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篮球发展计划下小学校园篮球的实施与推进

2021-11-23吴典祎苏州市相城第一实验小学

灌篮 2021年22期
关键词:校园篮球篮球体育

吴典祎 苏州市相城第一实验小学

一、引言

我国是篮球大国但并不是篮球强国,特别是近年来篮球大赛成绩和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形势均不容乐观,小篮球发展计划的提出就是为了从源头改变篮球事业发展现状,引导更多青少年和儿童参与篮球运动,感受篮球学习、篮球训练、篮球竞赛带来的乐趣,爱上篮球并主动参与篮球相关活动,实现身体、心理、道德、精神、品质的全面发展。篮球项目是广大小学生非常喜欢的运动,特别是NBA、CBA赛事的大规模普及为篮球文化推广创造了良好环境,很多小学生对篮球运动表现出浓厚兴趣,校园篮球精准把握了学生们的需求并将其最大化,持续吸引更多学生参与篮球运动并实现自我成长[1]。世界各个篮球强国均拥有为数众多的篮球人口,这也使得这些国家能够从中选取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中国人口众多但篮球人口基数很小,这直接影响到我国篮球事业选材用才,持续推进小学校园篮球发展不仅仅有助于满足小学学生的健康成长,更能够有效改善我国篮球人才储备现状并实现篮球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二、注重篮球师资建设,持续优化教师梯队

校园篮球的发展需要优秀篮球专项教师的深度参与,教师在篮球教学、篮球训练、文化推广等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直接影响到小学校园篮球发展的秩序。美国大中小学校的篮球教练主要来自于退役的专业篮球运动员,他们在正式步入工作岗位之前也会接受专业培训,这也使得美国的学校篮球教练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在教学与训练之中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展开针对性教育与训练。我国小学校园篮球发展进程中同样应该保持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和关注,持续优化师资队伍,实现篮球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年龄结构、训练经验的科学化发展。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教师在课程设计、训练实施、比赛指导等方面均挥着主导作用,小篮球计划的推广也必须要以优势师资作为核心骨架。优秀的篮球转向教师是校园篮球的宝贵资源,各个小学在校园篮球建设进程中要持续优化师资结构,合理兼顾老中青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老教师拥有丰富经验并对校园篮球发展环境有着准确把握理解,他们可以在教学与训练之中给予中青年教师建议和指导,确保小学校园篮球在小篮球发展计划的指引下沿着正确方向前行。中年教师是体育教师之中的中坚力量,他们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积极与前辈沟通的同时引导青年教师成长。青年教师虽然缺少足够的教学经验,但是他们富有创新精神且对工作充满激情,掌握了最新的篮球理论与训练方法,他们是小学校园篮球持续发展的驱动力量[2]。小学校园篮球建设进程中学校管理者应该对师资结构优化和优秀教师引进保持高度重视,特别是要积极与教育主管部门协调并引进篮球专项教师,实现师资力量的有序强化,从重点师范院校引进青年篮球专项教师以提升学校的师资储备力量并让篮球教学训练富有活力,同时积极与篮球特色学校保持沟通、交流心得并实现教学相长。

三、创新篮球教学模式,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篮球课程是小学生接触篮球项目、提升篮球技能、发展篮球兴趣、沉淀篮球意识的主要途径,小篮球发展计划实施以来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在校园篮球设施建设和器材采购方面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有效保证了校园篮球教学活动的基础条件。“一人一球”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们的需求,但是在课程建设与课程规范方面需要花费更多精力,查缺补漏的同时创新篮球课程教学模式能够让体育教育特别是篮球教育水平持续提升,校园篮球的发展也将借助篮球课程支持进入更高层次和水平。小学篮球教学模式的创新应该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有序开展,深入了解小学学生的真实篮球水平,根据本校学生特点设置多样化的篮球课程并为学生们提供更多选择,传统篮球教学通常按照动作示范、分解教学、组合训练、纠错改进流程实施,从分解到整体的教学方式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且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参差不齐。在篮球教学模式创新过程中应该增加更多的自主练习和集体练习时间,进一步减少学生在讲解和示范方面花费的时间,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引入提升学生们的兴趣,例如游戏教学、竞赛教学、情景教学等等,这些方式可以将篮球教学与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比赛、故事融为一体,保持学生对教学与训练的专注度并改善学生们的认知接受情况,逐步实现学生篮球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3]。

