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社会性支出对就业的影响——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视角

2021-11-23米凯旋

活力 2021年7期
关键词:参与率财政支出社会性

米凯旋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

引 言

在经济增速放缓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就业总量压力大、就业结构矛盾突出,成为我国近年劳动力市场面临的困境。目前的主流学派就业理论证明,政府支出在解决就业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就业状况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究。现阶段,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将人口老龄化纳入对就业形势的研究中,考虑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社会性支出对就业的影响是对以往理论的丰富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改革的深化,经济增速放缓,通过经济增长解决就业问题的能力下降。因此,纳入人口老龄化的因素研究政府的社会性支出,探寻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匹配问题的解决思路,可为政府调整支出结构提供有益参考。

一、文献综述

人口老龄化无疑是21世纪以来世界发展的重大事件,是各国正在经历或者即将经历的普遍趋势。伴随着多个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就业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被当作基础性的经济学课题进行研究。对中国来说,人口老龄化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自然进程,二是计划生育所带来的政策进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劳动力的数量将会不断减少,其中青年劳动力下降的速度远高于高龄劳动力。郭瑜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几乎所有年龄组的劳动参与率均明显下降,从45岁开始,劳动参与率下降更为明显。随后,王莹莹等基于中国2000—2010年的经验数据论证了郭瑜的上述研究结论,并进一步测算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在此期间的中国劳动参与率显著降低近两个百分点,同时,通过其他途径,人口老龄化同样会降低劳动参与率。黄枫提出,由于青年群体赡养老人的任务加重,照料老人降低了女性职工的劳动参与率。

国内外学者对于人口老龄化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大部分学者认为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国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人口老龄化,并且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对于政府支出的增加是否能改善就业问题,学者们的观点主要分为两种:大部分学者认为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带来一定程度就业状况的改善;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政府支出的增加不会带来就业情况的改善。目前,大多研究是分别看人口老龄化和政府支出对就业问题的影响,将两者结合起来分析的文章较少。

二、中国政府社会性支出现状

(一)中国财政支出和社会性支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财政支出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总量上看,2008年到2018年这10年间,财政支出由62 592亿元增长至220 904亿元,增幅约为3.53倍。财政社会性支出也在迅速增长,由2008年的20 700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83 131亿元,增幅约为4倍。从增长总趋势来看,2008—2018年政府财政总支出和社会性支出保持同步增长,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要大于社会性支出。从社会性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来看,2008—2018年均保持在30 %~40 %,2012年以后,占比保持在35 %以上。

(二)政府社会性支出内部结构变化

1.教育支出情况

2008—2018年,教育支出由最初的9 010亿元增长至32 169亿元,增长了3.5倍。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保持在35 %~50 %,且自2012年开始,有逐年下降的趋势,2017年和2018年其占比已经低于40 %。虽然教育支出的总额逐年上升,但其增速较缓,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也存在逐年下降的趋势。

2.科学技术支出情况

2008—2018年,科学技术支出由最初的2 129亿元增长至8 326亿元,增幅约为3.9倍。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率在10 %左右,2009年最高约为11 %,随后大致呈下降趋势。我国还属于创新能力不足的国家,科学技术支出经费还有待增加。

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情况

2008—2018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从最开始的5 804亿元增长至27 012亿元,增长了3.9倍。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社会性支出的比率在30 %左右,且2012年以后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这与我国老年人口数量逐年上升、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有关。

三、劳动力就业现状

我国是人口大国,就业规模大,就业人数多,就业市场面临着很大压力,就业趋势具有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在就业总量上,问题主要体现为失业率高;在结构的矛盾上,主要体现为毕业生就业难和用工荒等问题,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的矛盾并存。

(一)就业总量的矛盾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就业市场的压力变大。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失业率一直在4 %左右,甚至在2017年和2018年低于4 %,这是非常低的失业率水平,只有当经济比较繁荣时才会达到4 %~5 %的失业率,而在经济危机之前,中国经济增长率每年有超过10 %的增长,随后降低至每年7 %不到,经济的减速发展和较低的失业率是不匹配的。我们应该注意到,中国公布的失业率统计实际上是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由于户籍身份和农民工群体的流动,在城镇失业统计中会有大量的数据缺失。

(二)就业结构的矛盾

首要问题就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从1999年开始,中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渐渐地向大众化趋势发展,到2019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增加了近10倍。截至2018年底,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88 %。用工荒问题也越发严重,2004年东莞缺工问题引发了媒体的关注。关于农民工流向,更多农民工趋向在省内务工,且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在减少,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继续增加。同时,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比越来越多。在一些东部地区,用工荒已经成为常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劳动力人口的减少无疑加重了沿海地区用工问题。

四、启示与建议

(一)加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扶持力度

从宏观上,应该认识到由于市场经济的盲目性,政府进行干预和调控是必要的。政府应该制定好改善就业环境的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对就业市场的供需总量进行调控,同时也应重视结构问题的解决。政府应严控社会性支出,对预算的利用进行细化,做到资金利用效率的最大化,逐步形成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有机体。从微观上,政府要注重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社会大环境,重点培养和完善现有的劳动力市场,注重提高劳动力市场的质量,引导就业人员提高自身技能。政府要利用法律手段,建立经济秩序,协调劳资关系,严厉打击就业关系中的欺诈和歧视等现象,保证劳动力供求双方合法权利的实现。

(二)提高科学技术支出和教育支出占比

政府应加大对重点学科的建设和科学技术人才的引进,进一步创新教育方式,如可以建立高校和企业相结合的联合培养。高校在保证学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其专业技能的培养;企业加强培养投入,对职工进行专业化培养来减少高科技人才的流失。

(三)推进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相结合

我国自古有“养儿防老”的传统习俗,老人多数居家养老,养老机构并不为大部分家庭所接受。政府应该针对这一点进行探索,创新扶持方式,并且引导公众转变养老思维,既可以满足在家养老,又可以使老年人得到妥善的照顾,减轻年轻人赡养老人的压力。建立老年社区活动场所,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不改变政府支出的情况下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促进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参与率财政支出社会性
“社会性死亡”:青年网络暴力新趋势及治理路径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理查德·罗杰斯:建筑是最具社会性的艺术
the Walking Dead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其他国家女性劳动参与率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完善我国财政支出监督的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