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心解郁汤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老年冠心病伴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

2021-11-23郑鸿伟王灵君刘光伟张亚莉刘惠敏邓巧恩乔德峰

中医药导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氧化应激证候

郑鸿伟,王灵君,刘光伟,张亚莉,刘惠敏,邓巧恩,乔德峰

(石家庄市第八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8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而造成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老年人群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概要》[1]指出,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冠心病患者约有1 100万人,死亡率约为110/10万,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随着社会-心理-生物综合医学模式逐渐被人们认可,心理因素对CHD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CHD是一种终身性的身心疾病,相关报道显示,我国70%以上CHD患者伴发抑郁障碍等心理疾病[2]。抑郁障碍可加速CHD病情的发展,因此在治疗CHD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也要重视对伴发抑郁障碍的治疗。临床上对于抑郁障碍的治疗以抗抑郁药物为主,具有治疗周期长、心脏毒性大、成瘾性强等不足[3]。中医理论中抑郁障碍属于“郁病”的范畴,中医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在中西医结合治疗CHD伴发抑郁障碍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采用自拟舒心解郁汤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老年CHD伴发抑郁障碍,观察其疗效及对自主神经功能、心率变异性、抗氧化应激平衡的影响,旨在探讨该方剂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石家庄市第八医院精神七科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CHD伴抑郁障碍患者纳入研究范围。筛选其中334例符合临床研究标准的病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审查(2014-0015)。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诊断标准 冠心病西医诊断符合《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4]中相关诊断标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抑郁障碍西医诊断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5]中抑郁障碍诊断标准;冠心病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中冠心病心绞痛相关标准。抑郁障碍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中郁病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心血瘀阻、忧郁伤神:胸部刺痛、绞痛,固定不移,痛引肩背或臂内侧,胸闷,心悸不宁,神志恍惚,多梦易醒,悲忧善哭;苔白,唇舌暗紫,脉弦细或涩。

1.2.2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中医、西医诊断标准,7分<HAMD-17<24分,轻度或中度抑郁;(2)年龄>65岁;(3)无抗抑郁药物治疗史或停用抗抑郁药物超过1个月;(4)临床资料完整,对本次研究依从性高,可随访;(5)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1)严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CCS分级3级以上);(2)其他原因导致的抑郁障碍;(3)确诊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或其他心脏疾病;(4)合并重度高血压,重度心肺功能不全,肝、肾、造血系统疾病或重度心律失常;(5)合并精神分裂、强迫症等疾病;(6)合并甲亢、神经官能症等能够引起自主神经症状的疾病;(7)1个月内曾参与其他临床试验;(8)妊娠、计划妊娠或哺乳期女性;(9)对研究药物有过敏史;(10)合并症状限制性极量运动试验禁忌证。

1.2.4 剔除标准(1)纳入后发现不符合标准;(2)依从性差,影响疗效和安全性判定;(3)临床资料不全。

1.2.5 脱落标准(1)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即刻停止试验者;(2)因出现其他疾病由医师令其退出;(3)无法坚持完成治疗;(4)自然脱落或失访。

1.3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扩张血管等冠心病基础治疗及抗抑郁药物盐酸舍曲林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每日50 mg。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治疗讲解,在安静、舒适的治疗室环境内开始治疗,仪器为Myomed632X型生物反馈治疗仪(北京泽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每周3次,30 min/次,持续治疗8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舒心解郁汤治疗,方药组成:柴胡10 g,丹参15 g,栀子10 g,石菖蒲15 g,白茯苓20 g,白术15 g,香附15 g,神曲15 g,枳壳10 g,广郁金15 g,合欢皮15 g,夜交藤15 g,甘草6 g。1剂/d,水煎至3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

1.4 观察指标(1)抑郁障碍程度: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抑郁障碍程度;(2)心率变异性: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仪(康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TLC5000型)连续24 h对患者进行监测,并实时记录数据,去除异位搏动与其他干扰,对窦性心律进行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分析,计算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及相邻NN之间>50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3)氧化/抗氧化应激指标: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氧化能力(T-AOC)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4)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分别对中医证候按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进行分级量化评分,得分愈高,症状愈严重;(5)不良反应:治疗2周、4周和8周后分别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价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得分愈高表示不良反应越严重。

