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及其世界意义

2021-11-23万长松

关键词: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精准

万长松,毕 露

(江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国范围内扶贫工作的开展。2013年,于湖南省十八洞村考察时,习近平更是创造性地提出了“精准扶贫”这一重要论述[1]。其后的几年 间,他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落实精准扶贫工作,并进一步对精准扶贫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阐发。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便在中国精准扶贫事业的深入开展中逐步成型。所谓精准扶贫,是指“通过对贫困家庭和人口有针对性地帮扶,消除导致贫困的各种因素和障碍,增加自主发展的能力,达到可持续脱贫的目标”[2]。中国已实现夺取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胜利,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全面而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精准扶贫,为什么要精准扶贫以及如何精准扶贫不返贫等扶贫工作中的核心问题,深入学习和把握这些重要论述,对于当下破解精准扶贫难题、巩固精准扶贫成果、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具有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

贫困治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更是全球普遍存在的难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在长期反贫困的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中,中国政府积极发挥自身政治优势,不断优化反贫困政策措施,探索反贫困工作路径,加大反贫困投入力度,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彰显制度体制优势、减贫脱贫成效显著的扶贫开发道路。中国在消除自身贫困的同时,也大力向其他发展中国家伸出援手,给予政策、资金、医疗、人员等帮助,为全球减贫事业特别是为全世界发展中国家解决贫困治理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发挥了中国作用。

一、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

每一思想精华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时代背景。在距离实现基本消除全球极端贫困这一目标还剩不足十年的时间以及中国“大水漫灌”的扶贫模式难以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这样的双重背景之下,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应运而生。这一论述在为中国消除绝对贫困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也为改变全世界贫困现状贡献了宝贵经验。

(一)全球贫困治理挑战艰巨,贫困人口数量居高不下

贫困治理是一项全球性难题,消除贫困一直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挑战。目前,全球仍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他们生活窘迫,连最基本的温饱需求都难以得到满足。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到2030年基本消除全球极端贫困。距离实现这一目标还有不足十年时间,但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贫困状况依然十分严峻。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测算,2014—2016年,印度贫困人口数量为亚洲最高,营养不良人口约为1.9亿;越南在该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虽然各方面都取得了进步,但是贫富差距仍然是重要问题,截至2016年,越南的贫困发生率高达28.7%;巴西作为南美洲第一大国,也是贫困现象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减贫任务异常艰巨;非洲地区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成为消除全球极端贫困人口的重难点地区。

目前,世界各国尝试通过促进经济发展或科技进步等手段来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虽有成效,但总体性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反贫困不是一国一域之事,而是全球各国共同之责,是事关国际社会稳定、世界和平发展的大事。因此,推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脱贫的进程,促进全球减贫目标的实现,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使命,需要各国一道积极参与、共同应对全球贫困治理工作。

(二)传统扶贫模式弊端显露,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开展扶贫工作、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直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工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3]。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扶贫采取的是“大水漫灌”等模式,这些模式能最大限度覆盖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现阶段,由于贫困人口呈现分散化、边缘化的新特征,面对日益复杂的隐性致贫原因,之前的扶贫模式对贫困事实把握不准确、对贫困人口的脱贫潜力挖掘不足、对贫困项目的扶持不清晰,难以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求。当前,“一穷穷三代”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令人担忧,“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不合理规划浪费了有限的扶贫资源,“靠穷吃穷”的消极思想难以改变贫困面貌,这些问题凸显出“大水漫灌”等扶贫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贫困人口的脱贫需求。因此,脱贫攻坚迫切需要创新工作思路,集中针对扶贫工作中出现的盲目性、滞后性、分散性等问题,在各个领域中切实贯彻“精准”原则,以应对致贫原因的多样性,实现反贫困工作内容的多元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贫困状况的不断变化,如何有效应对扶贫实践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大力改善中国的贫困现状,实现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提出显得尤为重要。

二、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核心思想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新形势下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是这一重要论述的基本逻辑思路,“志智双扶”是精准扶贫的根本要求,创新扶贫模式是实现彻底脱贫的必由之路,这些都是中国扶贫开发工作模式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的根本所在。

(一)“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是精准扶贫的逻辑思路

习近平在扶贫问题上多次强调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这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基本逻辑思路。中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如今的成绩靠的是“精准”二字,“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就是要处理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退出四个方面的问题。

“扶持谁”就是要精准识别扶贫工作的对象。要妥善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就必须挨门逐户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调查清楚,以便视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例如,在四川省大凉山地区有一辆特殊的列车——“小慢车”,村民们通过“小慢车”卖菜、上学,全程353公里的路程,车票只需22.5元。正是因为中国实施精准扶贫政策,这辆火车在每年亏损1 000多万的情况下,依旧能够行驶下去。“小慢车”就是带领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精准扶贫车。准确锁定扶贫对象,开展高效的帮扶工作,既可以避免社会资源不必要的浪费,更重要的是能够让贫困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人文关怀,提高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谁来扶”就是要明确精准扶贫工作的执行者。“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4]13。湖南省十八洞村因交通落后、耕地稀少,经济得不到发展,当地村民难以摆脱代代贫困的面貌。在习近平精准扶贫方略的指引下,十八洞村组建了一支讲奉献、有责任、重实干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利用当地自然风光、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等产业,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带领贫困人口发家致富的作用。

