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级联动,增值赋能

2021-11-25罗莹

职业 2021年16期
关键词:湘菜职业教育

罗莹

摘 要: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教育作为重要类型教育的鲜明底色。长期以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效能不高导致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教学资源不足、师资质量不高等问题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和难点。湖南省商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依托近50年来深耕湘菜产业人才培养的办学优势,立足湘菜产业“向质量要动能”的新发展阶段,在政府指导下,积极对接行业企业,通过创新人才培养及师资培育体系,推动四方资源融合及平台共建,构建了湘菜产教协同生态育人体系,取得积极成效。

关键词:湘菜    职业教育    生态育人

湖南省商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学校)立足湘菜产业“向质量要动能”的新发展阶段,瞄准长株潭城市群创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契机,紧盯产业链条、企业需求、社会急需、政策框架、技术前沿,通过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产学研用立体推进,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为产业发展增值,为学校、教师、学生发展赋能,探索构建了“产以教兴、教以产强”的产教协同生态育人体系,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构建产教协同生态育人体系的主要路径

(一)校企合作,共建平台,共享资源

依托已有的校企合作基础,通过湖南省校企合作研修平台的支持,先后与北京松子料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学生社团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平台,实现校企资源共建、成果共享。

(二)系统设计,整体解决,构建体系

依托1个国家级和5个省级教改项目,申报省级课题5项,创新四大机制构成产教协同生态育人体系,通过成立湘菜产业学院、湘菜产业职业教育集团,解决产教协同育人实施过程中供需脱节、内容脱节、资源脱节和平台脱节的问题。

(三)加强培养,持续提升,建立团队

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师资,将产业新技术、新工艺融入教学实践,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团队建设思路。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服务能力等方面全面深化校企协同师资培育制度,有效解决湘菜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团队无法承担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问题。

二、构建产教协同生态育人体系的主要策略

(一)构建“开放、协调、共享、共赢”湘菜产教协同生态育人体系

学校以“开放、协调、共享、共赢”的生态学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长株潭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为契机,通过主动融入株洲市产教融合发展规划、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需要、主动协同行业企业资源提升人才培养适应性的“三主动”开放式办学模式,精准定位政府、行业、企业在产教融合協同育人中的作用 ,以“培养高素质产业适用人才”为共性诉求,以育训融合、标准融合、过程融合和资源融合“四融合”为手段,构建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师资培育、资源构建四大机制,探索形成“四级联动、增值赋能”产教协同生态育人体系。学校是整个生态育人体系中的实践主体和人才供给主体,主要承担技能型人才基本素质培养的责任,同时发挥联通政行企的纽带作用。

政府是政策和平台支持主体,株洲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株洲市产教融合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学校、行业、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供了宝贵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大力支持学校建设湖南省首个湘菜产业学院和两个技能大师工作室,搭建了高水平的育人平台和科研创新平台。

企业通过与学校联合制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实训标准和评价标准,实现校企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对接。通过与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育人工作,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有效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缩短了教学与生产的距离。同时,企业是学校的师资培养基地和教研成果转化基地,学校是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和人力资源培训基地。校企通过深度融合实现共享共赢。

行业协会主要是湖南省、株洲市餐饮行业协会及湖南省湘菜产业促进会,通过聘请行业大师担任专业建设顾问、产业导师、驻校名师等方式,将行业标准和规范引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构建“层次化、模块化、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

政校行企协同开发“两特教材”(特色适岗教材4本、特色文化教材7本),校企统一课程教学内容和标准。开发“技术岗—管理岗—综合管理岗”三阶递进的岗课融通课程,融合岗、课、赛、证四大模块调整课程设置,实现校企教学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拓展“五个统一”。构建了“2345”课程建设机制。以企业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综合管理岗位三个岗位层次及对应的岗位能力为基础,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为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和职业发展课的模块化课程设置。

