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评书龙套人物名字绰号创作解析

2021-11-24岳磊

今古文创 2021年45期
关键词:龙套评书

【摘要】评书艺术是中国口头文学的优秀代表,无论是精彩的打斗场面还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这与评书表演艺术家的精湛表演技巧分不开。传统评书长篇居多,龙套人物三教九流层出不穷,但以前的老评书艺人大多目不识丁,却能牢牢记住书中人物的姓名与绰号且能根据自身积累的说书经验自行创造人物姓名与绰号,本文就这一现象作梳理分析,解释其成因。

【关键词】评书;龙套;书套子;姓名绰号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5-0035-02

传统评书,既是历代评书艺人的心血,也是群众性艺术创作结晶。它通过“册子”(一部书的详细提纲,也称“梁子”)和口传心授方法传承下来。不同评书演员对一部书的理解程度不同,因而对书中人物塑造、情节安排有不同处理方法和侧重之处,尤其在“评议”方面,因人而异,具有很大可变性,同一系列故事,书名不同,书胆(书中的主人翁)也会不同,譬如:三侠五义故事,报《三侠五义》,书胆是展昭,白玉堂等英雄群像,如果报《冲霄楼》,则书胆是锦毛鼠白玉堂。评书艺人既是演员又是创作者,表演过程,是精心构思和不断创作的过程。凸显口头文学特点:1.故事性强。2.人物众多、情节复杂,但结构层次清楚、单一。3.语言丰富,表演生动,人物性格突出,注重细节描写。

传统评书篇幅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主人公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众多龙套人物也都有名有姓,在评书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使听众犹如身临其境,加上评书本身具有扣子的特点,更激发听众要听评书下回分解的欲望。传统评书无论长袍还是短打抑或神魔,很多龙套人物的姓名似曾相识,似乎这套书中出现过,那套书中也有类似人物出现,角色性格与书中作用重复使用,这就称之为“书套子”。那么,作为口头艺术的传承者评书演员如何准确记忆龙套人物姓名并自行创造龙套人物,与中国厚重的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就这一现象做分析,解释其成因。

一、借金属物品为绰号与姓名

在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张震佐先生的评书《刘秀走国》中,黑水国国王身边有四位龙套大将军,分别叫:金眼郎朗,银眼郎朗,铜眼郎朗,铁眼郎朗。金银铜铁是金属,铜铁之物在老百姓生活中常见,尤其农业社会离不开铁器的辅助,金和银不仅是金属还是流通于社会的硬通货,在生產力水平相对低下的封建社会,金银在老百姓的眼中自然是第一贵重和第二贵重的,所以,金眼郎朗当之无愧的是大哥,而铁眼郎朗自然是四弟。这一点,在《刘秀走国》当中的金银铜铁八大锤的武功战力排名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金锤将公孙阳(擂鼓瓮金锤)

第二银锤将马逵(八棱梅花亮银锤)

第三铜锤将李金龙(八棱赤铜锤)

第四铁锤将冯迁郎(生铁窝瓜锤)

其他评书中,八大锤也同样存在,只不过部分主角,随着情节的发展渐渐地沦为龙套人物,但人物的武力排名同样根据金属的贵贱进行排名,譬如:

金银铜铁排座次,一点不含糊,孰高孰低,一目了然,对于评书演员来说也很容易记诵。

二、以动物为姓名

中国地大物博,飞禽走兽无以计数,无论传说中的龙凤还是眼见为实的狮子老虎,都是老百姓饭后所津津乐道的谈资,评书艺人参照动物名字为龙套人物称名道姓或者取绰号既容易记忆也容易突出人物形象,最常出现的就是《三侠五义》中:张龙赵虎,邢如龙邢如虎等。单田芳的评书《白眉大侠》中:就有冯云龙、冯云虎、冯云彪、冯云汉,前三者均以动物为名,此四人同父亲赤发神龙冯魁章也出现在单田芳先生另一部评书《燕王扫北》中;南海三仙岛,九强的老大和老二分别叫昆仑剑强飞龙,阴阳剑强飞熊,也以动物为名。刘兰芳先生的《杨家将》中:潘仁美的三个儿子分别叫潘龙、潘虎和潘豹。不过以动物为名,传统评书的演员可不能随便就给角色命名一个什么什么龙或者什么什么虎,而是有一定之规:

(一)猛兽猛禽类

一般来说,以猛兽猛禽为名的评书人物会具有极其凶恶的面孔和火爆的脾气,要么是地方一霸为虎作伥的武将皂吏,要么是保护民众的草莽英雄,例如:《白眉大侠》中:勇金刚张豹,双刀将马龙,小义士艾虎等,这些是侠义英雄的代表;南海九强大哥和二哥昆仑剑强飞龙,阴阳剑强飞熊,也以猛兽为名,则为岛中匪首,地方一霸;潘龙、潘虎和潘豹,祝龙、祝虎和祝彪乃至《杨家神枪》中的狄龙、狄虎则是地方豪强,威震一方的武将。这是因为龙虎豹彪熊雕皆为百姓坊间传说的凶猛残暴之物,在没有电视,数码相机和互联网的时代,靠评书艺人的口头语言描述去描绘一个人,用凶暴的飞禽猛兽来给一个龙套人物命名,这个人物的性格一下子就变得立体起来,鲜活的映入眼帘,印入脑海,展开无尽想象,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二)家畜小动物类

