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

2021-11-25王金娇

现代交际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思政育人

王金娇

(西安邮电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21)

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高校教育教学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日益变化的世界格局中、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课程思政成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纵深融合的必由之路,有助于构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格局,继而牢牢稳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的地位,提升高校教育教学的科学性、时代性与民族性。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并制定了系列政策方针、颁布诸多指导纲要助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完善。但从实践来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依然面临着诸多关键性问题,尤其是对课程思政内涵的领会、对思政教育隐蔽及渗透性特征的把握、对育人机制的构建等方面尚存在不足。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课程思政的思考与实践阐释课程思政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进行探析。

一、课程思政的本质与内涵

“课程思政”是“课程”与“思政”的有机结合,“思政”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结合高校的社会属性,文章认为“思政”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即教育者以系统、有序的方式将社会主流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传递给学习者,使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正确的思想与行为的教育活动;“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教育与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等的科学安排与设计。[1]高校课程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课。教育部发布的文件中的“课程思政”的“课程”是指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高校所有学科课程。

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逻辑关系与内在联系来看,思政课程是课程思政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思政理论课教学倡导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那么课程思政也需要围绕上述四大要求积极挖掘除思政课程之外的其他学科乃至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思政教育资源;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延伸与补充,是思政理论的在各学科教学领域的具体表现,学科课程内容不同决定了思政教育元素渗透途径、方式等各个方面的差异性。

综合来看,课程思政是指在思政理论课基础上,各学科教师围绕着“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挖掘本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学科课程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促成学生正确价值观念、提升学生道德品质、提高学生思想觉悟与政治素养。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性问题

(一)隐性教育思想认识及实践应用不足

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带有德育的基本属性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无论是德育还是思想与意识的重塑都具有隐蔽、渗透性的特征,即运用隐藏在学科课程内容、实践过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采用文化、制度、管理等多种隐蔽的途径对学生的思想行为、道德观念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部分教师对思政教育隐性教育价值认识不够深入,没有领会教授课程中隐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或是以政治说教、机械宣传党的政策方针等表象化、形式化方法向学生灌输思政教育内容;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思政教育责任,过于重视学生的学科成绩,忽视教育与育人的辩证统一。[2]

思想认识不到位,进一步导致实践行动出现偏差。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其一言一行都体现其思想高度、道德品质。部分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未能充分发挥言传身教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导致课程思政缺乏亲和力。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灵活运用思政教育元素的能力,虽然有意识地融入信念、价值等教育,但因理解不够深入、采用的方式不正确,导致思政教育质效偏低。

(二)思政教育元素与课程内容脱节

1.思政教育元素与课程内容融合流于表面

思政教育元素与课程内容的融合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育人作用及影响力。部分课程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简单、机械性堆砌思政教育元素,既破坏了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又限制了课程育人作用的发挥。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把握思政教育的内容及话语体系,即使学科课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科学精神、奉献精神等思政教育元素联系紧密,但教师对此类知识的教学仅局限在概念解读、案例分析上,忽视这些概念缘起的社会与时代背景、案例背后隐含的道德品质与精神气质。[3]

2.思政教育元素与课程内容融合方式不恰当

课程思政是课程与思政的水乳交融,需要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但部分教师往往以灌输式地将思政教育的信仰、道德、情怀等要素强加给学生,引发了学生的厌倦、逆反心理,不仅没有讲授好专业的知识,甚至适得其反。

3.思政教育元素与课程内容融合局限在课堂上

思政教育资源不仅仅存在于教材与知识中,还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与社会实践中。在高度信息化时代,网络成为学生社会交往、发表观点、获取信息的主要阵地,如果忽视学生网络行为中隐含的错误性倾向,则会导致学生发展产生偏差。当前大部分教师未能将课程思政延伸至学生的课外及网络生活,单纯依靠思政理论课教师掌握学生思想状况远远不够。

(三)育人制度构建及育人行动缺乏协同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与持续性的工程,并非一项孤立或单独的教育活动,而是需要全部教师、所有课程形成教育与育人的协同机制。当前大部分高校课程思政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不完善,尤其是缺乏相应制度,如考核制度、教研制度、奖惩制度、资源共享制度、教师培训制度等,导致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时没有专业化、系统化的指导,在课程中开展的思政教育效果也未能获得公平、科学的评估,导致高校课程思政流于形式。当前大部分高校课程思政依靠各学科课程教育的“独立作战”。[4]其一,党建部门、思政部门、辅导员是对学生实施思政教育的主体,其思政教育理论水平较高,思政教育经验丰富,而学科课程教师在此方面较为薄弱,两者之间未能形成合力,导致课程教师难以领会思政教育要义,即使有意识地推进课程思政,也极有可能出现方向性偏差。其二,各类课程教师间协同与配合意识偏低,在思政教育资源挖掘、教学方法优化、活动开展等方面缺乏沟通与合作,难以通过整体、协同、联动的策略共同推进课程育人。

