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网络“最大变量”成为教育创新“最大增量”

2021-11-25刘罗超

政工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官兵政治内容

刘罗超 兰 军

习主席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用好信息网络教育空间,使网络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教育创新的“最大增量”。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主动更新观念、创新手段、贴近官兵,不断提高运用信息网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认识和实践能力。

一、充分认清信息网络的“变量”影响

伴随互联网发展成长起来的官兵,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他们工作生活的新空间。然而,网络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我们研究运用信息网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必须认清信息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带来的冲击影响。

多样思潮泛滥冲击一元指导思想。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跨界性、自由性和平等性特征,以及海量信息和新兴媒体的大量涌现,导致网络各种思潮泛滥,它们不可避免地对马克思主义在军队的一元化指导地位造成冲击。特别是反华势力和分裂反动势力利用互联网对我军大肆渗透、破坏、颠覆,各类社会风险向网络空间传导趋势明显,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异常激烈,给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辨别、引导、掌控上增添了难度。

信息自由获取导致教育主导地位弱化。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往往比受教育者拥有更多的学识,并且掌握着许多教育对象不曾了解的教育资源,从而具有较高的威信和绝对的信息优势,然而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抹平了教育主客体间的信息不对称态势。教育者所讲授的,官兵可能早已耳熟能详,教育中单纯依靠传统授课经验或教案课件的“一招鲜”已力不从心,官兵对教育信息的丰富性、新颖性、表现力开始提出更高要求。当传统“我说你听”的教育模式被“百度一下”取代时,教育者的权威和信任度都会降低,其主导地位也会受到弱化。

网络碎片传播造成教育厚重感易消解。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的风靡为代表,网络许多内容表现出碎片化传播的特点。互联网借助碎片化传播,将浩繁的网络信息剥离切分,迎合了当前年轻官兵“快餐式”的阅读需求。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要聚焦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其核心内容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而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导致信息要素不再完整,要素之间缺乏相互关联,转移了官兵对深层次的、有底蕴和内涵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注意力,从而导致理论灌输难聚焦、学习领会难深入、系统学习难连贯,教育信息的原本意义和价值被信息技术和信息碎片化传播所消解。

二、深刻把握信息网络的“增量”潜能

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互联网发展浪潮浩浩荡荡。信息网络已成为军营生活的一部分,其无处不在的渗透影响,为运用网络加强教育引导、增强教育活力、促进官兵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信息网络时代铸魂育人的有效途径。作为党对军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中心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铸魂育人。然而,随着现代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网络的普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构筑的理论宣传环境开始面临一些不确定性,部分不良网络思潮及言论给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带来冲击。做好网上宣传解读和理论引导,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工作从网下到网上延伸,进一步夯实官兵思想政治根基,已成为当务之急。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活力的创新载体。始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是思想政治教育永葆生机活力的前提。“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走不进网络,就难以走进官兵内心。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加以合理有效的引导,才能既吸引人、启迪人,又能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具有个性化发展趋势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利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有利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官兵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机与活力。

助力官兵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作为网络时代“原住民”,青年官兵的成长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息息相关。有研究者指出:“网络空间是一个新的行为场域的凸显,构成虚拟交往的内容具有明显的现实指导意义,更多地展示了网络行为的现实回归。”网络开放自由、资源丰富,可以满足官兵多样化个性化成长需要,日渐成为官兵第一信息源。因此,必须深入了解官兵在理想信念、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准确把握官兵思想脉搏,通过先进的网络文化让科学理论武装官兵,通过专业心理、法律咨询服务官兵,通过海量学习资源助力官兵成长成才。

三、推动“最大变量”成为“最大增量”的切实举措

针对信息网络时代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着力从教育平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改进创新,不断提升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

加强平台建设,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习主席指出:“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做好新时代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把握信息传播规律,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特性,不断开辟和坚决占领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一是营造大思政格局。网络世界的开放性、共享性、无边界性开辟了广阔的教育空间,使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未来我们面临的是万物互联的世界,社会各领域将会联系得更紧密,有利于我们营造网上网下“一盘棋”,家庭、社会、军营为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从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力。与此同时,在符合保密规定条件下,应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文化、网络社区等的融合渗透,充分挖掘线上线下文化活动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扩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和渗透力,实现网络视域下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二是抢占新媒体矩阵。作为区别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第四代媒体”,新媒体具有海量性、共享性、个性化的特点,充分满足了新时代官兵多样化的需求。要充分依托新媒体终端优势,广泛进行理论宣传、网络授课、讨论交流,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形式和活动场景;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整合到一起,制作充满时代特色的Vlog、H5等创新作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力;要积极利用融合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客户端等为一体的融媒体矩阵,打造全方位的宣传思想工作阵地。三是构建微传播平台。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介为代表的微传播方式异军突起,开辟出一种全新的表达形态和传播格局,为构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专用微平台提供了思路。思政微平台要体现载体可移动特征,便于官兵携带使用,提供随时随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工具;要体现内容短小精悍的特点,把教育信息以长期发布、短小精悍的形式传播出去,满足当前官兵短平快、碎片化阅读习惯和需求;要体现功能集成的特点,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内容综合植入,提高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微平台的使用效率。

