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对PCOS合并IR大鼠下丘脑瘦素/Kisspeptin信号的影响*

2021-11-23奚倩慧杨华元白姗姗周子依

中医药导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下丘脑生殖电针

奚倩慧,杨华元,白姗姗,周子依,舒 娅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上海 201203)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青春期和育龄期女性常见生殖内分泌疾病,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或持续性无排卵,多毛、痤疮等高雄激素症状,以及卵巢多囊样形态学改变。PCOS发病率达5%~10%[1],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伴随PCOS的发病率可达44%~77%[2],IR可加速雄激素合成,是PCOS发病与发展的关键因素,由此形成代谢与生殖功能的交互紊乱。

近年来,“中枢代谢-生殖整合”理论形成并提出,认为循环中的瘦素(Leptin,LEP)、脂联素、胃饥饿素等代谢因子可将代谢信号传递至下丘脑弓状核区域的Kisspeptin(KP)神经元,作为生殖中枢的KP神经元整合各类代谢信息,通过调控其所分泌的KP神经肽影响下丘脑GnRH神经元,开启和维持机体的生殖功能[3-4]。该理论揭示了代谢状态与生殖功能的关联性。由于电针在治疗PCOS过程中能同时影响生殖内分泌与代谢功能,可能与其调节下丘脑LEP表达,并沟通KP神经元,即下丘脑LEP/KP信号传导有关。该信号可下达至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体现电针干预对代谢信号与生殖中枢的联动效果,从而实现同时改善生殖内分泌与代谢功能的治疗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3~4周龄SPF级雌性健康SD大鼠50只购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体质量:50~60 g,许可证号:SCXK(沪)2017-0005,适应性饲养5 d。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理均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2006年颁布的《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并经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药物与试剂硫酸普拉睾酮钠(上海源叶,1 g/瓶,批号:Y20S10Y98237);盐酸二甲双胍片(中美施贵宝,0.5 g/片,批号:AAC5032,国药准字号:H20023370);ELISA试剂盒:FINS(中国台湾Abnova,批号:KA3811),T(批号:XYE1289105)、FSH(批号:XYE1287931)、LH(批号:XYE1290417)、LEP(批号:XYE1277645)(上海信裕);苏木素试剂(批号:714094)、伊红试剂(批号:BA4099)(珠海贝索);SYBR Green PCR试剂盒(美国Thermo Fisher,批号:KAA0223S);逆转录试剂盒(立陶宛Fermentas,批号:WKHF16225);BCA蛋白定量试剂盒(美国Thermo Fisher,批号:PICPI23223);Leptin抗体(北京博奥森,批号:BS0409R);Kisspeptin抗体(英国Abcam,批号:AB19028);GAPDH抗体(美国Proteintech,批号:6000411G);羊抗兔HRP标记二抗(上海碧云天,批号:A0208)。

1.3 主要仪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0.3 mm×25 mm,华佗牌);G9805型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上海医用电子仪器厂);SQ2125型石蜡切片机(中国徕克);ECLIPSE Ni显微镜(日本NIKON);MK3酶标仪(芬兰Labsystems);7300Real-time检测仪(美国ABI);mini protean 3 cell电泳仪(美国BIO-RAD);PS-9电转仪(大连竞迈)。

1.4 造模与分组

1.4.1 造模方法 随机选取42只大鼠作为造模组,根据谢阳等[5]的建模方法,采用硫酸普拉睾酮钠合并高脂饲料喂养诱导建立模型,造模组每日按体质量9 mg/100 g称取硫酸普拉睾酮钠,溶解于0.2 mL纯水,颈背部皮下注射。同时给予40%高脂饲料[上海斯莱康,含繁殖鼠料(54.6g/100g)、猪油(16.9 g/100 g)、蔗糖(14 g/100 g)、酪蛋白(10.2 g/100 g)、预混料(2.1 g/100 g)、麦芽糊精(2.2 g/100 g)]喂养。另随机取8只大鼠作为空白组,每日0.2 mL纯水颈背部皮下注射,常规饲料喂养。连续21 d。

1.4.2 模型鉴定与分组 造模第12天起,每日取阴道分泌物,10%亚甲兰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表层细胞与底层细胞分布比例,判定动情期。以连续10 d(即2个动情周期)阴道脱落细胞失去规律性变化、无明显动情周期,提示无排卵,判定为PCOS造模成功。PCOS造模成功大鼠于第21天晚禁食,次晨目内眦取血,快速血糖仪测空腹血糖(FPG),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PG(mmol/L)×FINS(mU/L)/22.5。以HOMA-IR>2.8为造模成功的PCOS合并IR大鼠。判定结果为:24只大鼠PCOS合并IR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空白组8只大鼠有规律排卵周期,可用于后续实验。

