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体育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期

2021-11-24

检察风云 2021年18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长三角上海

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

提案方     上海市政协体育界

背景情况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动跨区域体育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项目合作和人才交流培养,建立长三角体育产业联盟,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同时强调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在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进程中,上海应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体现区域示范价值,主动作为,积极谋划,高质量推进区域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

问题及分析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一体化的基础良好,但地方政府参与一体化建设动力不足、质量不高。上海的龙头作用发挥不充分,与区域内体育产业强劲的增长势头形成反差。

1.尽管体育发展已被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框架,但与科创产业、交通设施、生态环境等的“火热”相比,体育领域显得冷清。特别是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的诸多行动依然局限在体育部门内部,其国民经济重要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的价值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2.上海是全国体育产业经济贡献度较高、结构较优、消费支撑较好的地区,但从发展速度指标看,近三年来,上海体育产业总规模年均增幅低于江苏;体育相关企业数量年均增幅低于浙江。

3.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体育产业增长极的“辐射效应”不足。虽然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体育经济空间关联结构,但上海的溢出效应并不明显,属于“主受益”板块,其他城市则更多属于“净溢出”板块。即上海的“虹吸效应”大于“辐射效应”。此外,上海与江苏、浙江之间的体育市场分割较为明显,三地之间存在一定的市场壁垒。

建议           有效激发上海在区域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中的龙头带头作用,以问题为导向,多措并举。

上海体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1.加强顶层设计,抓紧制订专项规划。一体化的核心是资源整合、产业分工和有序发展。没有规划,没有顶层设计,就没有互利共赢的长三角体育产业发展格局。应由上海牵头,协调三省一市的人员、资金,制订《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专项规划》,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各地全面对接区域规划,将各自的体育产业规划转变为区域规划实施方案。

2.强化组织协调,组建长三角体育产业协调委员会。上海牵头,组建由三省一市分管体育工作的副省(市)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以及各省(市)发改委、体育局负责人组成的长三角体育产业协调委员会,负责研究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年度工作安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督促落实重大事项,全面做好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各项工作。

3.健全推进机制,组建长三角体育产业城市协调委员会。作为推进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核心主体,上海牵头,组建由各个城市分管体育工作的副市长,各个城市发改委、体育局负责人组成的长三角体育产业城市协调委员会,协调落实规划任务,制订具体的行动计划和专项推进方案,并在赛事活动举办、资源开发、人才培养、金融创新、项目对接等方面提供支持。

4.确立企业主体地位,组建长三角体育产业联盟。该联盟是按照“自愿、平等、合作、共赢”原则,由长三角地区与体育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单项运动项目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自发组织,在民政部注册的非赢利性服务组织。该联盟以推动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链合作与市场合作为己任,促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项目合作、人才交流培养与产业发展环境建设,协同相关各方共同建立与区域发展格局相适应、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

5.建设“虹桥·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总部”。紧扣虹桥商务区服务长三角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高端商务中心的功能定位,由上海主导,将长三角体育产业协调委员会、城市协调委员会和体育产业联盟的办公室或联合办公室设在虹桥商务区,并配套设置议事中心、数据中心、资源配置中心、展览展示中心等功能区,发挥信息对接、项目对接、人员便利往来及长三角体育产业协调机构的职能。

6.联合举办大型赛事活动,“倒逼”深化一体化进程。联合办赛必须超越行政区划界限,要求三省一市在思想和行动上高度统一,有利于区域合作机制的磨合与完善,也会对一体化进程产生良好的“倒逼效应”。上海主导,协调四地联合举办各项具有影响力的跨区域国际重大赛事,以形成协调一致、合理高效的区域合作机制。

加强中小学体育教育丰富性和专业性

提案方     安翊青   姚俭建   上海市政协委员

背景情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对发展校园体育提出要求:“强化体育锻炼,坚持健康第一,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青少年体育教育,不能仅停留在时间和次数的量化要求上,还需要在校园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实现创新。

   问题及分析      

1.学校体育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不够。沪上不少学生向家长反映,学校的体育活动过于老套,没有新颖的项目,教学模式相对单一,体育课的充实度不够。

2.学校户外体育锻炼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部分学校泛泛而谈“强化户外体育锻炼”,为达到量化指标应付了事,没有真正帮助学生“培养体育爱好,感受体育魅力、领悟体育精神”,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长期效果上打了折扣。

3.学校购买“社会化体育服务”不力。相当一部分家长很重视对孩子运动兴趣的培养。其渠道主要有两个:一是选择社会上的运动教育机构,接送孩子的时间成本较高;二是参加学校的运动社团,“抢名额比较难”。部分学校由于经费不足,難以购买社会化体育服务。更多的学校虽然有一定的经费,但购买社会化体育服务有障碍。

    建议           

1.加强校际互动,使各学校的优势体育资源,包括师资、设施等能充分流动、互补,创建学校体育活动新模式。建议尝试差异化资源建设和资源流动利用。例如各具特色的学校之间开展结对共建与交流合作,广泛开展联动式、互动式的普及性体育运动,联合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等;又如,充分挖掘和用好教育集团的体育师资力量,开展现场教学、经验交流,实现体育活动共建、体育资源共享、体育教育水平共同提高。

2.完善中小学体育课的教纲和教案设计,形成更全面、更专业的体育教育体系和标准。当前体育教师资源稀缺,体育课的数量又有所增加,由其他学科教师代行体育教师职能的现象增多。因此,需要重视标准的制定,重视宏观的教纲和微观的教案设计。明确要求学校开展体育教育前期调查,切实了解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体育教育。

3.适当降低学校购买社会化体育服务的门槛,为学校借助社会力量提高体育教育质量拓宽渠道,理顺程序。从经费投入、经费使用、社会机构资质管理、风险鉴定和管理等方面入手,消除学校的后顾之忧,切实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吸引优质的社会体育组织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教育服务。

编辑:姚志刚 winter-yao@163.com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长三角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