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禁毒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失调研究
——以沈阳市L机构禁毒项目为例

2021-11-24刘胜琴

法制博览 2021年21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社工实务

刘胜琴

(沈阳化工大学,辽宁 沈阳 110142)

近年来,政府大力推动禁毒社会工作的发展,但是在人才队伍质量上还是参差不齐,社会工作机构在大量招聘禁毒社会工作者的同时对人才没有严格的标准和职业门槛,这样就容易使一线禁毒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出现角色认知不清楚的现象。一线禁毒社工本身对角色认知不清,导致不清楚本身所需要角色扮演的内容和方式。

禁毒社会工作是面向吸毒人员的特殊的社会工作领域,需要介入干预的问题更加复杂,由于工作的复杂性和风险性,需要禁毒社会工作者对扮演的角色有正确清晰的认知。因此,本文对沈阳市L机构一线禁毒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认知情况进行研究。

一、社会角色理论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1]在不同的服务阶段,禁毒社工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扮演不同的身份角色,有时候会同时兼顾多个角色,当角色与角色之间不能协调的时候就会产生角色失调现象。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角色失调中的角色失范问题,“角色失范是指禁毒社会工作者也就是角色扮演者对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应有的权利和义务的标准不清楚,认知模糊不清,从而导致社会角色发生失范的现象。”[2]在本文中主要指的是,由于禁毒社会工作者从事禁毒工作的时间较短,且过往无关于禁毒社会工作的工作与学习经历,以致对自身在服务过程中所需要扮演的角色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

二、问卷设计与分析

问卷的发放对象为沈阳市L机构的一线禁毒社会工作者,本研究采用“李克特量表”来编制。设置的选项符合程度从低到高分成五个等级,其中选项的符合程度依次递增,具体为:1=非常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符合,4=比较符合,5=非常符合。

笔者采用问卷星进行问卷发放,发放总量为102份,有效问卷91份,发放对象为沈阳市L机构的一线禁毒社会工作者。通过对问卷进行整理,笔者对L机构一线禁毒社会工作者的基本情况进行汇总,大致内容如下:

从年龄结构层来看,36-45岁占比最大,高达42%,26-35岁的次之,占比35%;从学历来看,专科比重最大,本科次之,占比约为44%、29%;从社会工作专业资格等级来看,73%的工作者尚未取得专业资格证书,有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者达到27%;从工作年限来看,工作1-2年占比最大,约为68%。有66.67%的工作人员之前没有与工作相关的学习或经历。

为了使工作开展顺利,禁毒社工曾使用非社工身份,而使用服务对象认可的身份进行服务的占比82%;在服务过程中曾对自身角色认知模糊的占比为64%;在服务中禁毒社会工作者主要扮演的角色有服务提供者,占比约为91%;资源链接者占比71%;支持者和倡导者占比分别65%、59%。

三、禁毒社会工作者角色失调原因

(一)禁毒社会工作者理论知识与实务经验不足

根据问卷数据显示结果,从年龄结构层来看,36-45岁占比最大,高达42%,26-35岁的次之,占比35%;有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的只达到27%;从工作年限来看,工作1-2年占比最大,约为68%。之前没有过与工作相关的学习和经历的比例达到67%。从以上数据可知一线禁毒社会工作者专业知识匮乏,实务经验较少,在服务过程中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限。

对于年轻的从事禁毒工作年限短的专业的禁毒社会工作者而言,他们缺少丰富的实务经验。书本上的知识很抽象,并且无法全部涵盖现实生活中的所有情况,服务对象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不同的服务对象需要有不同的解决对策。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要通过实践的检验。

对于有专业知识基础的一线工作人员,由于实务经验较少,加上现实情况中的问题较为复杂,书中学到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不一定适用等情况,需要经过长期的工作积累才能将书本上和实际生活中的知识经验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而对于年长的禁毒社会工作者,他们多数是从其他行业转过来的,凭借自己的人生阅历来解决问题,对于问题的解决有一套自己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与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巧没有太大关联,无法体现自身工作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

(二)禁毒社会工作者角色认知不清晰

从未有过关于禁毒工作的经历和学习、尚未考取社会工作专业资格等级证书的工作人员占比约为70%;在服务过程中曾对自身角色认知模糊的占比为64%。缺少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学习,光是靠实务或者案例分享,不同的工作者可能在接受信息过程中容易产生理解性偏差,而不同的工作者理解不同进而导致自身在进行角色扮演的时候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立足知识和经验积累相融合,才会对禁毒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有正确的、科学的认识。

(三)服务对象对禁毒社会工作者身份知晓度低

在问及服务对象对禁毒社工身份的了解情况时,比较了解的占比约为23%,可知绝大部分服务对象都不知道禁毒社会工作者是干什么的。在服务过程中服务对象把禁毒社工当成禁毒办工作人员的占37.78%,当成社区工作人员的占比24.44%。

由上可知,服务对象对禁毒社会工作者身份知晓率低而且没有形成正确的身份认知。例如,一些驻点禁毒社工需要协助社区工作,在禁毒工作内容上加上社区实务,居民很难区分社工与社区工作人员身份。有时候社工打着社区工作人员的旗号似乎才更利于工作开展,服务对象也时常把社工当成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这就是典型的角色不清的体现。

如果服务对象对禁毒社会工作者的身份产生认知偏差,会让服务对象对禁毒社会工作者产生不正确的角色期待,把其他身份的角色期待附加在禁毒社会工作者身上,会给禁毒社工带来额外的工作压力和负担。

四、对策建议

(一)禁毒社会工作者进行角色学习,形成正确的角色认知

“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一个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的过程,而人们在角色实践中存在着角色学习和再学习的问题。角色学习是指个人需要学习社会期待的理想角色行为准则、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的角色认知水平,缩短自身与社会期待的理想角色差距。角色再学习是指在原有的角色认知基础上,与时俱进,重新学习和适应社会新角色规范的过程。”[3]

社会工作机构定期举行知识讲座,对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工作理论、社会工作者承担的角色和专业工作方法等相关基础知识进行讲解,还有成功案例的经验交流与分享。让禁毒社会工作者深入了解社会工作,对自身在服务中应当扮演的角色形成正确的认知。

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个人的学习和其他工作技能的学习也是永无止境的。个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了解社会的变化和需求,了解社会对自身职业的角色期待,以及自身角色的行为标准和规范,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接受新思想,使自己顺应时代的发展。

(二)提高禁毒社会工作者的知晓度,建立正确的角色期待

政府应予政策性支持和鼓励禁毒社会工作的发展,加大对禁毒社会工作者的宣传,促进大众对禁毒社会工作者的了解。依托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营造政府重视支持、社会认同、尊重禁毒社会工作的舆论环境。营造良好的禁毒社会工作发展环境,让大众了解禁毒社会工作者,进而建立正确的角色期待。“角色理论认为,每个个体会因其所处的环境、身份、教育、观念等的不同,对同一角色规范存在不同的理解。”[4]

(三)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提升专业公信力,提高社会认可度

社会工作机构要想长远发展,不仅需要达到所承接的项目中的指标,还需要体现出社会工作的专业所在,因此,禁毒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有效性以及不可替代性就需要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得到体现。机构在遵循基本服务要求基础上设计实施品牌特色服务,获得树立机构声誉及推动机构成长的双效应。社工机构应该实现“半造血式”发展,除了政府的购买资金外,有自己的筹资渠道,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做好专业服务,打响禁毒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公众中的“口碑”,提高社会对禁毒社会工作者的社会认可度。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社工实务
青春社工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社会服务机构中社会工作者激励因素研究
社工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ODI实务
FDI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