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天河”红旗渠

2021-11-24陈名海

检察风云 2021年18期
关键词:修渠林县漳河

陈名海

劈开太行千重障

1960年,勤劳勇敢的数十万林县(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人民在县委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以战天斗地的豪情和不畏牺牲的气概,克服重重困难,靠一双双布满老茧的手,使用简陋的生产工具,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苦战近十个春秋,跨省调水,修成了全长1520多公里的引漳入林工程——红旗渠,和南京长江大桥遥相呼应,成为新中国两大奇迹之一,被赞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从头收拾旧河山

林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一个山高坡陡、土薄石厚、水源奇缺、十年九旱的贫瘠山区。旱魃为虐,摧残生命。由于当地严重缺水,导致胃病、皮肤病、甲状腺肿大、食道癌等地方病的流行。

据史料记载,林县从明朝正统元年(1436)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人畜吃水十分困难。全县有9万余亩地,能浇上水的只有1.3万亩。严酷的现实,逼着林县重新寻找出路。时任县委书记杨贵沿着漳河,攀山而上,看到了流经林县边上的滚滚漳河水,顿时满心喜悦!经过研究,杨贵决定“引漳入林”。在省委领导的协调下,山西方面同意引水。经过多次考察、测量,引水点被定在了山西省平顺县“侯壁断”。

如何实现完全依靠河水重力自流,将漳河水引到林县境内?这对测量数据的精确度提出了极高要求。当时林县唯一的科班出身技术人员吴祖太带领测量小组,多次翻山越岭,徒步勘测,先后进行了选线测量、定线测量、三条干渠和渠道纵断面的测量等工作,短短两个月就交出了第一份设计蓝图。

战天斗地创奇迹

1960年2月11日,农历正月十五,林县37000多人肩扛各式工具,背着行李干粮,红旗开路,浩浩荡荡出发,向晋、冀、豫交界处的漳河挺进。修渠者每天每人只有0.5公斤原粮,1.5公斤蔬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万事开头难。由于技术人员严重短缺,指导跟不上,而村民们看不懂图纸又各自为战,出现挖错了地方、炸坏了渠底等现象。总指挥部决定实行修一段、成一段的分段施工模式,保质保量,稳妥推进。

修渠工程非常艰巨,70多公里的渠线完全处在悬崖陡壁之上。村民们开始不懂怎样拴绳下山,各个单位就组织突击队,每天练习爬大绳。手磨破了,用布包上继续学。学会后,整天腰拴绳索,悬在半空,打锤打钎,装药放炮,冒着危险,克服恐惧。在这样艰苦条件下,民工们用铁镢、铁锹、小推车、铁锤等简单的劳动工具,开始修建红旗渠这样的大工程。

设备短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工程建设。全县仅有兩台测量仪和一台水平仪,远远不够。一位叫路银的施工人员搞出了一种原理和制式水平仪大致相同的土造测量工具——“水鸭子”,用它来测量渠线,不仅简便易行,容易掌握,还可以节省大笔资金。

要通渠,必须在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漳河流域,修筑拦河坝截流,抬高水位,把漳河水引入红旗渠内,“逼水上山”。

任村公社500多名修渠群众组成突击营,接下了这项艰巨任务。截流者们艰苦奋战,闯过一级、二级截流,当大坝还剩下十几米宽就能合龙时,出现水位增高,河道变窄,水势凶猛,几百公斤重的巨石抛入激流,瞬间就被冲得无影无踪等问题。如果不迅速解决,汛期到来就会山洪暴发,无法截流,修渠就会遥遥无期。经研究,工地党委决定下水架起人墙,突击筑坝。

历史永远记下了这一幕:初春时节,春寒料峭,一大群建设者们穿着短裤,高喊着“团结就是力量”,奋不顾身地跳进冰冷刺骨的急流,臂挽臂、肩并肩、手拉手,用血肉之躯排成一道道人墙。他们被汹涌的河水冲得东倒西歪,仍像参天大树一样,伫立河中。狂傲的漳河水渐渐地低下了头,急流绕行,力度减缓下来。岸上的施工者们争分夺秒,眼疾手快,大步流星地抬石头、背沙袋,紧张有序地打木桩、投料石,和时间赛跑。勇士们不吃不喝不休息地连续奋战,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终于将大坝成功合龙。1960年5月1日,漳河水温顺地流进了红旗渠渠源隧道。