1.5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拟定。治愈:症状消失,情绪正常,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好转:症状减轻,情绪基本稳定,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95%;无效:症状、情绪均无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6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重复测量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线资料治疗组167例,剔除6例,脱落11例,余150例;其中男87例,女63例;年龄65~83(75.47±3.12)岁;CHD病程5~12(7.34±1.23)年;抑郁障碍病程1~7(4.07±1.14)年;轻度抑郁障碍68例,中度抑郁障碍82例;稳定型心绞痛7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73例。对照组167例,剔除5例,脱落12例,余150例;其中男84例,女66例;年龄65~85(75.63±3.25)岁;CHD病程3~13(7.51±1.27)年;抑郁障碍病程1~8(3.87±1.03)年;轻度抑郁障碍71例,中度抑郁障碍79例;稳定型心绞痛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72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HAMD-17评分和SD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17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17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AMD-17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HAMD-17评分和SD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HAMD-17评分和SDS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HAMD-17 SD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150 20.71±2.73 10.27±1.54a 57.41±6.87 37.42±5.79a治疗组150 20.64±2.85 9.41±1.35a 56.75±6.95 35.34±5.48a t 0.217 5.143 0.827 3.195 P 0.828 0.000 0.409 0.002组别 例数

2.4 两组患者HRV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HRV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DNN、RMSSD、PNN50均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SDNN、RMSSD、PNN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HRV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HRV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SDNN(ms) RMSSD(ms) PNN50(%)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150 82.48±12.95 97.34±13.58a 22.03±2.87 25.73±2.95a 5.43±0.91 7.12±0.97a治疗组150 83.24±13.47 101.75±14.13a 21.56±2.75 26.87±2.88a 5.31±0.86 7.94±0.95a t 0.498 2.756 1.448 3.387 1.174 7.397 P 0.619 0.006 0.149 0.001 0.241 0.000组别 例数

2.5 两组患者氧化/抗氧化应激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氧化/抗氧化应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OD、T-AOC、GSH-Px显著提高(P<0.05),MDA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OD、T-AOC、GSH-Px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氧化/抗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氧化/抗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SOD(IU/L) MDA(nmol/L) T-AOC(IU/mL) GSH-Px(IU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50 75.46±6.89 81.46±7.13a 13.87±2.71 9.71±2.28a 10.14±2.43 12.74±2.71a 52.36±7.59 58.97±7.26a治疗组 150 74.87±6.73 84.57±6.95a 13.43±2.85 8.93±2.35a 9.75±2.31 13.62±2.54a 51.75±7.48 61.59±7.53a t 0.750 3.825 1.370 3.030 1.425 2.902 0.701 3.068 P 0.454 0.000 0.172 0.003 0.155 0.004 0.484 0.002组别 例数

2.6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5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 150 20.79±3.65 9.87±2.46 30.385 0.000治疗组 150 20.45±3.76 8.24±2.35 33.726 0.000 t 0.795 5.868 P 0.427 0.000

2.7 两组患者TE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2周、4周、8周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TESS评分比较(±s,分)

表6 两组患者TESS评分比较(±s,分)

注:F时间主效应=2.212,P时间主效应=0.351;F分组主效应=3.385,P分组主效应=0.245;F交互效应=3.543,P交互效应=0.182

组别 例数 治疗2周 治疗4周 治疗8周 F P对照组150 21.75±5.72 22.87±5.57 24.34±5.63 7.955 0.000治疗组150 22.18±5.64 23.59±5.71 24.71±5.68 7.481 0.001 t 0.656 1.105 0.567 P 0.513 0.270 0.572

3 讨 论

冠心病伴发抑郁障碍可能发生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心理机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导致社会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身心健康,且各种因素与CHD的发生、发展均有密切的联系。(2)生理机制。冠状动脉硬化持续过久会导致心肌缺氧,大脑血供不足,出现精神症状;多种因素导致的血液中氧含量降低、脑动脉硬化,导致脑细胞缺氧受损发生精神症状;健康状况改变及运动减少、肥胖等引起精神症状。(3)病理机制。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炎症反应、血小板聚集增强、免疫功能紊乱等[8]。