三、课程思政建设关键问题的解决对策

课程思政的要义在于构建全过程育人、全学科育人、全环节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基于上述课程思政建设中出现的关键性问题,高校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完善课程思政建设:

(一)完善课程思政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

1.完善课程思政顶层制度设计,明确课程思政责任主体及应当履行的职责

高校党委及各院系党组织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具有政治优势,并且起到引导、指导与增值等作用,需要肩负起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责任,明确课程思政的意义与目的、推进课程思政与院系党建及校园文化的纵深融合;校长及分管思政教育的副校长及副书记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需要按照党委制定的课程思政建设规划做好方案的组织与实施工作。此外,高校教学系部、教务处、学生工作等部门需要在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下,组织课程教师参与教研、培训、成果展示等活动,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实施环节设置等方面,以完善的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为教师实现课程育人提供支撑力量。

2.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细化为考核指标

如教师育德能力、教师言行一致的教学风气、教师在课程中融合与应用思政教育元素的效果、学生满意程度、学生思想状况等。针对不同学科课程组织开展培训及教研活动,引导教师以集体教研为主要形式开发课程思政资源、深入研究思政教育元素与课程内容融合方式,形成初步的课程思政方案并实施;采用课堂观摩、学生课堂行为量表等方法与工具,实时评估课程思政方案可行性,在不断调整、修缮后形成课程思政建设教研成果,经学校党委、校长等责任主体评估后在全校推广试行,将学期末评估纳入教师考核中。除此之外,将考核结果与教师薪酬、晋升等挂钩,倒逼课程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育德能力。[5]

(二)打造融会贯通的课程思政体系

课程体系是课程思政实施的载体,更是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元素的连接点。任何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但由于课程教师思政教育理论水平较低且缺乏经验,建议思政部门人员与课程教师组建“一帮一”小组,重新梳理课程内容,以爱国主义教育、四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为主线,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中蕴含的育人资源,以此为依据重立课程目标,在每一个课程实施环节明确课程内容、思政教育元素渗透的方法及学生应当具备的政治素养、思想觉悟、道德品质等。例如,体育课程思政的构建可以体育思想、观念、文化等为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合点,在体育理论知识的讲授中引入我国体育名人事迹、我国体育运动发展史、高校体育文化等知识,并且在体育实践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坚毅品格、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等。再如,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建设可以通过向学生讲授“我”与组织、社会的关系统一学生个人理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愿景,逐步培养学生奉献精神、集体精神,使学生在面临职业抉择时能够坚持国家、人民利益至上。

(三)拓宽思政教育元素融合路径

1.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是思政教育与课程内容融合的主渠道。教师要善于构建开放、和谐、平等、自由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个性化表达表现,尊重学生差异化学习成效,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掌握学生心理与思想状况,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与帮助。

2.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教师要围绕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科学开展实践活动。如针对“四史”教育,让学生深入国有企业,通过实地调研、询问资深员工等方式了解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中的重要贡献,使学生对国有企业形成全面、系统且正确的认知;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社会适应力,还能够使学生领会国有企业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

3.创设浓厚校园文化

文化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精神力量,高校要以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开展各类活动。如在党的百年诞辰来临之际,高校可组织“庆贺建党百年”作品征集活动,学生们可以创作微电影、微纪录片、手绘作品,也可以通过文艺表演等方式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情。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在校园内建设标志性建筑,围绕特色学科,将德育思想渗透至高校校园环境中,达到文化育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建设优质教学队伍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执行主体,其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等都会影响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与效果。为此,高校需要致力于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教学态度端正、言行合一、道德品质高尚、理想信念坚定的教师,充分发挥教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以教师的个人魅力使学生受到影响、感召、启发、带动。

四、结语

课程思政建设旨在构建全过程育人、全学科育人、全员育人的“大思政”格局,这就需要高校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建设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约束各相关责任主体的行为,指导课程思政的组织与实施;积极组建“一帮一互助小组”,立足实际,问题驱动,将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紧紧围绕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元素的纵深融合,鼓励课程教师推陈出新,不断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将课程思政建设的视野由课堂、校内延伸至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中,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受到思政教育资源的浸润、情感熏陶与价值观的塑造,以此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作用;构建课程思政师资平台,促进教师间沟通交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其能够突破课程思政建设难题,担负起教化育人的重任。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