“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必须凿通600米的隧道,才能将漳河水引入林县。1960年2月开始,横水公社300余名精壮青年在县团委和指挥部的带领下,从东西两个洞口同时施工,很快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该山洞地势险要,当地百姓形象地称之为“小鬼脸”。山体由坚硬如刚的石英砂石组成,一锤下去,只能留下一个斑点;普通铁锤打钢钎,要数十下才打出一个白点;借来的风钻机,只钻了30厘米,竟然毁掉了40多个钻头!

工程举步维艰,一切只能靠人力一锤一钎地艰难推进。整个青年洞的全长是616米,村民们苦干一天,只能推进30—40厘米!以这个速度施工,别说修红旗渠,凿通整个“小鬼脸”也要六年时间。

为加快工程进度并解决通风问题,建设者们决定将整个工程分割成六段,双向施工,他们在山洞外壁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出5个旁洞,其中3个旁洞就打在了山势令人望而生畏的“小鬼脸”上。如此大幅度增加开挖面,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

1960年11月,我国进入了“百日休整”时期。横水公社的村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工地,接替他们的是300余名更有施工经验的青年。这帮朝气蓬勃的小伙子、大姑娘们在岩石上大喊:“红军不怕远征难,我们修渠意志坚,为了修建红旗渠,再苦再累心也甘!”他们乐观地表示:“石头硬没有我们的决心硬,就是铁山也要挖个窟窿!”他们苦干加巧干,创造了“主攻三角炮”爆破法,并利用早晨点炮排烟快的规律,日钻进度不断提升。在食物最匮乏的时候,这些干重体力活的年轻人挖野菜充饥,周围的野菜挖光了,他们就吃树叶、吃青菜甚至吃河里的水草。1961年7月15日,经过1年5个月的不懈努力,隧洞终于凿通建成。因为凿洞村民都是清一色的青年,所以该隧洞被命名为“青年洞”。

红旗渠总干渠修筑在“飞鸟不能驻足”的太行山绝壁上。修渠工们悬挂在半山腰上,挥锤打钎、装药放炮,炸出一个个小平台,再在这个平台上作业,开凿渠线,垒砌渠墙,最后对接起来,形成完整的渠道线。为完成这一艰巨任务,英雄林县人克服了重重困难。

人力问题。村民们积极性空前高涨,父子同行,夫妻相伴。

房子问题。修渠工吃睡都在工地上,在悬崖边,石洞里和山缝中,都是临时的家。有的挖窑洞,盘锅筑灶;有的垒石庵,拿绳子在外面一拦,露天打铺,睡在没有房顶、没有床,更没有火的石板上,天当被子地当床;没有防潮用品,就把随身携带的凉席裁成小块;为了防止睡着后滚落到山底,大家休息时都脚朝外、头朝里;大冬天,修渠的村民大多睡在席棚里,被子潮湿,温度又低,风大时甚至连棚顶都吹跑了,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大家全都憋着一股劲,要把漳河水引进来。

资金问题。省里爱莫能助,只能靠林县筹钱。县里组织近五万工匠外出打工、筹钱。林县百姓们连一张纸都不舍得丢,都要卖了来补贴工程款。

凌空除险

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

物资问题。修渠需要大量的石灰、水泥,群众就自己烧石灰,办水泥厂。炸药不够用,群众自己造。国家分配了农业上用的硝酸铵,群众就找来锯末,套上牲口,用自己的碾子碾磨炸药,仅自制炸药一项就节省140万余元。大量抬筐都是群众用荆条编成的。在施工中,大家都注意节约材料,修旧利废,一物多用。如把炸药箱子做成水桶、畚斗,用的杠子折了就当镐把用,再不行了就当锤把用。

林县人民通过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仅1960年至1966年的总干渠和三条干渠建设过程中,节约款就高达1293.92万元!

