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药膳大辞典》中气虚体质的药膳调养组方规律研究*

2021-11-23杨栋峰陈常莲童海涛艾志福

中医药导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新方药膳调味品

杨栋峰,陈常莲,童海涛,艾志福

(1.江西中医药大学健康养生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4;3.江西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科技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4)

气虚体质是指以脏腑功能状态低下,气的化生不足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所致。平素主要表现为气短懒言,倦怠乏力,易自汗,舌淡苔白,脉虚弱等[1]。全国9省市21 948例大样本的体质调查显示,气虚体质占比13.42%,居偏颇体质之首;更有针对大学新生的体质状况调查,气虚体质约占33.4%[2-3]。气虚体质与疾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发现,长期处于气虚体质状态下容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哮喘、冠心病、糖尿病、失眠、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其比例在17.5%~47.5%之间[4-8]。食材和药材的寒热温凉等偏性能够有效调节气血阴阳,以达到纠正偏颇体质的作用[9]。药膳是中医学与烹饪学完美融合而成的具有治疗和保健作用的食品,因其副作用小、口感较好、易操作而倍受人们喜爱。目前学术界在体质药膳调养方面研究较少,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及药膳相关从业者辨证施膳,本课题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10]对《中国药膳大辞典》[11]中可用于调养气虚体质的药膳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总结气虚体质药膳方的组方规律,并挖掘新的气虚体质防治药膳方,旨在为气虚体质调养提供新思路。

1 数据与方法

1.1 药膳方来源及选择标准《中国药膳大辞典》是目前较为全面且实用的大型工具书,共汇集经典药膳方7 000多首,是众多医家、养生家的智慧结晶[11]。根据气虚体质健脾益气、补气养气的调养原则,课题组从中选择益气健脾类、气血双补类及散落在其他章节的相关药膳方进行录入,共计1219个药膳方。

1.2 数据规范化处理与录入根据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录入中药材规范化,如怀山、淮山、薯蓣等统称为山药;小枣、红枣、枣子等统称为大枣。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所有药膳方由专人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并由双人对录入数据进行审核及校对。

1.3 数据分析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数据分析”模块下的“方剂类别”中的“气虚体质药膳方”数据库进行频数、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等。其步骤如下:(1)对所录药膳方原料及类型进行“频数统计”;(2)“组方规律”中设置合适的支持度和置信度,并点击“用药模式”,生成原料组合频数表,再点击“网络展示”,生成直观的平面图;(3)“新方分析”中选择恰当的相关度和惩罚度,进行“聚类”,并“提取组合”,得到新组方。

2 结 果

2.1 频数统计结果

2.1.1 气虚体质药膳方类型分布情况 根据药膳工艺特点,将药膳类型分为六大类,分别为汤羹类、粥食类、菜肴类、饮料类、蜜丸类和糕点类[12]。对所录的1 219个气虚体质药膳方类型进行频数统计,居于前3位的是菜肴类、汤羹类和粥食类,分别占37.1%(452/1 219)、29.4%(358/1 219)和19%(232/1 219)。(见表1)

表1 气虚体质药膳方类型分布统计表

2.1.2 气虚体质药膳方常用原料频数统计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1 219个药膳方的原料进行“频数统计”,发现原料595种,其中食材312种,中药材234种,调味品49种,本文统计频数在41以上的原料(见表2)。使用频数位于前3的中药材为山药、大枣和黄芪;食材为粳米、鸡肉和糯米;调味品为白糖、盐和黄酒。

表2 气虚体质药膳方常用原料频数统计表

2.2 基于关联规则的气虚体质药膳组方分析结果在“组方规律”模块中,将支持度个数(表示所有药膳方中出现该组合的次数)设为23,置信度(表示在该支持度下某原料在其他药膳组合中出现的概率)设为0.7,在此规定下点击“用药模式”,生成原料组合频数表。(见表3)

表3 气虚体质药膳方常用组合频数统计表

在上述支持度和置信度下点击“规则分析”,显示结果见表4,“->”表示当左边组合出现时右边出现的概率;最后点击“网络展示”,生成常用组合网络展示图(见图1),更为直观地展现药膳方原料之间的联系。

表4 气虚体质药膳方常用组合关联规则

图1 常用组合网络展示图

2.3 复杂系统熵层次聚类结果在“新方分析”模块下,选择相关度为8和惩罚度为2[13],再“聚类”,得到32组新方聚类的核心组合(见表5);最后“提取组合”,得到16个新气虚体质药膳候选方(见表6)。

