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粉丝集资的规制与监管

2021-11-24刘辉

检察风云 2021年18期
关键词:饭圈追星集资

刘辉

虽然粉丝集资行为类似“附条件、附义务的赠与”,但当庞大的资金迅速集中又无人监管时,应援会或“粉头”携款跑路、挪用资金、做假账等现象就会出现。如何规制“饭圈”集资,防控相关风险,是一个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所谓“饭圈”集资,是由一些公信力较强的粉丝团体,例如明星后援会发起,由粉丝参与,为明星募集资金用于打榜投票、线下活动、生日会等。其常见的形式为:后援会定下一定数额的众筹目标,开设众筹链接并在社交网络上发布。粉丝通过该链接将钱款打入粉丝团体账户。

粉丝集资是涉“饭圈”法律规制的重点。随着移动互联网成为追星主阵地,以及粉丝的低龄化,粉丝集资的风险系数迅速增大。动辄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集资款背后,不乏低龄粉丝通过借贷投入的资金。对于如此复杂的集资模式,有必要从法律角度厘清,哪些行为必须严加监管乃至予以取缔和打击。

粉絲集资的合法性分析

粉丝集资,是众多粉丝出于对某一明星共同的喜爱,由相应后援会或有关组织、团体召集这些粉丝进行集资,并将所得资金用于该明星的应援、数据打榜、投票等支持的行为。这个过程的参与者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发起方,分为自发产生的召集人和召集团体,前者一般被称为“粉头”,后者即后援会;二是参与方,绝大部分是自然人粉丝,有不特定、分布广的特点;三是参与平台,大部分粉丝是通过相应平台来实现资金集中的。

对于粉丝集资行为的合法性研究,重点在于与非法集资行为相区分。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中没有非法集资罪。对于非法集资,“两高一部”发布的相关解释指出,集资行为需同时具备非法性、公开性、社会性和利诱性的特点,才能被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在法律规制实践中,一般的粉丝集资,虽有吸收资金并公开宣传的行为,但并不具有承诺回报的行为,缺少利诱性的特征。同时,非法集资行为的认定重点在于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一般的粉丝集资发起者只是起到一个统筹资金的作用,钱款集中后用于相关的偶像应援,并没有占为己有的目的。另外,惩治非法集资是为了维护社会金融秩序,而一般的粉丝集资行为往往不会触发金融系统风险。

综上所述,较为流行的粉丝集资行为,是共同出资购买应援物品、统一购票、打榜等。这些行为本身都是合法的,法律并没有相关的禁止性规定。

粉丝集资存在的问题

由于粉丝低龄化以及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饭圈”粉丝集资行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问题日益突出。

首先,大量未成年人参与其中。

过去粉丝的主要追星途径是支持其事业,开销限于买专辑、买周边产品等方面。现在随着粉丝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粉丝的财力和攀比心都随之增长,为喜欢的偶像集资几乎成为追星常态。网络时代,未成年人追星已成为普遍现象。在主流的粉丝应援集资平台上,有对未成年人使用者的提示,但更多的平台并没有对用户年龄进行限制。在一些综艺节目中,对于向平台打款的用户也没有年龄限制。未成年人由于心智不成熟,很容易被诱导盲目追星。他们自身没有经济来源,很有可能偷用父母的财产进行大额打榜集资等,使家庭承受较大的经济风险。目前的粉丝集资平台普遍没有重视这个问题,容易引起经济纠纷。

其次,发起方无审核机制。

粉丝集资的目的是为了投票、打榜、买产品、买专辑及买礼物等,实际上是一种集资消费行为。集资活动对于发起人并没有足够的限制条款和和审核条件。换言之,谁都可以作为发起人,只要能筹到钱。发起人大多依靠粉丝的信任,并没有准入门槛,也没有相关规定来明确其在集资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这属于粉丝群体内部的权利分配,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发生集资发起人挪用资金、卷款逃跑等犯罪行为,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管。

再次,资金流向成谜。

在一些应援活动中,粉丝集资数额巨大,公开的集资数额有时会达到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但是,粉丝团体对于集资款的流向并不进行公开,钱用到哪里去了?是否每一笔都用在了对偶像明星的应援上?有没有人从中谋取私利?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

