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校游泳课程背景下的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变革构想①

2021-11-23李泊青朱永莉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生命安全游泳生命

李泊青 朱永莉

(云南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高校游泳项目教学中,技能的发展和促进已成老生常谈,游泳课程教学中,结合生命安全教育的理念尚未形成,课程多以技能达标为主,学生的生命安全观、生命健康观的培养有所欠缺,因此对于生命安全课程体系的变革方法需要实践性和理论性的研究和思考。

1 游泳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

从教育学角度看,生命是教育的起源,没有教育的生命是空白单调,甚至低级的,而没有生命的教育就好比是一滩死水,失去了它应有的波澜和活力,因此,生命和教育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生命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哲学教育,是生命哲学和教育哲学的有机统一。对教育生命哲学的研究和探索,有利于加深对教育的目的、本性和宗旨的认识,也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止教育的过度外在化和空心化,真正实现教育的意义与价值[1]。

2 游泳课程之中的生命安全教育的3个导向

生命是整个教育的原基点,生和死往往伴随着深刻的哲学问题,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我国对生死的辩证问题教育是缺失的,人们对生的渴求和对死的恐惧往往得不到精神上的慰藉,关注人及其生命是教育的应然追求。我国当前现实中的高等教育张扬工具理性,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大学生的生命关怀[2]。高校游泳课程中的生命教育一般体现在救人与自救的课程教授上,但这种技能的教授只能参考国家的《救生员培训考试办法》,大部分一线的游泳工作者对此并不熟悉,这种直接面对救人与被救的场景和体验是可以在游泳池之中实现的,也是较为接近现实的。成年人溺水死亡排在意外死亡大类的第二名(世卫组织数据),生命哲学指出只有在最接近死亡的情况下,才能体会生的意义,但将学生完全暴露在这种无保护的危险情况下,是不符合育人要求的。通过借助水环境,释放和营造一些可控的、有略微挑战性的状况,有助于学生对游泳项目的理解和对生命哲学的学习,如挑选2名游泳技能较为熟练的学生,让其中一名进行踩水扮演落水者,另一名学生使用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一定的模拟施救,以达到学习观摩和学习适当的救生和自救技巧,在意外遇到同样环境时不至于惊慌失措,失去理智,在这样的情景模拟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举例(成功施救和失败施救的案例)来对教学进行一定的佐证和加深学生对生命安全的理解,进而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2.1 以生命哲学教育为核心的课程导向

在结合游泳课程学习生命安全教育时,要避免功利主义和考试主义,存在考试的课程势必有它自身的课程目标,但基于生命安全教育这一特殊课程的背景下,如何算学的好,学的会,这种标准是很难定义的,量化为课程指标、考试指标也是不切实际的。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生命安全,只有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切入,借助江、河、湖、海等自然条件因素的亲身经历和生命历程经验为辅助,将大自然与生命紧密结合。因此,可以在高校的半学期游泳课程中举行1~2次的夏令营活动或素质拓展活动(和水环境有关的),进行单独的生命安全教育课程与游泳项目的融合,也可使用其他水类活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融入自然、体味自然、敬畏自然,形成以生命哲学为核心课程要素的生命安全教育。

2.2 以施展生命之宽度、厚度、长度哲学理念为辅助课程延伸

从一些溺水媒体报道中可以看到,在溺水者身亡的情况下,有时还伴有另一名施救者的牺牲,这往往是对自身能力判断的失误和救人心切的心情所导致的。在现实生活中,我国教育鼓励见义勇为,但在溺水真的发生时能否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对自身、对环境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往往才是施救的关键,要知道在公开水域拥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在自身生命都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又谈何对他人施救,生命哲学中的生命是基于存在主义建立的,但基于这些问题恰恰是生命之宽度、厚度、长度的哲学理念,是追求生命之质量,还是生命之长度是人类生命的永恒话题,基于此,正可以结合游泳项目的救生课程教学,培养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和鼓励学生追求个人的价值观,发展课程的延伸性。