表5 用于气虚体质药膳新方聚类的核心组合

表6 运用熵层次聚类方法得到的气虚体质药膳新组方

3 讨 论

气虚体质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或久病气亏所造成,主要表现为少气懒言,倦怠乏力,面微黄或白光白,唇色淡白等。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因此气虚体质的辨体施膳原则当以健脾益气,补气养气为主。在中医“异病同治”的理论指导下,根据频数、关联规则、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得出的结果,选取合适的食材和药材对气虚体质的调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药膳方类型频数统计药膳是中药与日常食物经过烹调后的产物,有别于常规中药汤剂。本研究统计发现,用于调养气虚体质的药膳方类型主要集中于菜肴类、汤羹类和粥食类,累计85.5%(1042/1 219);其他为饮料类、糕点类和蜜丸类,累计占14.5%(177/1 219)。气虚体质者可以选择合适的烹调方法,能有效地避免患者对中药汤剂依从性差的问题。

3.2 原料频数统计气虚体质药膳方原料主要是食材、中药材和调味品。(1)中药材方面:频数位于前10的是:山药、大枣、黄芪、生姜、人参、党参、茯苓、当归、枸杞、陈皮,以上诸药多归肺脾肾经,以性平或温,味甘为主。其中山药、党参、人参和茯苓有补肺脾肾气之功;大枣、当归和枸杞具有补血之效;陈皮是理气健脾之品。(2)食材方面:以粳米、鸡肉、糯米、莲子、鸡蛋和猪瘦肉为主,粳米和糯米常出现在粥食类药膳方中,具有补中益气之效;鸡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猪瘦肉益气补血,滋阴润燥,两者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食材,深受人们喜爱[14]。(3)调味品方面:频数较高的是白糖和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是把握药膳口味(咸、甜)的关键。

3.3 常用原料组合关联对气虚体质药膳方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发现最常用的前5位配伍组合分别是:党参与黄芪(55)、白术与茯苓(37)、党参与当归(36)、生姜与盐(34)、黄芪与当归(34)。党参、黄芪配伍,来源于补中益气汤。黄芪补气走而不守,偏于阳而实表;党参补气守而不走,偏于阴而补中,两者相伍可加强补气作用并提高机体免疫力[15-16]。因此在气虚体质药膳方中出现次数最多。白术与茯苓是补气剂基础方四君子汤中的药对,白术味甘性温,以燥湿健脾为主;茯苓性味甘淡平,以利水渗湿为主。脾喜燥恶湿,湿邪困脾,则营卫之气乏源,而白术、茯苓二药相辅相成,使湿邪得以出路,则脾可健,湿可除[15]。《血证论》:“载气者,血也”,气为阳,血为阴,一阴一阳相互维系,无血则气无以化,两者皆源于先天之精和后天脾胃所化的水谷精微[17]。因此常在补气药中配伍补血药,正如气虚体质药膳方中常出现党参、黄芪与当归相伍,气血调和,生命活动才能正常。同时关联规则统计结果表明补血药常伴补气药出现,以白芍、当归、熟地黄为主。在补气基础上,还要注重药膳的口感,因此常与生姜、盐、白糖、黄酒、葱等调味品相配;也与鸡肉、莲子、糯米、猪瘦肉等食材配伍。3.4气虚体质药膳新组方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气虚体质药膳方数据挖掘得到了16个新药膳候选方,从新方原料组成可见新方2、3、5、11为中药汤剂,新方2为四君子汤加减。该4个新方原料中皆出现白术与当归配伍,而关联规则结果表明白术与当归成对出现了6次,白术甘温补脾气以生血;当归辛甘而温,为血中之气药,二药相伍,使补气作用更强[15,18];新方16为粥食类,其中薏苡仁、糯米、山药等均为健脾补气食材或药材;新方7为糕点类,含有面粉,鸡蛋等;新方1、8为汤羹类,后者为甜汤;新方15为黄酒、葱、酱油等调味品组合,对气虚体质的纠偏意义不大,但可以调节药膳的口味,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调味品用于其他药膳方中。其余新方均为菜肴类,原料为火腿、羊肉、羊肺、鸭等食材。该数据挖掘方法得到的新方对气虚体质的调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仍需通过实践不断完善。

4 结 论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中国药膳大辞典》中1 219个气虚体质药膳方数据挖掘分析可知,与常规中药汤剂对比,药膳方类型丰富,以菜肴、汤羹、粥食类为主;原料品类繁多,包括中药材、食材和调味品,多归肺、脾、肾经,以补气和补血类为主。药膳方常用组合以补气为主,或配伍补血药,如黄芪与党参、党参与当归;运用复杂熵层次聚类得到的新方以补气兼以补血类的菜肴和汤羹类为主。

分析《中国药膳大辞典》中气虚体质药膳方的组方规律,为气虚体质的药膳调养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新药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为其他体质纠偏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本研究中出现的某些中药材如白术、川芎、熟地黄等尚未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因此体质偏颇者应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辨证施膳。同时体质调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

猜你喜欢

新方药膳调味品
《中国调味品》(月刊)
可缓解干咳的两款药膳
能让你越喝越瘦的药膳方
湿气不可怕,药膳起居健康行
我是“调味品”
《中国调味品》
改善消化不良的两款药膳
基于焦树德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辨证分型的用药规律探讨
创制新方80首 治疗顽癣新突破
“新方”治“旧病”,让老年人摆脱难愈性创面病痛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