昆曲《十五贯》里的大反派叫娄阿鼠,在面部直接勾勒一个老鼠的脸谱,顾名思义,取了老鼠夜间出没,手脚不干净,好偷摸的意象。《水浒传》里的白日鼠白胜,外号白日鼠也是取了“偷窃”之意。不过,评书中,老鼠化身侠义英雄为民请命,传统评书《三侠五义》中就广为流传五鼠闹东京的故事。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篇寓言,写一个人子年出生,“鼠,子神也,因爱鼠”。另有一则与柳宗元寓言中人物相类的例子,见《清稗类抄》:“盐城有何姓才是其家主人自以为本命肖鼠也,乃不畜猫,见鼠,辄禁人捕。久之,鼠大蕃息,日跳梁出入,不畏人。”历史上曾有过老鼠嫁女节,一般在正月二十五晚上,当晚家家户户不点灯,全家坐在堂屋炕头,一声不响,摸黑吃着用面做的“老鼠爪爪”等食品,不出声是为了给老鼠嫁女提供方便,以免得罪老鼠,给来年带来隐患。台湾居民认为禄三为小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结婚日,民间剪纸中的“老鼠娶亲”就是这种信仰的反映,所以深夜不点灯,在地上撒米、盐,人要早早休息,不影响老鼠办喜事。旧时,上海一带有避老鼠落空的习俗。老鼠外出觅食,失足落地,称为“老鼠落空”,据说见者多为不吉利,非病即灭,必须禳解。其方法是沿街乞讨白米,谓百家米,回家用以煮饭,食后便可化解。青海某些地区有“蒸瞎老鼠”的风俗,每年农历正月十四日,家家用面捏成十二只老鼠,不捏眼睛,然后用蒸笼蒸熟,待元宵节时摆上供桌,点灯烧香,乞求老鼠只食草根,勿伤庄稼,保五谷丰登。农历正月第一个子日,朝鲜族在这一天要进行熏鼠火民俗活动。农家的孩子们在田埂上撒下稻草并点燃,以达到烧除杂草并驱赶田鼠的目的。这一项民俗活动,有利于灭鼠、灭虫,草木灰还可以肥田。

三、以颜色、植物为人物取名字

赤橙黄绿青蓝紫,颜色是广大人民群众所熟识认知的,老一代评书艺人虽然目不识丁,但用颜色信手拈来即兴发挥即可成为评书中人物的名字与绰号,这也是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基础的。明许仲林著《封神演义》就给道教的四大天王取了名字:魔礼青、魔礼红、魔礼海、魔礼寿,其中魔礼青、魔礼红就是以颜色命名人物。《封神演义》成为话本评书,口口相传于坊间,也给评书老艺人的创作提供了物质材料,如:《三侠五义》中的:白玉堂、白云瑞、白云生、白春;黑妖狐智化、花蝴蝶姜冲、紫髯伯欧阳春;《刘秀走国》中的:黑水国国王黑木耳;《明英烈》中的番将白云托等。

花花草草,也能够入名,由于非常的直观,看得准且记得真切瓷实,例如:《三侠五义》双侠丁兆兰、丁兆蕙的名字很有内涵。兰,香草也(说文),蕙,薰草也(本草)。多连用以喻贤者。正是双胞胎的写照,且以双侠合一。宋代罗愿在《尔雅翼》中写道:“兰之叶如莎,首春则着其芽,长五六寸,其杪作一花,花甚芳香,大抵生深林之中……”“蕙大抵似兰花,亦春开,兰先而蕙继之,皆柔荑。”所以兆兰为兄,兆蕙为弟。

四、结语

评书集中国口头文学艺术大成,广大劳动群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受过教育,但对中国历史上王朝兴衰却如数家珍,这种巨大的信息量就是来自“听书看戏”。“听书”便是听评书,“看戏”则是观赏戏曲。但戏曲表现的多为高度集中的历史核心故事,不能像说书那样详尽叙述事件前因后果,由此,在普及历史知识方面,看戏不如听书那样易行。戏曲只是表演故事,不能像评书那样对历代兴衰进行充分剖析与评论,因此,在臧否历史人物与事件方面,评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评书中讲述的历史,与正史不同,所谓演绎。但正是这种演绎,却能摆脱“正史”中的某些说教影响,更好地体现了底层民众的视角。“野史”虽然在细节上可能与“正史”不符,但在重大的历史史实上,却有其一致性。如历代王朝更替、历朝皇帝排列及重大历史事件等,都与“正史”相同,不过是在讲述中增添细节,这种艺术特点,对广大民众更有着普及历史知识的作用。此外,评书中讲到的各种衣、食、住、行等生活常识,也都有比较细致的描绘,这具有让民众增长知识、见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烨.醉翁谈录[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2.

[2]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3]陳汝衡.说书史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101.

[4]殷曼楟.“艺术界”概念的现代生成及学科对话[J].社会科学研究,2013,(01).

[5]匡骁.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艺术体制理论[J].文艺理论研究,2012,(06).

作者简介:

岳磊,新纪元大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博士,研究方向:中华文化传播与研究,汉语国际教育。

猜你喜欢

龙套评书
跑龙套
课本古诗当中的“金牌龙套”
怀念那些听评书的日子
《男神归来》读后会
中国曲协评书艺术委员会在渝举办系列活动
跑好龙套很重要
龙套熬成“咖”
To Be Continued
网络评书,能否让评书重新繁荣
我的潮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