在“饭圈”甚至有这样的说法:筹款必贪,事后必撕。这反映出粉丝集资的现状——筹集的资金的用途无法笔笔落实。粉丝经济是不断发展的,未来越来越多的粉丝将参与到集资活动中,集资数额也将不断创新高。如果不对其资金使用透明度的问题加以干预,可能引发一系列更为复杂的问题。

最后,监管力度不足。

粉丝集资发展迅速,内部机制不成熟、不专业,仅靠粉丝间的信任来维系,相关的监管还没有跟上。据了解,某些粉丝集资平台会公开相应的资金数据和活动进展情况等。平台有义务对这种集资活动进行监管,但其能力毕竟有限。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监管时就没有标准可以参照。目前对于粉丝集资的过程及其发起者的监管,主要还是靠自律,尚存在一定的风险。

关于加强规制的建议

一是应加强规则的制定和行为的监管。

目前“饭圈”尚缺乏管理制度和规则,存在诸多问题和风险。粉丝集资是粉丝经济的一种发展趋势,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法律不能简单地予以禁止。不过,有效的普法可以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相关司法部门可以加强对理智追星、走合法途径集资、保护自身财产安全等方面的宣传与提醒,帮助粉丝群体树立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粉丝集资是涉“饭圈”法律规制的重点

在行政管理层面,可以针对“饭圈”中的粉丝集资行为制定基本规则,要求粉丝团体根据基本规则制定相应的细则,并严加遵守。违反规则者将受到行业抵制、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者将受到相关法律的惩处。如此一来,就可以更好地加强粉丝集资规则的有效性,创造一个相对健康的“追星应援环境”。

二是规范节目主办方的行为,消除错误的引导。

在一些“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中,粉丝追星成本增加,更费钱、更费精力。这类节目通过“观众视角”来进行选拔,即出道选手全凭观众投票的数量来决定。这个立意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关键在于,免费票是有限的,普通观众与VIP观众可投票数存在巨大差距,投票机会可以通过购买某些产品来获得。也就是说,粉丝想为偶像投票,就要通过拿真金白银买产品来实现。花的钱越多,可以投的票也就越多。于是,投票变成了投钱、刷卡,甚至借贷。

上述畸形的规则,来源于节目主办方的错误引导。对此,监管部门有必要加以重视,对这种“造星节目”的错误引导进行规制。应加强对“造星节目”的审查和限制。对于只图利益、诱导粉丝花费金钱的行为,须进行警告及给予相应的处罚。

三是完善对第三方平台的监管。

粉丝集资活动大都在第三方平台上进行。第三方平台的相关规定各异。例如,很多平台对于用户的年龄没有限制。靠平台防止未成年人“非理性追星”是不现实的。但是对于未成年人参与集资的行为必须进行干预。执法机构在监管第三方平台时,应要求平台方对未成年人参与集资进行限制,并明确标示提醒内容。

在资金流向方面,需要相关司法部门注重监督管理,明确粉丝集资第三方平台的权利、义务,加大集资流程的透明度和公开性。立法部门也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实际操作中的监管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四是加强对粉丝权益的保护。

粉丝集资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粉丝权益受损时,维权有一定的困难。一方面,对于集资活动发起人的资格有必要进行限制。目前的“饭圈”集资发起人良莠不齐。一旦这类人卷款跑路,难以进行追查。法律有必要对集资活动发起人规定相应的准入门槛和权利、义务,相关部门也应对集资活动发起人进行信息登记和资质审查。

对于粉丝权益的保护不能只靠监管。另一方面,还要对粉丝维权的问题加以重视。损失多少金额可以立案?如何对集资人员和流程进行管理?管理成本由谁承担……这些问题目前都没有明确的答案。相关的法律规定需要不断在实践中完善。

猜你喜欢

饭圈追星集资
古代也有“饭圈”——把自己活成一束光
整治“饭圈”乱象
简简单单的追星时光
太原:举报非法集资最高奖万元
我们班的追星风
编辑部追星日常
在“饭圈”一路“打怪升级”
各式非法集资套路与反套路
当心非法集资搭上网络传销
教你识破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