加强资源建设,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新内容。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内容创新是根本性的,我们必须坚持以增强吸引力、影响力、引导力为目标,着力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给侧”发力用劲。一要“夺人眼球”。“开放的网络空间,决定了吸引构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提高教育吸引力,首先要精心遴选教育内容。每名政治工作者在教育准备阶段要把好内容选取关,要紧跟时事重点、社会焦点、军内热点,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需要提炼教育素材,增强教育内容本身的吸引力。其次要灵活呈现方式。在文体风格、呈现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将过去传统单一的图文教育内容,用动漫、H5、VR等多种形式呈现,增强教育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再次要精准对接需求。根据官兵现实需要、兴趣、愿望,进行个性化、精准化的信息推送,使官兵能在海量信息中及时得到符合个人口味的教育内容,从而主动抓取教育受众,提高教育效率。二要“凝聚人气”。在追逐关注度和点击量的网络时代,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凝聚人气、赢得粉丝,才能不被边缘化。要主动搭建平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活动,以集体网络文化活动或者云活动满足官兵在网络空间的归属感需求,从而聚合同类官兵,影响更多受众。要巧妙设置议题,通过设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军营的网络议题,使官兵在“兴趣聚合”效用的影响下,充分参与设置议题的讨论交流,提高官兵对教育内容的关注度。要拓展传播渠道,借助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介加大教育内容的推送辐射力,延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长尾价值,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三要“撬动心灵”。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是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年轻官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培养塑造阶段。要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官兵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海洋里明辨是非,正确选择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从而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思想体系。要奔着现实问题和活思想去,致力于打造弘扬主旋律、引领新风尚、传播正能量的网络精品课,致力于供应解疑释惑、明辨是非、激浊扬清的精华帖和创意文,致力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融入网络教育全过程,做到技术创新和优质内容“两翼齐飞”,不断提升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导力。

加强实践创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毛泽东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这里的“桥”或“船”就是指方法。推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必须坚持“以先进的技术传播先进的文化”,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手段,跨越网络时代之“河”,永葆生机与活力。一是理论灌输与实践参与相结合。理论灌输解决的是信息传送问题,实践参与解决的是信息接受问题。对于理论灌输来说,要广泛运用全媒体时代多形式、多渠道技术优势将党的创新理论施教于教育对象,其外在表现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转向,即把思想、理论、观点的阐述和传递从网下拓展到网上,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在单向度接受理论灌输的同时,可利用5G与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的结合为广大官兵提供身临其境的全新体验,拉近教育者与受众的距离,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可浸入、可触摸、可延展、可互动,引起官兵兴趣与共鸣。二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渗透相结合。一方面,要加强看得见的教育活动设计,在内容选择、媒介运用和呈现形式下功夫,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缺陷与不足。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利用各种场景、各种平台、各类渠道接触到广泛存在于官兵生活中的智能媒介,通过复刻滴灌、潜移默化的信息干预,达到对意识形态的引领,实现“润物无声”的渗透式教育。自媒体强大的传播力和独具特色的亲和力使其成为当前具有优势的网络信息平台,也成了官兵获取信息、聊天交友、情感宣泄、思想流露的主要工具,甚至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接受长时间、系统化的教育感到疲倦时,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自媒体平台上,通过一张图片、一则新闻、一段视频,让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巩固夯实主流意识形态。三是共性教育与定制教育相结合。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在把握群体特征情况下开展形式新颖的公共教育,通过“慕课”“云课堂”“在线讲座”等形式,推出面向全体的专题教育,提高网络教育普及度和覆盖面,又要把握官兵个体特征采取定制教育方针。因为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是教学方法多样化的决定性因素,想要实现受教育者的自由全面发展,就必须对其实际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可以利用爬虫技术、人工智能算法等,对官兵的上网痕迹和数据信息进行预处理、分类和研判,分析官兵的行为偏好和性格习惯,揭示个体思想行为的状况,从而聚焦教育个体进行精准的信息推送,实现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私人定制”。

猜你喜欢

官兵政治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