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创新探讨

2021-11-24吴宁郑

经营者 2021年15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人员信息化

吴宁郑

(淮阴师范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也愈加成熟,高校经济关系也更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传统的内部审计手段已经很难满足实际的需要,新形势也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创新,将高校内部审计的作用发挥出来,为高校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信息化时代给高校内部审计造成的影响

(一)给高校审计工作更好开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这也给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若能合理运用信息技术,高校审计人员通过线上的方式能够做好审计工作,这样不但能减轻工作压力,还能切实提高审计工作开展的效率。对于高校而言,在传统内部审计中运用信息化手段,能够让审计信息更加准确和全面,并且也能很好地规避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漏洞和问题,让审计工作的开展更加专业。

(二)能够帮助高校转变其审计格局

现在高校进行内部审计的时候,依然将资金来源与去向的合规性和合法性作为重要的内容,很少进行审计风险和资金绩效方面的管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高校引入了大量的信息设备,这也为高校审计工作更好的开展提供了载体[1]。高校进行内部审计内容的整合,能够高效地处理审计风险、审计评价以及审计控制等一系列的内容,能够为内部审计的数字化发展奠定基础。并且,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解决了以往审计存在的弊端和问题,能够很好地转变审计的格局,给内部审计更好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奠定基础。

(三)给高校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给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同样也带来了较大的挑战。现在很多高校还是运用传统的内部审计方式开展工作,而这种审计方式已经无法跟上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也将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暴露出来。比如,很多审计人员本身的知识结构比较简单,往往只掌握了基础的财务和造价相关的知识,对信息技术了解不深,操作计算机也不够熟练,这就限制了审计工作的更好开展。此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了内部审计模式的创新,给其带来了很多挑战。以往高校审计往往是通过账项审计和制度审计的方式进行的,对于管理审计及风险审计不够重视,这也会导致高校资金风险加剧,给内部审计的顺利开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信息化时代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审计人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高校内部审计本身就比较特殊,对员工的工作经验、知识体系和道德水平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而高校中能够达到相关要求的审计人员较少,若是仅仅依靠少数的审计人员开展工作,那么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就会超负荷,往往分身乏术,给高校内部审计更好的开展造成较大的影响[2]。虽然有些年轻审计人员是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知识水平较高,但是实践经验相对欠缺,对类型不同的审计内容上手速度比较慢,这也会影响会计审计的质量。

(二)审计制度体系比较模糊

高校想要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就必须重视制度体系方面的问题。有些高校在开展内部审计的时候,审计内容空洞模糊,没有制定科学的管理条例和目标,对项目审计和风险规避也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标准。此外,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有些高校制定的审计信息化工作内容和本校的现实情况不相符,若一味地照搬其他单位的标准,也会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可操作性不强,很难对审计的程序和进度进行严格的把控,这就会给审计流程的正常进行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审计工作方法比较单一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高校想要做好审计工作,就必须及时更新审计方法。随着高校审计信息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内部审计的方式不够多元化的情况也愈加明显。以往高校大多选择手工审计的模式,受到这个因素的限制,内部审计工作往往通过事后审计的方法进行,但是这种方法的间断性以及临时性特点导致其无法帮助审计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也直接导致内部审计方式的僵化和单一[3]。此外,还有部分高校没有做好会计电算化教学,使用的软件不够专业和全面,这也导致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审计的时候还是选择以往的审计方式,因此审计效率低下。

三、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做好内部审计工作改革和创新的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本身的审计观念也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满足内部审计的需要,高校必须转变审计理念,重视信息技术的提高和信息化人才的引进,重视审计工作制度的完善,为高校内部审计更好的开展奠定基础。

(一)重视强化人员信息意识和提高综合技能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内部审计更好地进行提供了机遇,通过大数据革新高校内部审计的相关工作也是值得关注的内容。但是随着审计信息化改革的深入,审计工作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必须重视审计人员综合素养的提高[4]。首先,高校必须在考虑内部审计工作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建设高质量的审计队伍,可以聘请社会上的相关人才进入高校任职,也可以重视信息技术专业高素质人才引进,从而组建审计团队。其次,高校还应该做好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帮助其掌握最新的知识,提高其信息技术水平,以此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能力。

(二)重视审计监管系统的建设

信息技术虽然能够推动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更好地进行,但是工作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往往是通过计算机运行的,这也导致其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必须设置内部审计监管系统,做好内部审计工作数据运行的监控工作,为高校正常进行内部审计提供数据方面的保证。首先,高校必须根据审计规模大小确定审计人员配比,从而为监管工作的更好开展提供帮助。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还应该建立内部审计考核制度,鼓励审计人员之间进行良性竞争,为优秀审计人员提供更合理的晋升通道。其次,高校还可以建设校内审计委员会,让其做好校内审计和外包相关的工作,帮助审计人员切实提高审计效率。

(三)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审计方式的创新

高校想要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将信息技术的作用发挥出来,丰富和创新审计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高校内部审计的效率和质量。首先,高校可以合理地运用会计电算化做好审计数据的智能化整理和分析工作,通过电算化得出相关的预算数据,并结合分析结果做好跟踪和调查工作,同时及时整改预算偏差,帮助高校解决信息化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风险[5]。其次,高校还应该根据需要开发审计软件,比如可以进行云审计模式的开发,通过云审计做好数据的存储工作,提前设置好程序,确保其能够自行运转,切实提高审计的效率。并且在进行云审计的时候,应确保使用的网络服务器和高校其他系统网站保持一致,这样不但能够节约资源,还能更好地共享相关资源,通过最低的成本提高审计工作开展的质量。

四、结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更好地开展,也提高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内部审计工作中,不但可以为高校内部审计指明正确的方向,也能切实加快信息化覆盖的进度。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必须对审计信息化建设有正确的认知,积极进行改革措施的探索,整合校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等一系列资源,做好内部审计数据平台建设,从而为高校内部审计更好的开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人员信息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月“睹”教育信息化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抚州市审计局首次召开全市内部审计工作会议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