“怎么扶”就是要强化精准扶贫工作的管理。与过去单一的扶贫管理模式不同,精准扶贫对扶贫管理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简单来说,就是缺什么补什么,能干什么就干什么,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山东省临沭县在实现扶贫工作精细化的过程中,创新实施了县级领导承包镇街级扶贫工作、科级干部承包村级扶贫工作、机关干部承包户级扶贫工作的“三级联包”机制,不仅收集了所有贫困户的资料,而且在公开公正的基础上实现了信息的真实准确。脱贫工作只有明确了目标,各级单位才能承担相应责任,清晰扶贫任务,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如何退”就是要重视精准扶贫工作的结果。当前剩余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艰中之艰,扶贫开发工作还具有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更要避免“急躁症”和“拖延症”,这些情况都会影响扶贫的后劲,导致扶贫工作效率低下。对于这两个问题,必须实施贫困退出专项评估检查。无论是贫困县、贫困村还是贫困人口,达到标准的就必须退出,而没有达到脱贫标准的则通过个人、政府和社会的合力使其达到退出标准后退出贫困。从本质上讲,精准退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是精准扶贫工作的质量保证和检验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落实和完善,体现了中国精准扶贫、全面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二)“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是精准扶贫的根本要求

脱贫攻坚,群众动力是基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机会越来越多,贫困人口更应该摒除旧观念,实现从事事求诸人向事事求诸己转变,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5],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甘于贫困。有些贫困群众不仅自身条件差,而且还缺乏努力改变命运的决心,甚至存在“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出现坐等政府来救济的行为。“扶贫先扶志,小康不是事”,贫困群众只有将自身实际发展能力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相结合,才能找到摆脱贫困的突破口,寻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除此之外,当前农村贫困地区往往具有“一穷穷三代”的贫困代际传递特征,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是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也是制止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加强教育扶贫是当前贫困人口实现由“无力脱贫”向“能够脱贫”转变的最佳方式。但是,贫困地区受观念、设备等因素的限制,难以实现教育脱贫。因此,可以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培训教育,将农民脱贫致富的需要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既能帮助贫困群众实现技有所长,又能为国家创造和培养出一批应用型人才。“志智双扶”是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贫困群众只有自身具有脱贫的主动性,从思想上彻底抛除“我是穷人”的观点,在实践中不遗余力地发挥干劲,才能用好外部帮扶,形成脱贫攻坚内外合力,促使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三)增强“造血”功能是精准扶贫、彻底脱贫的必由之路

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农村贫困治理问题依旧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农村扶贫工作采用“输血”的模式,直接向贫困群众提供粮食、衣物或者现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贫困现状,但是却无法根除贫困之源。更不利的是,这种扶贫模式始终让贫困人口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难以调动其生产积极性,甚至可能出现惰性心理,不能从根本上帮助贫困人口有效脱贫。

传统扶贫模式无法化解贫困人口自我发展与政府直接帮扶之间的矛盾,“造血”式扶贫模式从全新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超越。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贫困群众就地就业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贫困地区虽山高路远,但其土地资源、自然风光、生态环境是其他地区无法企及的,可以根据当地环境状况,挖掘特色资源,发展适宜产业,积极促进特色扶贫产品与电商、物流等行业的结合,开发扶贫新模式,用发展带动脱贫。贫困群众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扩大扶贫产品销售渠道,打造特色扶贫产业链,构建良好的经商环境,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就业创业。增强“造血”功能是实现贫困地区主动脱贫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各贫困地区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切入口,推动特色扶贫产业健康有效发展,为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世界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减贫成就获得了全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高度赞扬,初步形成了反贫困的中国经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在解决自身贫困问题的同时,也展现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力所能及地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与国际社会共同分享中国反贫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直面贫困难题,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6]提供了基本方略,为全球的贫困治理工作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为构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基本方略

中国人自古就具有“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以和为贵”的豁达情怀以及“泛爱众而亲仁”的广阔胸怀。立足于这些优秀的中华文化价值精神,基于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习近平面对贫困治理的世界难题做出了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时代新诠释,从理念上对人类有效消除绝对贫困问题进行了中国表达。

1.加强了全球减贫合作

贫困问题以及贫困所造成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同样,贫困问题的解决也依赖于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7]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共享理念,“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仅能够为沿线国家创造一大批新的就业岗位,加强沿线地区在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更重要的是能够改善沿线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沿线落后国家摆脱贫困现状,让各国人民相存相依、相知相交,共享“一带一路”发展新成果。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为了帮助世界各国实现脱贫,更是希望以此为契机,拉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建立一个合作共赢、携手共进、没有贫困的新世界。

2.改善了国际发展环境

马克思曾指出,资本主义虽然带来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8],但是并没有实现世界的共同发展,“西方国家所推动形成的全球化秩序是‘利己必损人’的资本逻辑的必然结果”[9]。中国在迈向世界、融入世界的过程中,一直致力于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开放共享的新型国际关系,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扶贫交流的过程中,中国进一步加强在工业、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努力探索消除贫困的可行路径。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促成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相互扶持的南南合作,缩小南北差距。不论何时,中国都将力所能及地为促进南南合作、消除极端贫困、增加世界人民的福祉而不懈奋斗!