2.3 以案例分析法和电化教学为手段的课程导向

在学生学习生命安全教育后,其并没有接触过实际的场景和环境,在教学中的模拟虽然对加深印象有所帮助,但毕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施救和求生,教师只有通过个案的案例分析,将案例置于日常生活之中,可以提出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加强案例的可靠性,使学生意识到生命安全教育是关乎生命的严肃问题,但这对教师的信息的捕捉和获取及分析案例的能力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不论是在游泳项目的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的案例分析法中还是普通的游泳教学中,电化的教学方法都应渗透其中,案例分析法可以借助短视频的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案例发生的全过程,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的哲学思想。在游泳技能教学中,更是可以利用手机、相机等电子产品对学生的游泳姿态进行一定纠错、反馈,对有趣的场景进行一些拍摄留念,加深游泳课堂上的人文关怀。

3 面向生命健康的游泳课程教学

健康永远是生命当中永恒的话题,生命只有一次,是不可逆转的,所以现代社会更加关注生命质量。而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育界却遮蔽了这种本源性特征,体育教学的目的被本末倒置地异化为“三基”的传习式体育。因此,根据生命发展的科学性,即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互补性、差异性等方面特点,树立整体观,关注生命的持续性,一方面要注视学生运动中生理指标变化对身体的积极作用,加强运动价值阈的控制研究,科学有效地促进生命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要重视兴趣、爱好、动机、态度等非智力性因素,坚决反对用实证的科学研究以对待“物”的方式对待“人”[3]。那么,在游泳教学之中渗透以游泳为促进健康手段的锻炼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体育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众所周知,游泳项目在其本身层面上来说,不论是在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甚至是康复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项目本身的各种指标及其作用已是老生常谈,但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高校游泳教学来说,课内教学和课外延伸同样重要,不仅需要教授一定的游泳技能,更有必要在课外组织有关游泳的游戏,课程结束后开展相应的游泳比赛和游泳社团,或者组织相应活动使学生提升体验游泳项目的乐趣,更可以挑出动作规范的体育专业学生设置各种有关游泳项目的体育服务,帮助困难学生勤工俭学。在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健康水平方面,游泳项目作为以水为媒介的“轻损伤”运动项目,在健康促进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在课程体系方面高校更是有健康目标这一重要指标存在,在教授游泳生命安全课程和技能教育课程中,要在保证生命安全健康的情况下提升生命质量,培养运动行为,养成健康运动习惯,促进健康。

4 生命安全教育课程与技能教育相结合

学习实用游泳技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和完善课程的评价标准,不再是以计时达标为唯一评价体系,而是切实地针对不同等级学生,提高学生对游泳项目的认知水平,真正地参与游泳项目的方方面面中来,从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培养运动行为,达到身心健康的双向目标及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其实,这也是高校体育教学中延伸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在高校中学习游泳项目时,项目的技能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往往是分开的独立进行的,没有特定的情况背景模拟和适当的危险因素添加在教学之中。

另外,游泳项目中的教师对这些历史的项目文化观念(项目规则、文化、发展历史等)应有所输出,教授多少,相应的考试占比重是多少是高校体育项目文化输出应解决的问题。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传播项目文化,利用文化的传播和输送,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认识事物和看待事物的能力,树立良好的体育观、价值观、人生观,实现高校生命教育的现实需求。

5 结论和问题

在体育教学之中,生命哲学问题存在于诸多项目教学的方方面面,这里仅讨论游泳项目教育之中的一些生命哲学因素,首先在课上或课下都应渗透这种生命的教育,体育教师的首要条件就是以德育人[4],体育课程改革中,究竟孰轻孰重已经争论了几十年,如“为什么要学习滑步式推铅球”此类问题已不计其数,功利主义时刻影响着高校的体育教学,精准达标已经成为高校游泳课程的唯一标准,生命安全教育课的开展、学生游泳兴趣的培养、游泳历史文化及其规则的传播、教师生命哲学观的学习与教授方法,这些方法手段要解决的还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技能的形成固然重要,但从宏观人的整个培养路程来看,与生命安全教育相比略显单薄,基于以上的思考,会不会出现体育教师的任务量增加,导致课堂质量不够、安全系数降低、消耗课时过多、教师敷衍了事、技能形成期过长、课程周期性要求有所降低、课程定位模糊、忽略水感培养等这些问题,但并不妨碍游泳项目开展相应的生命教育,因为每个项目有它的独特性,将游泳项目与生命哲学教育相结合也是新时代体教融合大背景下的大势所趋。

猜你喜欢

生命安全游泳生命
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设置的困境与策略研究
生命安全教育理念下的小学体育和健康教育探究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生命安全教育现状与解决策略
关于高校生命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