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安公交“4S模式”打造本质安全企业

2021-11-24庄德军王东照张曾禹戚志中

劳动保护 2021年11期
关键词:淮安驾驶员公交

文/庄德军 王东照 张曾禹 戚志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近年来,淮安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淮安公交”)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为指引,积极探寻安全管理新思路,在创新构建“思想安全、心理安全、生活安全、运营安全”四大管理体系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与实践,着力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2018 年,淮安公交着力创建安全管理“4S 模式”,并从2019 年6 月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工作,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显著成效。2021 年1 至6月与2018 年同期相比,有责事故从113 起降至1 起,降幅99.1%;事故总损失从364 万元降至0.6 万元,降幅99.83%;千公里事故费用从103 元降至0.21 元,降幅99.8%,创造了连续122 天无责任事故、无有责投诉的公交安全管理新纪录。

2019 年以来,淮安公交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交通运输文化建设优秀单位”“江苏省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等38 项国家、省、市级殊荣。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之际,淮安公交党委荣获“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成为全市国企唯一、全省公交唯一受省委表彰的企业。

构建安全管理“4S模式”

淮安公交经历了15 年民营化运营后,于2016 年7 月完成了国有化改革。2016 年至2018 年,淮安公交安全生产形势一度恶化,发生交通事故601 起,事故赔偿总额达1 886 万元。惨痛的事故教训倒逼公交人突破思维、创新实践、转型跨越。2019 年以来,淮安公交对企业的安全产品、安全工作、安全管理认识不断升华,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安全发展理念和思想逻辑。

公交行业安全管理长期存在科技监控和严管重罚两大路径依赖。科技监控只停留在发现问题阶段,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更不能彻底根除安全隐患;严管重罚本质上是以经济处罚方法强化员工被动安全意识,容易造成逆反心理,引发负面情绪,形成恶性循环。为此,淮安公交跳出科技监控和严管重罚两大路径依赖,在做好加强组织领导、压实责任链条、强化科技支撑等常规安全工作的同时,坚持从公交本质安全的“人、物、环境、制度”四大要素出发,突出“人”的最核心、最关键、最活跃、最主动要素,用系统思维全方位、立体化地构建了以“思想安全、心理安全、生活安全、运营安全”为主要内容的“4个安全”管理模式,用“safety”(安全)首字母“S”为缩写,将“4 个安全”管理模式简称为安全管理“4S 模式”。在“4S 模式”中,第1 个“S”——“思想安全”是最持久、最牢靠的力量,可以增强行为自觉,牢牢把握安全生产主动权;第2 个“S”——“心理安全”是行为自觉最重要的基础,培养积极阳光心态,避免人为发生重大事故;第3 个“S”——“生活安全”是影响“思想安全”“心理安全”的外部因素,和谐的家庭生活和科学的生活规律,可以为稳定的思想和健康的心理创造良好条件;第4 个“S”——“运营安全”是根本目标,只有建立在前3 个安全的基础上,安全管理制度、工作规范才能有效发挥作用,从而实现“运营安全”。“4 个安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条件、缺一不可。

以人为本 综合施策争做幸福摆渡人

2019 年6 月以来,淮安公交紧扣安全管理思想逻辑,在安全管理“4S 模式”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工作。

第一,创新构建思想安全体系,持续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行为自觉。

将“党建引领”和“文化浸润”有机融合,创新培育“幸福文化”和“安全文化”。通过教育培训融化、管理制度强化、文化阵地浸化、文明创建深化、先进典型感化,将“安全文化”深度融入驾驶员的工作生活,有效激发驾驶员主动做好安全工作的澎湃动能。淮安公交精心编印首版《员工手册》,组织开展安全教育等培训,修订完善安全行车等57 项安全服务制度,创新打造“1+9+N”阵地,深入开展“开局之年立新功,争做幸福摆渡人”等竞赛活动,从安全行车里程长、文明服务质量好的驾驶员中重新选拔线路长62 人。驾驶员对驾驶岗位的认识,实现了从“谋生手段”向“幸福摆渡人”的重大跨越。“4S 模式”的构建从思想深处唤起驾驶员“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保安全”的理念,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行为自觉。