1.5 实验给药与干预电针组大鼠于特制固定装置制动,参照《实验针灸学》“常用实验动物针灸穴位”,选用“关元”、“中脘”、双侧“三阴交”及双侧“足(后)三里”,直刺穴位2~5 mm,针柄连接电刺激仪,关元、中脘一组,三阴交、后三里双侧各一组;采用疏密波,频率为4/20 Hz,治疗20 min,并每日予2 mL纯水灌胃1次,继续高脂饲料喂养,连续干预28 d。西药组大鼠按体质量250 mg/kg剂量将盐酸二甲双胍片溶于2 mL纯水,每日灌胃1次,并采用电针组固定法制动20 min,继续高脂饲料喂养,连续给药28 d。模型组大鼠继予高脂饲料喂养,每日采用电针组固定法制动20 min,2 mL纯水灌胃1次,连续干预28 d。空白组大鼠予常规饲料喂养,每日采用电针组固定法制动20 min,2 mL纯水灌胃1次,连续干预28 d。

1.6 观察指标

1.6.1 取材 治疗第28天晚禁食,次日大鼠予2%戊巴比妥钠麻醉,沿剑突方向开腹,取腹主动脉血,快速血糖仪测FPG,后将血液样本液氮速冻,24 h后转入-80℃冰箱保存待检。分离卵巢,洗净、吸干,称重后于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24 h后转入-80℃冰箱。固定头部,用咬骨钳打开颅骨,剥离脑膜,快速分离并取出全脑。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于大脑腹面下丘脑结节区,定位弓状核区域(前囟后2.0 mm~4.5 mm,中缝旁0.5 mm,紧靠正中隆起处),切取含弓状核的下丘脑组织,液氮速冻后转入-80℃冰箱保存待检。

1.6.2 血清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空腹胰岛素(FINS)和瘦素(LEP)水平 采用ELISA法。根据试剂盒说明书,在孔板中加入相应标准品和待测样品,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检测抗体添加到标准品孔和待测样品孔中,封板摇匀,37℃孵育60 min。弃液,洗涤,拍干。每孔加酶标试剂,封板,37℃温育60 min。弃液,洗涤,拍干。先后加入A、B显色剂混匀,37℃避光孵育10 min。以空白孔调零,加入终止液后用酶标仪在450 nm波长测量各孔OD值,计算样本浓度。

1.6.3 卵巢病理学观察 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HE)法。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后,乙醇逐级脱水,二甲苯液洗涤。恒温箱中蜡化,冷凝后取出切片。65℃烤片,二甲苯液脱蜡,乙醇逐级浸泡,放入苏木素溶液染色,氨水分色。清水冲洗后置入70%、90%乙醇脱水,放入伊红乙醇溶液染色,无水乙醇脱水。置于二甲苯液中透明,中性树胶封片,65℃烘干。光学显微镜下10×40倍观察并拍照。

1.6.4 下丘脑LEP mRNA、Kiss-1(Kisspeptin编码基因)mRNA和促性腺素释放激素(GnRH)mRNA表达水平 采用实时PCR法。总RNA提取:下丘脑组织于Trizol中匀浆提取,加氯仿-异丙醇-75%乙醇-无水乙醇洗涤,加DEPC水溶解RNA。按试剂盒说明,消除总RNA中的DNA(反应程序:37℃,30 min;加1 μL EDTA;65℃,10 min)及反转录(反应程序:37℃,60 min;85℃,5min;4℃,5min)。将cDNA进行PCR扩增,引物序列LEP,F:5'-CTGTGGCTTTGGTCCTATC-3',R:5'-CAAGCTGGTGAGGATCTGT-3';Kiss-1,F:5'-TGCTGCTTCTCCTCTGTG-3',R:5'-AGGCTTGCTCTCTGCATA-3';GnRH,F:5'-GGAGTCTACTGGCGTCTTC-3',R:5'-TCCTCCTTGCCCATCTCT-3';GAPDH,F:5'-GGAGTCTACTGGCGTCTTC-3',R:5'-ATGAGC CCTTCCACGAT-3'。数据采用ABI Prism 7300 SDS Software分析。

1.6.5 下丘脑LEP、KP蛋白表达水平 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随机选取3个样本,按每20 mg组织碎片150~250 μL比例加入RIPA裂解液,匀浆至裂解,离心后取上清。BCA法测定蛋白浓度。将配制好的PAGE胶放入电泳槽中,将样品加入对应孔内。电泳,半干式转膜。2%丽春红染色蛋白检测。5%脱脂奶封闭,抗体加入封闭液中稀释,4℃孵育过夜。TBST洗涤,羊抗兔HRP标记二抗,37℃孵育1 h。TBST洗涤后加ECL发光液。放入成像系统扫描,Image lab分析。

