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枪白马女政委 一腔热血沃中华

2021-11-26白小欢

陕西档案 2021年4期
关键词:李坤女英雄赵一曼

文/白小欢

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涌现出了许多灿若星辰的名字,这其中,就有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市,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1935年任东北抗联三军二团的政委,是敌人闻风丧胆的“红枪白马女政委”,也是群众口中的“瘦李”和“李姐”。

1935年11月,赵一曼为掩护部队撤离被俘。日军为了从她口中获取情报,用竹签钉手指,见赵一曼不屈服,拔出来后便用烧红的铁签扎;灌辣椒水,不仅往胃里灌,还往鼻孔里灌,辣椒水不行,便和着小米和汽油一起往下灌。赵一曼皮肉烧焦,伤口深可见白骨,身体多处碳化。但即使这样,她仍然坚贞不屈,守口如瓶,始终只有一句话“我的目的,我的信念,我的主义,就是反满抗日”。一个月之后,因伤势急剧恶化,日军将她送往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治疗。在医院,她对看守的护士韩勇义和警察董宪勋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教育,1936年6月28日,在二人的帮助下逃离了日军的魔爪。但是,不幸的是,两天之后,赵一曼再次被捕。这次日军对她施加了更为惨无人道的严刑拷打,但任何刑具、任何手段,都无法撼动这位大义凛然的女英雄。日军此时终于意识到,从她口中获取不了任何情报,便决定把她押往珠河县处死示众。在前往刑场的火车上,她把最后的骄傲深情地告诉年仅7岁的儿子:“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写下这封绝笔信后,赵一曼高唱抗联战歌《红旗歌》慷慨就义,年仅31岁。而这封饱含血泪的家书则一直尘封于日伪军的档案里,直到1952年才重见天日。在赵一曼牺牲21年之后,她的孩子宁儿才发现,原来女英雄赵一曼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母亲李坤泰,如今留给他的,只有模糊的记忆和英雄的故事,还有这一封迟到的家书。

每每读到此处,我总是在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她要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选择横刀立马、驰骋疆场?为什么割舍不下血脉亲情,却又无比坚定地走向刑场?于是,我在林觉民的《与妻书》中找到了答案,在李大钊、江姐、杨靖宇的身上找到了答案,在许许多多我不知道名字的先辈们身上找到了答案,因为他们相信中国共产党可以救中国,相信自己的牺牲与付出将换得民族的独立与自由。

身处那个时代的他们,因为相信,选择了“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那么,身处这个时代的我们,能否因为他们,选择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答案是“我们能”。我们活跃于每一寸洒满热血的高山湖泊、戈壁荒漠,奋战在祖国的各行各业;我们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用实际行动诠释使命与担当,让先辈的精神在中华大地奔涌澎湃、生生不息。

赵一曼,是英雄,也是母亲;是路标,更是丰碑。纸短情长,写不完对儿子的不舍与牵挂;红枪白马,忘不了女政委高昂的头颅。习近平总书记说,“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一百年间,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讲述,太多的先辈值得我们怀念,太多的精神需要我们传承。平凡如我,一个普普通通的档案工作者,同样可以认真生活,踏实工作,努力奋斗,接过前辈交给我们的接力棒,守好厚重的历史文脉;平凡如你我,生逢这一伟大时代,理应自豪,更应珍惜。我们每个人都是小小的螺丝钉,只要我们每一颗螺丝钉都能在其位、司其职、担其责,中华民族这艘巍巍巨轮定将行稳致远,驶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

猜你喜欢

李坤女英雄赵一曼
赵一曼:用“红枪白马”书写抗日传奇
A parkour heroine跑酷女英雄
致敬钢铁女战士:赵一曼鲜为人知的原名曝光
What makes her a writer
开心漫画
开心漫画
开心漫画
民族英雄赵一曼之歌
开心漫画
《双枪女英雄》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