(三)构建“四级联动”师资培育机制

以“党建引领、竞赛淬炼、培训增值、行企协同”为师资培养理念,学校通过实施匠心党建、引企入教、赛教融合、青蓝帮扶、双师名师等五大工程,营造了比学赶帮的师资培养氛围。企业行业通过输入兼职教师、创业导师、驻校名师、产业导师等四类人才及成果转化、跟岗培训两个平台,为学校师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激发师资团队创新活力,政府通过提供师资专项培训资金、开展各类国培省培项目、组织技能竞赛等方式支持学校教师快速成长,政校行企紧密协同,构建产教协同共享的师资培养新生态,助力教师从普通教师到省市技术能手的华丽蜕变,培养了一支“大师引领、心红手巧、结构合理”的湖南省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优秀教学团队。

(四)构建多维协同生态育人保障机制

整合政校行企育人资源,以开放、共享、共赢的生态学理念为指导,构建“校内+校外”的“两室三社三中心”育人实施平台,两室即盛金朋技能大师工作室、匠心食艺名师工作室,通过师资培育和社会培训,为教师发展赋能;三社即三大学生社团,即美食有约创业社、知行善语礼仪社、茶酒论道文化社,通过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岗位能力、劳动精神和文化素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赋能;三中心即湘菜非物质文化传承与研究中心、湘菜传统技艺展演中心及烹饪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三个中心赋能学校的文化传播力、成果转化力和产业支撑力,为把学校建成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烹饪职业院校奠定重要基础。

三、产教协同生态育人体系的主要成果

(一)理论成果

学校教师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0篇,编写专著1部,教材14本,承接省级课题项目6项。首创将生态学思想运用于产教协同育人体系的理论,承担湖南省“湘菜传承与培训”系列教材的编写任务,首次系统挖掘湖南风味小吃和湖南米粉文化,为湘菜技能型文化研究注入新的生命力。

(二)实践成效

1.打造优质精品教育,赋能学生精彩未来

近5年来学校学生参赛获国家级一等奖7个,二等奖17个,三等奖29个,省级奖项105个。在2017年首届国际青年学生烹飪技能大赛中学校学生力压众多本科院校学生荣获高等院校组团体金奖;1名学生获世界技能大赛西餐项目全国选拔赛第七名,实现湖南省该项目参赛成绩的历史性突破;学校学生连续五年斩获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式面点(学生组)项目第一名。

2.建立师资互派机制,赋能教师积极成长

师资培养机制的创新激发了教师团队活力。先后培育全国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先进个人、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面点师3名,中国烹饪大师、名师16名,湖南省“烹饪状元”1名,湖南省优秀教师3名,湖南省技术能手9名,湖南省青年岗位能手2名,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人,2020年入选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学校教师获第六届中华发酵面食技能大赛第一名、全国饭店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等省级以上奖励55项。

3.强化社会服务能力,赋能学校优质发展

五年来,学校承办全国烹饪专业骨干师资培训班等省级以上赛事24次。为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等全国各级各类竞赛提供执裁人员81人次,为一带一路美食文化节等行业盛会提供展品制作和技术指导17次,牵头成立湖南省旅游服务类专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大丰社区学院,受湖南省人社厅委托承担“技能援疆”项目,在全省形成较大反响。

4.搭建共创共享平台,打造行业增值新引擎

政、行、企、校共同组建湘菜产业学院、烹饪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开展以炎陵白鹅、白关丝瓜、“茶陵三宝”等国家地标农产品为主食材的新菜品项目20余项,开发《湖湘特色食材》规划教材1本,有效提升了湖南地域特色食材供应链的产出。政行企校紧密配合,系统梳理了湖南省118项饮食类非遗技艺,出版《湘菜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填补了湖南省饮食类非遗文化抢救性研究的空白。

湘菜产教协同生态育人体系构建实施以来,该校累计为行业输送高技能人才4000余人,具有稳定合作关系的企业由15家增加到40家,毕业生满意率达98%。开展技术研发活动累计70余次,承接企业员工培训3000余人次,切实解决了湘菜产教人才供需不对称的痛点。

(作者单位:湖南省商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湘菜职业教育
为什么点外卖建议你点湘菜?
一代“食神“湘菜名厨石荫祥的故事
入味了,湘菜
餐饮人才饮食文化教育研究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