第二,创新构建心理安全体系,持续打造做好安全工作的阳光团队。

淮安公交全面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心理专家辅导、心理关爱活动”三大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关怀长效机制。2020 年以来,开展员工心理健康测试近5 000 人次,建立全体员工心理健康档案,举办“创新人文关怀,培育阳光心态”等心理健康辅导,设立心理疏导咨询室,创新开展“5·20 全国公交驾驶员关爱日”慰问等活动,创新设立“员工接待日”制度,对驾驶员工作、心理问题进行“大接访、大排查、大化解”,阳光乐观、奋发向上的干事创业氛围在淮安公交中加速形成。淮安公交十分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心理健康等。如果分公司有员工情绪不稳定,相关线路长会及时了解,积极进行心理干预,从而保障营运安全。

第三,创新构建生活安全体系,持续凝聚做好安全工作的强大合力。

通过仪器检测查找问题、察言观色发现问题、违章溯源深挖问题,确保问题及时发现、预防及时跟上。淮安公交购买15 台“岗前健康检查一体机”,线路长经常和驾驶员开展谈心谈话,公司领导坚持“四必访”,驾驶员亲属制作安全亲情寄语、安全亲情视频,对违章驾驶员开展亲情联动,深挖违章违纪家庭层面原因,评选出“优秀安全亲情寄语”100条。“平安是最近的归途,团圆是最美的画卷”已成为淮安公交人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追求。

和谐的家庭生活是确保公交车驾驶员思想安全、心理安全的主要外部因素。淮安公交开展心理疏导,邀请专家为公交车驾驶员做情绪管理,从根源上杜绝驾驶员带不良情绪上车现象,既保证了乘客安全,也保障了驾驶员安全。

创新构建运营安全体系

淮安公交通过系统化实践安全管理“4S 模式”,在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创新构建运营安全体系,制定工作标准作为运营安全基础条件,以开展专项行动作为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重抓督查效能提升、奖惩激励强化,有效解决全体员工“怎么做、重点难点怎么攻、过程安全怎么管、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问题。创新打造“淮安公交安全管理标准”新名片,出台85 项安全管理工作标准。

淮安公交先后开展“安全行车违章清零”等近30 个专项行动,创新开展“安全文明服务流动红旗”竞赛,创新建立“双随机”“四必查”安全行车现场检查机制、“1+5”安全督查机制。专门设立安全管理目标奖,驾驶员薪酬中安全绩效占比近50%,有力强化了“做不好安全不及格,做好安全才及格”的工作导向,为建成“本质安全型公交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在国内先后发生的两起重大公交安全事故对公司触动很大,我们也在思索,怎样转变管理思路、优化管理方式,杜绝安全隐患。”淮安公交安全管理部主办朱海平表示,科学的管理是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的保障,管理手段不能仅仅依赖惩罚和科技手段,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淮安公交安全管理“4S 模式”环环相扣,其核心是把“人”的因素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加以考量,设计制度、出台办法、开展活动,化被动为主动,提高驾驶员的主观安全意识。2021 年6 月,淮安公交开展“安全行车违章清零”“静态安全隐患清零”两项专项行动,通过专项行动的开展,促进安全意识入脑入心,安全形势大为改观。

多年来,淮安公交凡人善举竞相涌现,受到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主流媒体报道1 000 余次,获赠锦旗300 余面。戴大云等一大批驾驶员成为闻名大江南北的“幸福摆渡人”,“幸福公交”服务品牌的价值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猜你喜欢

淮安驾驶员公交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一元公交开进太行深处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等公交
起步前环顾四周是车辆驾驶员的义务
“王牌驾驶员”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