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预决算管理优化策略探讨

2021-11-23辽宁省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设工程中心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7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预算编制行政

李 娟 辽宁省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设工程中心

如今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不断的深化和发展,而且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行政事业单位不是以盈利为目的,重在组织国家的各项业务发展。预决算管理工作是直接关乎服务社会公共职能及行行政事业单位可以让职工发挥自身的优势。

预决算管理工作有没有做到位,关系着本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有的行政事业单位预决算管理部分环节还流于形式,且在许多方面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预决算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那么如何让这些行政事业单位更加合理有效地进行预决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对于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处于重要的机遇期,提高预决算管理水平尤为迫切,建立一个有序的预决算管理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决算的概念和发展过程中的不足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预决算概念

在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预决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内容,管理的工作主要是依据编制年度部门来进行预算的,而且还要让同级的财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审核批准,对预算工作进行强化。有助于财政资源的有效配置,有效地控制财务收支不平衡现象,有助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能够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使财政资金有效、合理的使用。一些单位部门在决策的过程中是行政事业单位,年度预算汇报情况的统计,这样就可以在下一年经营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提供出所整合的数据,也可以让部门内部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质量比较高的部门在进入角色的过程中,可以为单位内部其他部门提供决策数据,这样也可以为本地的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力量。

(二)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缺少预算管理,在经营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没有让它发挥到最大作用,而且预算管理所涉及到的各个内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及工作人员对预算管理意识缺乏预算管理工作态度不够端正,而且对预算编制工作和考核制度,认识不够明确,大多都认为预算只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任务,它们自身没有参与预算工作,而是注意如何才能为单位谋取更大的成效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过度重视部门利益,使预算编制比较主观,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及公平性。

2.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是预算编制,它极大程度上能够影响预算的执行和管理效果,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的过程中,人员参与度不够,调研和论证工作落实不到位,使预算编制与实际执行有偏差,依从于主观经验,并未结合实际,预算调整及追加比较频繁,致使预算管理工作不够严谨、科学。

3.工作人员素质不能满足要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需专业财务人员的支持及业务部门的主动作为,对于能满足工作需要,又能达到预算管理要求,同时具备会计、信息技术、管理知识和防范财务风险能力的人员严重缺失。这些都是限制预算编制与管理的重要原因。

4.预算执行力不足。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没有制定出合理的工作制度,单位领导及相关部门预算管理意识缺乏,预算执行目标不清晰,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未将分析、考核、评价和控制等工作落实到位。同时,不注重对上年度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的分析、借鉴,很难达到良好的预算管理效果。致使预算执行缺乏约束力、严谨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决算管理的优化方向

(一)增强服务效率,提升资金管理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预决算管理的过程中,要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而且在进行预决算管理工作时要保证工作的效率,确保财政资金精细化管理,而且每个单位都要提升财务管理部门人员对于资金管理的能力,这样财政资金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

(二)增强预算权威性,完善预算编制科学性

完善的预算编制方法,能达到良好的预算效果。行政事业单位预决算管理人员,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培训,及时掌握了相关知识,具备极其熟练的管理能力,明确和了解《预算法》,要树立更加权威的管理预算制度,让单位人员都增强对预算管理的意识,这样才能使得预决算编制更加合理。

(三)严格预算执行,合理使用财政资金

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预决算管理,按照预算批复的年度预算分解各项预算指标,对预算的方案进行剖析,而且在执行时,严格依据法律法规避免超预算支出,将财政资金监督与管理落实到实处,明确责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四)完善决算管理,注重预决算衔接

国家行政事业单位要对单位内的预决算进行制度化的管理,这样才能保证日常的预决算管理工作如期的开展,而且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预决算的过程中,还要发挥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内控制度与决算作用,决算编报与预算衔接一致。

(五)完善决算体系,规范预决算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都要对决算体系进行完善,对于内部资金管理制度进行系统化的升级,而且还要加强内部控制建设,防范风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决算的优化措施

(一)强化管理意识,加强预决算管理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决算的管理意识,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在思想上要重视预决算管理,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要主动加强预决算管理意识,发挥每个行政事业单位预决算管理的作用进行管理,管理并转变观念,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政治地位,提高公司员工的责任感。还要提高单位内部人员对预决算管理的参与度,让单位内部人员都有参与到单位预决算管理决策中来。另外行政事业单位还要对单位内部预决算的管理制度及时完善与建立,而且单位还要对职工进行预决算管理培训,增强员工对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掌握,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全体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二)夯实预算编制基础,科学编制预算

行政事业单位编制预算要严格按照《预算法》要求,科学编制预算,在领导重视的同时各部门要共同参与,将调研和论证工作落到实处,使预算编制与实际执行紧密结合,预算的编制是具有意义的,并且操作性比较好,所以各部门要有更加完整的预决算制度体系,并在进行体系整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上一年预决算,对于预算本身的影响,并及时的对预算参考的体系进行整合,这样才有利于减少资金的流动,把预算的准确性提高。

(三)严格把控决算编审,提高决算管理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严格把控决算编审,提高决算管理水平是十分必要的,高质量的部门决算必须夯实日常会计基础工作,要严格按照预算及财务规定审核原始凭证,正确进行账务处理,保证会计信息准确,提高决算编制的效率。收集批复文件、清理往来款项、与财政部门核对指标文件,上缴各类应缴款项,核对人员及资产等基础数据做好决算预备,而且在编制决赛之前,要对于报表进行研究,根据编制对这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内容及范围。这样才有利有利于保证决算报表的真实准确性。

(四)确保政策衔接,优化绩效考核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和执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会出现概念不清晰的情况,以部门决算培训版为例,政府会计核算的财务会计科目和与预算会计科目仍然糅杂在了决算软件中,政府会计改革的适应性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在进行预决算考核时,需要采取的管理标准是非常重要的,这决定了的预决算管理是否能够达到标准。而且在对这些考评制度进行升级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对于单位人员的考核制度进行升级。还要进行实时的绩效考核,及时的了解单位内部的状况,以防止出现差错。

(五)加强预决算监督, 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在预决算管理单位,要建立更加完整的预决算监督体制,而且行政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都要对工作进行参与,这样才有利于保证预决算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各个部门的职工应该做到在预算之前提前审核,在进行中加强监督和管控,保障资金的流动合理,并且按时记录预算报表,并且保证预决算管理的公正公开。

四、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体现在公共服务方面,还影响行政事业单位本身的发展。预决算管理做的好坏,直接体现该单位本身的综合管理能力和水平,还将影响公共服务水平。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决算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尤为迫切。行政事业单位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运行中的规范性和高效性,要不断地提升预算管理的质量,这样才有利于保证行政事业单工作的发展,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职能,提高其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最大程度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财务预决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职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只有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好财政的预决算才能有效保障资金的合理支出,才能保证全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的预决算工作公正公开,这样也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更加迅速。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预算编制行政
行政学人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财政资金风险防范路径探究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