生物反馈治疗技术为近年来新兴的心理行为治疗技术,主要利用现代生理科学仪器将患者正常状况下无法感知到的肌电、脑电信号或生理病理信息转化成为常人可以理解的反馈信号,由专业人员指导患者进行特殊训练,使其有意识地进行心理训练和意念控制,帮助患者放松心态,缓解紧张状况,从而消除病理过程,恢复身心健康[9]。生物反馈治疗能够刺激迷走神经,增强自主神经应对内在疾病和外部环境的适应力,且能增加副交感神经活动,缓解抑郁焦虑状态[10]。

CHD和抑郁障碍在中医学中分别属于“胸痹”“郁证”范畴。老年CHD患者身体机能下降,脏腑功能逐渐衰退,合并基础疾病,胸阳不振,心脉痹阻而发胸痹;胸痹日久,气机不畅,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而成郁证[11]。《灵枢·邪客》中提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心伤则神去。”表明心主血脉和神志,血脉功能失调则神志功能受损,临床表现为少言、抑郁等症状,进而引发心理疾病。CHD伴发抑郁障碍病机为肝气郁滞、心脉失畅。肝对心有滋养、扶持之用,心对肝有承受、相济之用,二者休戚与共。肝主疏泄,心主血脉,血气正常运行需要心气的推动和肝气的疏泄条达,若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则血气运行不畅,致胸阳闭塞,心脉阻滞,塞则不通,不通则痛发为胸痹[12-13]。胸痹而致忧思、情志过极,五窍蒙蔽,脑髓失养,神志失调,发为郁证[14]。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心在志为喜、肾在志为恐,血气不畅则脾肺心肾供养不足,临床表现为情绪不宁、抑郁善忧等[15]。CHD伴发抑郁障碍因病而郁,因郁而病,导致恶性循环,治疗重在疏肝益气、舒心解郁。本研究中采用自拟舒心解郁汤治疗老年CHD伴发抑郁障碍患者,方中柴胡和解表里、疏肝解郁,丹参活血化瘀、通经止痛、舒心除烦,二者共为君药。栀子泻火除烦,石菖蒲开窍宁神、豁痰理气,白茯苓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白术健脾益气,香附疏肝解郁、理气宽中,五者共为臣药,助君药疏肝理气、舒心除烦解郁之功;佐以神曲健脾和胃,枳壳理气宽中,广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合欢皮解郁宁心,夜交藤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使以甘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全方契合病因病机,共奏疏肝理气、舒心解郁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柴胡具有抗炎、镇痛等作用,丹参具有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的作用[1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17评分、SD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AMD-17评分、SD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舒心解郁汤联合生物反馈能够提高老年CHD伴发抑郁障碍治疗效果,加快抑郁和临床症状的缓解。HRV是指逐次心跳周期差异的变化情况,是评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常用指标[17]。抑郁障碍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儿茶氨酚水平上升会导致心肌兴奋性增强,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促使HRV降低[18],诱发心律失常、CHD等。HRV降低提示交感神经张力增强,迷走神经功能降低,对心脏保护作用减弱[19]。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SDNN、RMSSD、PNN50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SDNN、RMSSD、PNN50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舒心解郁汤能增强生物反馈治疗效果,提高HRV,改善老年CHD伴发抑郁障碍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有研究显示[20],CHD和抑郁障碍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氧化/抗氧化应激失衡,机体大量氧自由基堆积造成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损伤,诱导炎性因子释放和内皮细胞功能损害,促进抑郁的发生与发展。从本次研究中治疗前两组患者氧化/抗氧化应激指标中发现,血清SOD、T-AOC、GSH-Px低于正常水平,MDA高于正常水平,机体处于氧化/抗氧化应激失衡状态。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OD、T-AOC、GSH-Px升高(P<0.05),MDA降低(P<0.05),氧化/抗氧化应激失衡得到显著改善,其中治疗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舒心解郁汤联合生物反馈能够通过改善氧化/抗氧化应激失衡缓解抑郁症状。

综上所述,舒心解郁汤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老年CHD伴抑郁障碍能显著缓解患者抑郁情绪,提高HRV时域指标,改善其自主神经功能状态,促进氧化/抗氧化应激平衡,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氧化应激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60例阈下抑郁人群在脑电生物反馈干预后的转归及P3b的变化
氧化应激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40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