惊心动魄的渠首筑坝工程和青年洞工程,只不过是红旗渠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艰险工程缩影。石子山、老虎嘴、桃园渡桥、夺丰渡槽等工程的施工难度和技术含量不在这两项工程之下。令人钦佩的林县人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以不畏艰辛的精神和勇气,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10年艰苦卓绝的奋战,在巍巍太行山上打造出了渠首筑坝、青年洞、桃园渡桥、夺丰渡槽等十大工程。

为有牺牲多壮志

据《红旗渠志》記载,十年工程期间,先后有81位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最大的60岁,最小的17岁,许多人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英雄主义壮歌,忠魂长留红旗渠。

1960年3月28日傍晚,27岁的工程技术骨干吴祖太得知王家庄隧洞顶部出现了裂缝,立即叫上姚村公社卫生院长李茂德,冒着生命危险入洞查险,不幸遇上隧洞坍塌,两人因此牺牲。

多处施工点出现失足坠崖、落石伤人等事故,比如地势险恶的“鸻鹉崖”。1960年6月12日上午9时许,山上一块巨石突然滑落,横冲直撞地穿过施工的人群,滚下山来,导致9位村民牺牲,另有3人重伤致残,鲜血染红了山崖。

如果继续施工,必须想办法除掉山崖上松动的石头。然而,很多巨石都悬在直上直下的峭壁上,如何上得去,除得掉?

一个叫任羊成的党员主动请缨,成立除险队。他们每个人身上都系着一根几十斤重的绳索,手拿锤、钎等工具,如苍鹰一般“翱翔”在悬崖上。他们找到松动的石块后,就将之钻眼、敲打下来。敲打下来的石块往往顺着手中的铁钩往头上落,一不留神就会砸到自己,后果不堪设想。

除险队长任羊成多次遇到危险,折了两次腿、受了四次重伤。有一次,一块飞速滚落的石块正好砸在他的嘴上,一排门牙被砸倒,疼痛难忍,但他依然坚持在悬崖上工作了6个小时。

齐力修筑“人工天河”

无数建设者住露天、吃水草、凿山洞、敲顽石;无数双长满老茧的手,一锤一钎,苦干十年,在太行山腰上开凿出“人工天河”。1969年7月6日,红旗渠工程全部建成通水。

红旗渠从1960年2月动工,到1969年7月建成,历时10年,干渠、支渠和斗渠总长度1520多公里,削平1250个山头,打通211个隧道,挖土石方1818万立方米,相当于从哈尔滨到广州修筑了高3米、宽2米的“万里长城”。

一渠清水,滋润了54万亩干涸的土地和林县人民的心。沿渠还有大小水电站和提水站,红旗渠成为造福千秋的水利工程,一举改变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将穷乡僻壤变成繁荣的鱼米之乡。红旗渠带动了牧业、工业、乡镇企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发展,被林县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写道:“在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三年经济暂时困难时期,中国人民面对极为严峻的考验,与自然灾害和物质匮乏进行斗争。其中大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林县人民开凿红旗渠、重新安排河山的壮举,是杰出的代表。”据统计,红旗渠建成40多年来,总引水量达到85亿立方米,历年来灌溉面积达8000万亩,共增产粮食31.8亿公斤,发电4.7亿千瓦,创收17亿元,相当于总投资的23倍。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这条盘绕在太行山上的蓝色飘带,是新中国创造的两大奇迹之一。”

编辑:夏春晖  386753207@qq.com

猜你喜欢

修渠林县漳河
听奶奶讲修渠的故事
漳河轶事
漳河三棱镜
漳河有一水库群
寂静的漳河
间谍修渠反助秦
“红旗渠精神”感动我
如何以H5形式报道典型人物——澎湃《长幅互动连环画│天渠:遵义老村支书黄大发36年引水修渠记》策划笔记
情系岗黄水库
红旗渠的修建与红旗渠精神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