1.7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时采用Bonferroni检验比较、方差不齐时采用Dunnett`s T3检验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检验法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组大鼠性激素指标比较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LH水平明显升高、FSH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大鼠血清T、LH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P<0.05),电针组大鼠血清LH水平明显降低(P<0.01)。电针组大鼠血清T、LH和FSH水平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血清性激素及LEP水平比较(±s)

表1 各组血清性激素及LEP水平比较(±s)

注:与空白组比较,aP<0.01;与模型组比较,bP<0.05,cP<0.01

血清性激素水平 血清LEP T(ng/mL) LH(ng/L) FSH(IU/L) 水平(μg/L)空白组 8 0.60±0.21 4.41±1.43 3.25±1.00 0.90±0.43模型组 8 1.06±0.30a 12.54±3.27a 1.66±0.58a 3.06±0.88a西药组 8 0.64±0.13b 6.12±3.16c 2.14±0.63 1.61±0.59c电针组 8 0.75±0.24 5.97±2.74c 2.16±0.45 1.52±0.34c组别 动物数(只)

2.2 各组大鼠卵巢HE染色观察空白组大鼠卵巢结构清晰、形态正常,可见黄体和不同发育阶段卵泡;模型组大鼠卵巢内多见囊性扩张卵泡,卵泡腔内卵母细胞或放射冠缺失,各阶段发育期卵泡及黄体少见,颗粒细胞层数减少;西药组大鼠卵巢内少量囊性扩张卵泡及封锁卵泡,部分卵泡腔内可见卵母细胞及放射冠;电针组大鼠卵巢内少量囊性扩张卵泡及封锁卵泡,可见各发育期卵泡及黄体。(见图1)

图1 各组大鼠卵巢组织病理图(HE,×400)

2.3 各组大鼠糖代谢指标比较治疗前,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电针组大鼠血清F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西药组和电针组大鼠血清FINS水平及HOMAIR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且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FPG、FINS水平及HOMA-IR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大鼠血清FINS水平、HOMA-IR降低(P<0.05);电针组大鼠HOMA-IR低于模型组(P<0.05);电针组大鼠血清FPG、FINS水平和HOMA-IR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大鼠治疗前后血清FPG、FINS水平与HOMA-IR比较(±s)

注:与空白组比较,aP<0.01,bP<0.01;与模型组比较,cP<0.05

血清FPG(mmol/l) 血清FINS(μIU/mL) HOMA-IR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空白组 8 4.28±0.63 4.50±0.54 17.30±1.50 18.77±1.08 3.32±0.73 3.74±0.33模型组 8 5.03±0.52 8.28±0.71b 26.18±5.91a 30.15±6.01b 5.84±1.27a 11.13±2.64b西药组 8 5.03±0.41 8.30±0.92 26.74±3.85a 22.31±2.67c 6.01±1.16a 8.26±1.64c电针组 8 4.54±0.38 8.01±0.83 26.30±3.45a 23.03±1.71 5.29±0.77a 8.20±1.01c组别 动物数(只)

2.4 各组大鼠血清LEP水平比较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LEP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与电针组大鼠血清LE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电针组大鼠血清LEP水平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5 各组大鼠下丘脑各物质mRNA表达比较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LEP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Kiss-1 mRNA、GnRH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电针组LEP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Kiss-1 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GnRH 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GnRH mRNA表达降低(P<0.05),电针组LEP mRNA、Kiss-1 mRNA和GnRH mRNA表达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各组大鼠LEP mRNA、Kiss-1 mRNA和GnRH mRNA相对表达比较(±s,GAPDH·10-3)

表3 各组大鼠LEP mRNA、Kiss-1 mRNA和GnRH mRNA相对表达比较(±s,GAPDH·10-3)

注:与空白组比较,aP<0.01;与模型组比较,bP<0.05,cP<0.01

组别 动物数(只)LEP mRNA Kiss-1 mRNA GnRH mRNA空白组 8 23.88±10.17 12.42±0.70 6.37±1.80模型组 8 7.45±4.47a 27.55±11.65a 21.71±10.54a西药组 8 15.08±3.34c 24.61±5.87c 13.75±5.40b电针组 8 14.90±4.10c 21.44±8.05c 10.59±5.25c

2.6 各组大鼠下丘脑各物质蛋白表达比较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LEP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KP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西药组LEP、KP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LEP蛋白表达升高(P<0.05),KP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LEP和KP蛋白表达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表4)

图2 各组大鼠LEP和KP蛋白相对表达灰度比较

表4 各组大鼠LEP和KP蛋白相对表达灰度值比较(±s,GAPDH·10-2)

表4 各组大鼠LEP和KP蛋白相对表达灰度值比较(±s,GAPDH·10-2)

注:与空白组比较,aP<0.01;与模型组比较,bP<0.01

组别 动物数(只) LEP Kp空白组 3 65.08±9.49 19.10±3.36模型组 3 35.84±10.41a 54.09±2.53a西药组 3 48.38±4.16 47.81±4.30电针组 3 58.51±2.49b 40.99±9.26