四、提升教练业务能力,发展球队竞技水平

小学篮球队伍建设是小篮球发展计划的重要构成,篮球队伍建设也直接关系到校园篮球氛围、人才队伍建设和校园篮球发展,篮球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是各个小学应该着力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体育教师在篮球队伍训练活动组织和实施时要突出篮球特色和学校特色,改变沿用成年阶段球队模式化训练体系的现状,实现篮球训练的方法与方式多样化发展,强化篮球教师能力并优化篮球队员篮球技能,为篮球后备人才质量提升奠定基础。教练员在日常训练活动中要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技术特征,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活动,帮助队员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查缺补漏的同时通过训练与竞赛发展个人能力。在球队战术制定时要注意球员位置细化和球队战术细化,不仅仅关注小篮球运动规则,更关注队员的未来发展,积极借鉴成人篮球的成熟战术,有效发展学生的战术意识和战术能力。学校要积极支持篮球教师的自我发展,通过体育教学和球队训练过程中丰富积累经验,鼓励教师外出参与篮球培训以提升业务能力[4]。体育教练本身也要保持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的积极意识,紧跟现代篮球发展潮流并摒弃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篮球理念、篮球战术、训练方法,持续更新知识储备并将最先进的篮球知识、技能和战术传递给广大学生,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邀请退役专业篮球运动员进入学校担任专职教练或兼职教练,有效开展高质量的小学篮球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

五、重视家校充分沟通,给予学生全面支持

小学校园篮球建设与发展为人才挖掘和培养提供了肥沃土壤,优秀篮球人才不仅仅可以在校园内参与各种篮球活动和篮球竞赛,更有机会进入更高水平的篮球学校或篮球俱乐部接受专业培训。但很多学生家长却担忧参与校园篮球活动会影响到学生的文化成绩,同时也不愿意孩子走上专业篮球道路,这也成为制约校园篮球发展的重要因素。小学篮球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篮球兴趣、真实水平以及未来发展可能,特别是要权衡学生们的志向,为学生们选择最适合的发展道路。体育教师的积极引导能够有效激活学生们的运动兴趣,而学生们的篮球潜力则更为重要,学生们是否适合走上专业篮球道路需要全面评估学生情况,教师在面对拥有较高潜力且篮球能力较强的学生时应该鼓励他们继续篮球道路,反之教师则应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鼓励引导学生将篮球作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坚持“终身篮球”。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与学生家长展开深度沟通,保证学生家长能够在正确判断孩子基础、潜力和兴趣的前提下做出正确判断,学校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支持学生在篮球方面的全面发展[5]。

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发展体育核心素养

很多小学学生缺少参与体育活动特别是篮球运动的主动意识,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社会长期缺少体育文化,学生家人及身边成人较少参与体育锻炼,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们参与体育活动并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为小学校园篮球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

(一)体育精神

小学体育教师在学生体育精神培养方面应该重点发展学生的体育情感和体育品德,使得学生们在篮球学习与篮球活动中自觉遵守篮球规则、主动努力参与训练、积极展开团队合作等等,这将帮助学生们对篮球和体育的内涵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体育精神的塑造和引领将会影响到学生们的体育品德,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方式在校园内形成篮球文化,传统的教师口头宣传方式已经很难带给学生们深刻影响。小学校园内应该积极组织体育节、篮球节和篮球竞赛活动,特别是在重大篮球赛事期间在校园内张贴海报、播报赛事情况、组织学生集体观看,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强化学生们对篮球的重视和关注,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将提升学生们对篮球的认知水平,为篮球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二)学生实践

学生运动实践的参与和体验能够促使学生们主动参与篮球活动,只有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需求才能够保证他们更加有效地参与到校园篮球的各项活动之中。人人参与篮球、人人热爱篮球、人人关心篮球才能够实现校园篮球的全面发展,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在体育课堂上增加篮球教学时间,另一方面则要鼓励学生们在体育课堂之外积极参与篮球实践活动,特别是在双减政策持续推进后,学生们拥有了更多的体育运动参与时间,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后体育作业、课后体育托管带领学生们参与篮球活动,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多地参与篮球实践,发展篮球兴趣与篮球素养。

(三)健康促进

篮球运动本身具有一定的竞技性、对抗性和危险性,很多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尚未成熟,篮球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并不到位,这就导致学生们在篮球竞赛或游戏活动之中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因此教师在篮球教学和活动组织时要注意指导学生们掌握健康知识、科学运动方式和形成良好运动习惯,例如在参与篮球运动之前首先要做好充分热身准备,注意保护自己和队友,真正实现健康运动的目标,更好地享受篮球带来的快乐。

猜你喜欢

校园篮球篮球体育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街头篮球文化
快乐篮球进山乡
浅析校园足球振兴对校园篮球的影响
“健康中国”对校园篮球的启示
高校校园篮球联赛的社会学分析
我们的“体育梦”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