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与方法分析

2021-11-25路学爱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1年9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管控施工人员

路学爱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房地产行业发挥着关键的推动作用。从建筑企业的角度而言,为了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获得可持续发展,需要强化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控工作,借助高效的管理手段,引入标准化管理的思想和方式,紧密结合不同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状况,改变粗放的管理模式,制定并完善相关工程施工管理制定,让施工操作行为变得更规范、更科学,进而充分发挥出标准化管理方法的良好作用,有助于达到既定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目标。

1.施工管理中应用标准化管理方式的重要性

1.1 使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达到相关规定

从建筑企业的角度而言,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需要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一直以来,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主要采用经验型管理模式,忽视了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优化,相应的管理思想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相关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也存在缺陷。通过科学运用标准化管理方法,借助新型标准化管控系统,实现对施工现场不同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升了利用率,增强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效果,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达到相关规定[1]。

1.2 帮助建筑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目前,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施工人员运用的管理模式过于粗放,不够精细化,由此造成机械设备、建筑材料以及人工等大量浪费的现象,增加了施工的成本。为此,将标准化管理方法应用到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中,实现了对工程项目的高效化管控,细化了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明确了工程项目的施工工序,提升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一方面,有助于降低施工成本;另一方面则充分发挥出建筑节能技术的良好作用和功效,凸显出一定的技术创新性,有助于建立节约型社会。

1.3 使建筑行业塑造良好的形象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经常处于露天环境,基层施工人员大部分都是农民工,整体文化水平较低,造成建筑行业的社会形象和其发挥出来的经济作用不相匹配。因而,通过合理运用标准化管理方式,能够彻底消除建筑现场出现的脏、乱、差,真正实现文明施工管理模式,让施工现场的秩序变得更加规范,同时也提升了广大农民工的文明思想意识,满足当前文明社会的构建需求,让建筑行业的形象得到提高。

1.4 增强建筑企业与政府部门的监管能力

将标准化管理方法应用到工程项目中,能将从前较为分散的工程质量、安全以及人员管理等工作环节紧密结合到一起,产生一个完整、细致的管理体系,给相关企业参考和借鉴。实现标准化管理之后,增强了政府部门对建筑企业的监管能力,有助于建筑企业及时排查自身的不足与问题,借助科学化的监管模式,充分体现出标准化管理方式的良好功效。

2.标准化管理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2.1 合理设计标准化管理的内容

基于科学化管理的视角,在建筑企业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设计具体的施工标准化管理内容。其中,涵盖了管理机制、施工人员配置、施工现场管理以及施工过程管控的标准化。以管理视角来看,涵盖了工程项目管理、施工技术管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程成本控制、施工进度管控以及施工安全管理的标准化[2]。

(1)对工程施工管理机制的标准化而言,主要是构建统一的管理机制,使职责与权利得到确定与落实,让施工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充分发挥出奖惩机制的良好作用,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

(2)落实施工人员配置标准化,通过此项措施,能够攻克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和人员整体水平之间相匹配的难题,具体内容涵盖了相关工作岗位的科学设定、施工人员的科学化配置、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训和教育。

(3)实现施工现场管理的标准化,可以处理以往存在的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量化与细化难题,进而构建相应的标准化规定。

(4)施工过程管控的标准化能够有效处理相关问题,并且根据PDCA 循环原理,制定出更加完善的管控体系,明确具体的施工管理标准以及具体的工序,包括工程初期施工、施工现场的控制、建筑工程的验收。根据相关管理规定,确定具体的管理宗旨,做好全过程的管控和考核评价工作,以便充分发挥出闭环管理的良好作用,达到动态化控制的效果。

(5)对于施工技术的管理标准化而言,主要将施工技术当作基础,涵盖了施工图纸会审、初期策划、技术交底、施工进度与材料计划方案以及施工人员职业素养教育等不同的内容,实现对不同施工环节情况的实时掌握。

(6)在进行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的过程中,紧密结合不同建筑工程企业的特征情况,编制出科学的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在实际工作中,涵盖了施工质量标准化管理小组、专业质检员的设定、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落实策略的编制、施工现场质量的检验和管控等。

(7)施工成本管理标准化,主要是依据我国有关政策规定,同时密切联系现阶段的施工技术应用情况,编制出科学、可行的工程成本管理策略,不仅应该进行工程成本管理标准的编制,而且要注意有效落实工程成本管理策略,并且做好评价工作。

(8)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的标准化主要完成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制定、落实、人工、材料及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任务。

(9)为了降低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率,应该构建并完善相关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编制出合理的保障措施。

2.2 制定并有效落实标准化管理方案

为了充分发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标准化的良好作用,需要制定并有效落实标准化管理方案。

(1)根据有关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标准化的规定,应该构建科学的标准化施工管理制度。现阶段,大部分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均编制出相关管理标准化规定,不过很少进行整合与科学化利用,执行起来十分困难,为此,应该进行科学梳理与分析。

(2)重视工程管理机构的标准化,通过对相关管理机构加以健全,落实不同工作岗位的职能与责任,达到标准化管理的效果。

(3)突出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关键点,并且有效加以落实。

(4)做好标准化培训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化管理方式的良好作用。

(5)注重体现出工程标准化动态管理的优势和作用[3]。受到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影响,应该改进和完善相关工程标准化管理体系,科学地运用动态化管理方式。

(6)加强对工程施工过程管控的标准化管理。具体有三方面:①明确工作职责,做好对施工行为的约束工作。一方面,构建并完善相应的目标体系与职责体系,做好考核评价工作,实现对目标的量化;另一方面,在编制出较为健全的管理机制后,能够对施工人员的行为加以控制和制约。在此过程当中,能够做到定岗和定责,并且体现出奖惩机制的功效,达到既定的工程施工管理目标。②合理运用菜单型过程管控方式。结合各个专业的实施标准规定,在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做好细致检查工作,体现终端责任制的优势。由工程项目经理部认真检查不同工序施工的情况,同时构建相应的定期收集、存档机制,完成对工程施工过程的检查与评价任务。③开展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动态化目标考核工作。将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安全性、环保性、施工工期以及施工现场管理等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利用定期考核的方式,配合实施全面考核工作,进而达到全过程动态化目标考核的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的时候,施工人员需要加大对标准化管理方式的应用力度,达到工程项目施工环节动态化管控效果,不仅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由以往的粗放型管理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而且带动了建筑施工企业的长远生存与发展。鉴于此,施工企业应该吸取施工管理教训,积累更多的经验,合理运用施工技术与材料,进一步增强施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打造出精品工程。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管控施工人员
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的工匠精神培育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基于GPS技术的施工人员区域调车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失控还是管控?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