3 讨 论

PCOS中医发病机理为脏腑功能失调,尤其是肝脾肾功能失调[6]引起的痰瘀互结阻滞冲任,引起胞宫失序。肝肾同源、互生精血,脾胃化精而生津统血,故肝脾肾功能失调可致精津血不能正化,反生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从而阻滞冲任。冲任是联系脏腑与胞宫的经络、运行气血的通道,乃女性生殖关键。吴效科团队提出中西医结合PCOS病机理论,认为“冲任”的生理作用包含了代谢与能量信息的整合与传递、生殖微环境的精准协调,以及以生殖为核心的整个机体功能的动员[7-8]。本实验选用关元、三阴交补肾培元、疏肝通络,足三里、中脘健脾化湿、消食导滞;且关元、中脘在任脉,三阴交联络足三阴经与冲任相通,足三里所在足阳明经与冲脉交会,诸穴共用不仅可以调补肝肾、健脾通络以祛瘀化痰,还能疏导脏腑气血灌注冲任,冲任充盛则胞宫滋盈。

临床试验表明,电针可降低PCOS患者IR程度,改善脂代谢,并恢复性激素水平[9],对PCOS合并IR模型动物也有相似效果[10]。研究显示,电针在治疗PCOS过程中调节了少量中枢阿片肽,反馈性影响生殖中枢GnRH及下游LH和FSH的分泌[11]。实验结果显示,电针后模型大鼠下丘脑GnRH mRNA表达降低、LH下降,提示电针对生殖内分泌的作用可能从下丘脑开始,自性腺轴产生连续良性反馈。此外,电针兼具改善糖脂代谢疗效。二甲双胍可促进糖原利用,通过增加胰岛素受体,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临床广泛应用于合并IR的PCOS患者。在本实验中,通过对所有大鼠共同进行束缚制动及灌胃操作,避免了不同操作手法对治疗结果造成的误差。结果显示,二甲双胍治疗PCOS合并IR的作用与电针治疗相比,对改善生殖内分泌与代谢功能的作用无显著差异。

LEP由脂肪细胞分泌,存在于外周血循环并表达于下丘脑,可以调节能量和生殖,与IR[12]及PCOS[13]发病有关。“中枢代谢-生殖整合”理论提出,LEP可将外周代谢信息传递至下丘脑生殖中枢,通过结合KP神经元上的LEP受体,直接调控KP神经元表达;或结合NPY/AgRP、POMC/CART等神经元上的LEP受体,并通过这些神经元与KP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互通,间接改变KP神经元活性[14]。Kisspeptin(KP)神经元主要分布在下丘脑弓状核,由Kiss-1基因编码,是生殖中枢的战略组成部分,其分泌的神经肽KP可与GnRH神经元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调节GnRH分泌,继而影响HPO轴活动,开启和维持生殖内分泌[15]。

实验结果显示,电针治疗可以增加PCOS合并IR大鼠下丘脑(含弓状核)LEP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KP的基因转录水平。研究显示,电针可以提升下丘脑LEP水平治疗单纯性肥胖[16],且调节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血脑屏障通透性[17]。结合本实验推测,电针可能改善病理因素引起的LEP血脑屏障通透水平降低,促进LEP由外周向中枢的输送,从而改变下丘脑LEP表达。研究显示,电针可以激活去卵巢大鼠下丘脑KP系统,并调节GnRH及外周雌激素水平[18-19]。结合本实验推测,电针可能通过影响下丘脑LEP/KP信号途径,增加下丘脑LEP表达、降低KP表达,改善GnRH分泌,从而调节HPO轴活动及相关代谢紊乱,可能是治疗PCOS的潜在机制。由于二甲双胍可以在脑部各区域表达[20],结合本实验推测,二甲双胍可能跨越血脑屏障,影响下丘脑LEP和KP表达,其效果与电针相当。

综上,电针调节了代谢信号LEP,并传递至下丘脑影响KP表达,体现了生殖信号接受代谢信号的调节,及两者在中枢的传导作用,符合“冲任”生理内涵所包含的对中枢、外周及微环境中与生殖相关信号的传递与整合作用。这一系列信号活动,是激发自身修复功能,开展整体协作的积极响应。电针可以影响下丘脑LEP/KP信号传导,可能是其同时调节PCOS生殖内分泌与代谢功能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推广电针治疗该疾病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猜你喜欢

下丘脑生殖电针
愿人人享有生殖健康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
让生殖健康咨询师走近你我身边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
科学家发现控制衰老开关
中药对下丘脑作用的研究进展
回药阿夫忒蒙丸对失眠大鼠下丘脑5-HT和5-HIAA含量的影响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How to Avoid Weight Gain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