3.加快了全球减贫进程

目前,全世界仍有许多人口处于极端贫困状态,全球脱贫事业任重道远。对于贫困人口占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如果没有适合的扶贫政策支撑,贫富间的差距就会持续加大,阶层间的矛盾也会不断加深。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对贫困地区的持续开发带来了大规模的减贫,按世界银行1天1美元的贫困标准估计,中国三十年间减少了近7亿贫困人口[10]。精准扶贫自实施以来,即自2012年底至2019年底,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9 348余 万人,全世界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做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解决贫困问题。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是对消除中国绝对贫困所提出的可行性设想,是为解决全球贫困治理问题所提出的具体方案,是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的唯一途径。“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国家如果只懂得封闭自守,终将会被历史的潮流所淘汰。世界各国应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心怀世界人民,通过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快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全球减贫脱贫事业的进步。

(二)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消除贫困,是全世界共同的使命,中国始终秉承大国责任和担当,持续关注和支持国际扶贫事业的发展。“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对解决贫困问题一筹莫展,但中国在解决贫困问题上取得的显著成效,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令人赞叹。”[11]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不仅对中国贫困治理问题做出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回应,而且对世界反贫困进程的发展尤其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贫困治理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丰富了全球贫困治理手段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所有问题之根本,是当今世界上所有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七十余年的扶贫之路,中国独特的扶贫经验和脱贫实践对亚非拉等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共产党在扶贫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制度优势,展现出勇于实践的政治勇气和敢于担当的政治魄力,提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等科学方法,诠释扶贫工作中的“精准”要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经验”,丰富了全球贫困治理手段和方案。中国的扶贫经验已经成为世界扶贫脱贫事业的一个成功样板,如邻国越南积极借鉴中国扶贫经验,在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率先进行改革,为贫困户提供土地,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免费培训贫困劳动力,帮助贫困人口改善生活状态,过上美好生活。“中国经验”是被实践证明在发展中国家有着范式效应的成功经验,将中国扶贫模式传播至正在和贫困作斗争的落后国家,帮助其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介入方法,实现扶贫经验的本土化,是中国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和使命。

2.促进了全球可持续发展

贫困治理和环境保护问题是全球性的难题,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人、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说可持续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那么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事业既能够解决当前中国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又不会对随后的扶贫和环境保护工作造成危害。习近平 提出的“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工程,为中国绿色扶贫事业提供了具体的实践举措。例如,利用贫困地区的自然生态优势,将乡村旅游业作为增加贫困户收入的重要产业,既帮助贫困人口通过参与生态扶贫实现脱贫致富,又提升了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齐头并进。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贫困治理和生态治理寻找到了一条共赢的道路,促进了扶贫事业与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通过绿色手段和方式推动贫困人口脱贫,是新时代中国贫困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工程从绿色扶贫角度启示了其他国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避免重蹈西方工业国家“只抓经济、不抓生态”的老路,为世界各国的贫困、生态治理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会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同样,一个地区的动荡也会造成其他地区的不安。贫困问题是当今许多国家动荡不安、发生冲突的原因之一,这一现象背后所凸显的是贫富差距的悬殊。穷人愈来愈穷,富人愈来愈富,经济的不平衡导致二者之间矛盾不断加重,于是在不断的冲突中又导致更多的人口陷入新的贫困。另外,国际恐怖主义的产生很大一部分也源于全球南北贫富差距的悬殊。20世纪60年代以后,中东、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等地区恐怖主义事件层出不穷。持续暴动的地缘冲突、恐怖主义、种族主义,不但给本国以及其他国家人民带来了生命和财产上的巨大威胁,更是阻碍了全球经济发展和消除极端贫困的步伐。因此,消除绝对贫困是缩小南北差距、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面对这一难题,世界各国要携手并进、通力合作,努力推动全球贫困治理,共同为建立一个和平、发展、繁荣、共享的世界格局而奋斗。

四、结语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出山林”,追求美好生活一直是世界各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而美好生活的最基本要求就是摆脱贫困。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长达七年的精准扶贫之路已经结束,中国“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4]6。中国式精准扶贫的伟大成就,为解决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性贫困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大规模减贫事业的同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为解决全球贫困治理的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成为全球反贫困事业的示范工程。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精准
比亚迪集团扶贫
“洞”察脱贫——“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录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提醒”,促使干部“自励”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隐形贫困人口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