管当前中央已经逐步明确了社会协同共同参与的社会基础治理定位,但在实际开展基层治理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定位不准确的现象,党委与政府存在着越位及缺位的现象,忽视了基层社会中的社会公众,没有考虑到群众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当前基层群众更多关注着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问题,就目前发展形势下,公共服务还存在着一定问题,无法确保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过程中,由于缺少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没有相关法律规定作为支撑,且社会组织能够参与进基层治理工作中的数量受到限制,阻碍着社会基础治理工作的推进,无法满足社会基础群众的需求,无法获取社会认同[2]。

(三)基层组织力量弱化

社会治理需要建立在基层社会的基础之上,确保群众的切身利益。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顺应着社会治理的现实性要求,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制度制度的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以及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从而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智能化与专业化。”基层社会的现实情况迫切需求社会治理机制的创新与基层组织力量的强化。由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负担较重,但常常存在着经费不足、权利受限的问题,基层组织力量不足,出现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基层治理工作流于形式。同时,基层社会治理层级较多,各层级人员冗杂,无法确保各级部门间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工作效率受到严重阻碍,在实际治理过程中组织核心领导的作用被边缘化,若基层干部队伍服务意识被弱化,无法充分发挥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治理方式单一,无法对基层群众进行正确的引导与组织,在工作上缺乏积极主动性,进而会导致人才流失的问题,无法留住人才,治理工作发展滞后。同时,基层社会服务水平的下降,也拉开了党与基础群众间的距离,治理防控能力降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影响着基层社会治理。

(四)治理方式单一

当前部分基层社会来开展治理工作的过程中,还未能够学习并引进先进的科学及时来进行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不够精准,未构建起信息化治理平台,大数据及信息化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一些地区的基层治理工作在召开组织会议时仍采用传统形式,创新意识不强,出现社会治理落后的问题。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当前部分社会基础治理工作无法顺应时代发展,与群众间的沟通不足,治理方式单一,无法确保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三、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民主化与法治化的路径

(一)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观念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若想正确平衡基层治理与民生发展,必须要重视起对基层社会治理观念的创新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的问题与诉求,坚决杜绝以个人利益为重,切实转变政府部门工作职能,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转变。社会治理的目标是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基层社会治理以人为中心,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理念创新也应基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对此,应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并有效稳定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架构,加强党与政府对基层工作的领导,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密切党组织与群众间的关系,重视基层组织社会治理工作的整体性,通过规范组织工作行为,有效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积极引导人民群众都能够主动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推广建立联系群众,了解并反映群众诉求,协同解决群众所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民主化。此外,基层治理过程中还需要始终坚持精细服务的观念,转变并创新服务方式,构建多种形式下的社会服务平台,促使社会治理服务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3]。

(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为能够解决基层社会中存在的矛盾,正确平衡社会利益,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过程中,应重视起加强建设党领导的群众基础与民意基础,建立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明确基层党组织工作职能,并创新服务社群机制,切实实现民主化治理。十九大报告也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基层社会治理需要社会治理观念的创新发展,推动民主化与法治化。从社会治理方式来看,自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最终目标,法治则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制度保障,通过加强法治化建设,将法治引入基层社会矛盾调节中,不断优化并完善调解机制,提高基层纠纷调解法治专业水平,满足群众合理诉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主要受到社会办公人员及经费问题的影响,无法顺利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无法保持相对独立性。对此,需要构建起相应的资金保障机制,以政府扶持为主,全社会都需要积极参与,从各个渠道筹集经费,充分利用财政资金,并使得社会中资本能够有序参与到基础社会治理工作中,保障财政的公开化,加强基层社会居民的监督力度。在保持基层治理稳定的基础上,应进一步规范基层治理部门的职责与权利,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委会在治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各工作人员的作风建设,优化并完善选举监督制度,提高群众在基层民主选举中的积极性。此外,通过进一步推进民主协商对话机制,积极组织召开基层会议,以平等公正对话的方式解决基层所存在的问题,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民主化与法治化,同时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群众参与度。

(三)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体制建设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核心部分在于依法行政,必须要深刻理解加强基层治理法治体制建设的重要性。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要求党委领导及政府负责需要在法律法规的规则内开展相关工作。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强调着多元化主体参与,但政府仍需要起到关键性的引导作用,增强行政行为的合法化与程序化,确保监督与制约能够合理分配,建立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考虑到政府职能的转变,推进监督、协调。指导等工作职能的充分发挥。为了能够确保基层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必须要持续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体制建设,加大对基层群众法治宣传力度,能够使法治文化在群众生活中得到渗透,解决基层群众问题。现代社会的基层治理离不开社会各成员的积极参与,对此应进一步加快权责分明的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要求能够以法治思维及方式对基层社会展开治理,确保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稳定性,以达到最终法治目标。同时,还需要优化并完善行政监督机制,鼓励基层社会群众积极参与到监督管理工作中,实现内部监督的功能互补,推进基层治理的民主化与法治化建设[4]。

(四)积极利用科学技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建设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应积极利用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建设,通过运用新媒体,拉近与基层群众间的关系,建设基层社会治理信息处理平台,信访信息平台、社情民意平台、信息采集及公开平台等,加强与基层群众的协商与沟通,有效解决群众所存在的问题,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公开透明化。以民生具体问题作为导向,在开展治理工作时可以建立起基层群众、管理部门及媒体间的联动,群众生活中的小问题可以通过街道或群众自我进行解决,大事件则通过政府及媒体等多方进行共同协商,开展基层群众讨论,辅助政府治理部门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地处理利益主体间的关系,规范协商程序,确保协商机制能够正常运作,形成广泛共识,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平台,以实现科学决策。通过多项网络服务平台,为基础群众解决问题提供了便利,有效培养公民意识,促使群众都能够参与进基层社会治理中,建立群众联系常态化机制,推进基层治理的民主化与法治化。

结语:基层社会治理并非依靠个人就能够完成,需要各主体相互配合,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体协调实现推进。通过创新治理观念,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体制建设,并结合基层实际发展状况,找出解决基层治理问题的相关对策,积极利用科学技术,解决基层群众所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为社会稳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民主化与法治化发展。

猜你喜欢

民主化法治化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云南省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法治化路径探析
法治化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器
反腐败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里程碑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家庭教育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如何推进我国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律化
论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论我国新一轮司法改革:职业化还是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