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的饲养问题与其未来发展

2021-11-23孙建军廖冰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3期
关键词:消毒剂养殖场防疫

孙建军,廖冰

(沈阳工学院生命工程学院辽宁抚顺 113122)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也带动了不少新兴行业的发展,其中,经济动物饲养业就是近年来养殖业中发展较迅速的一类。从吃穿、日常用品到工艺美术品,其中所需的原材料在不少情况下都和动物有关,经济动物的饲养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高社会经济效益,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

1 经济动物饲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饲养盲目跟风,品质不佳

目前我国在所饲养经济动物的种类中,主要包括肉用禽畜、毛皮兽、宠物、观赏类动物及药用价值较高的动物等,种类繁多,上述提到的动物类型尚有一定经济价值,但在实际饲养中还有不少开发难度不小,且经济价值也并不明显的品种,甚至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也在饲养推广行列中。这主要是由于盲目跟风引种导致,在缺乏足够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这种盲目跟风容易和市场需求相悖,再加上在选育和改良方面水平较低,多以近亲杂交手段来扩大养殖规模,也会引起种源品质不高,品种退化,均可能给养殖户带来较大损失。

1.2 饲养中心网络不健全

不少动物饲养仍处于自发发展中,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当地政府部门也没有对其进行统一协调管理,没有形成一条配套的产业链。养殖户们较分散,没有经过正规的行业指导,仅仅通过报纸、杂志等媒介的宣传广告来获得较为片面的市场信息,难以正确把控市场行情。而且,在没有形成完整网络体系的情况下,也没有完善的配套服务,导致市场信息不能获得及时反馈,造成产品积压或滞销。

1.3 技术落后,管理不到位

我国动物饲养以小规模分散为主,尚未形成一定规模,产品开发和加工技术均较为落后,不利于经济动物饲养业的发展和系统产业链的形成。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和指导,不少品种也没有可依据的生产标准和对应的生产技术,使品种的营养水平并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产品的数量、质量都明显降低。不少养殖场也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没能对当地的丰富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缺乏统一管理,产品开发科技含量低,也很难提高经济效益。

1.4 防疫检疫监管措施不到位

养殖场一般需要在建成后才能开始申请动物防疫合格证,而不能预先接受监管和指导,经常会造成选址、布局、防疫设施上的问题出现。不少养殖场即使在审查未通过的情况下继续投入生产经营。在引种监管尚没有规范的申报审批程序,也没有对调运回来的种畜禽进行隔离观察。强制免疫难度较大,养殖场报告动物免疫情况大多只为应付检查,甚至可能会编造档案,不利于兽医部门的监管。部分养殖场动物出笼时不知申报检疫,检疫执法人员少,监管地域大,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覆盖其所管辖的所有区域。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疫情,即可能会出现极大的经济损失。

1.5 畜牧养殖场地消毒不够完善

消毒工作是养殖动物的安全保障,但不少养殖户并没有相关意识,只重视接种、饲料管理,认为只要做好动物免疫工作就万事大吉,饲养场所的消毒可有可无,往往在出现疫情后才意识到消毒的重要性,却为时已晚,而且这时传染源已较难被阻断,难以做到有效防疫。同时,在具体消毒方法选择上,也由于缺乏足够的指导,而对消毒剂类型、使用方法、选取原则等没有充分的了解,使得多数养殖场都用过于单一的方式进行消毒,没能契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市面上在售的消毒剂多数存在一定缺陷,在作用效果上并不尽如人意;消毒工作也往往没有计划性,消毒操作的不规范也会影响到消毒效果的彻底性,单一消毒制剂的长期使用会使病原体出现抗药性,消毒程序的不规范会直接影响到动物的健康。

2 提高经济动物饲养效率的对策探讨

2.1 合理选择饲养品种

饲养经济动物前,应首先对动物的品种、经济价值、成本等方面有充分的了解,结合自己的经济能力、人力、所在地域自然条件等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明确国家关于经济动物养殖方面的具体规定,办理许可手续。尽可能选择常规物种来养殖,因为这类品种饲养技术已较成熟,不需要再花过多的精力去探索,在种源供应、市场需求上都比较稳定,风险相对较小。在物种选择上,也尽可能选择综合开发利用较大的品种,加强品种改良和选育,推广优良品种,以促使饲养业的健康发展。

2.2 完善信息化系统

养殖场应和相关企业之间建立联系,打造较为完整的信息化系统,以求做到市场信息的流畅。在建立完善信息化系统的前提下,可以为养殖业提供高效、优质的信息服务,使市场信息得到共享,针对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养殖计划,进一步降低市场风险,使养殖业能有计划、有规模的发展。

2.3 加强饲养工作中的科技投入

和传统畜牧养殖业不同,经济动物饲养往往需要有配套的技术,才能使动物获得最合理的饲养,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基于现阶段饲养技术的落后性,需加大饲养工作的科技投入。首先,应定期对养殖技术队伍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专业素养,并建立规范的管理模式;其次,应认真分析当前市场形势,严格依据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管理;再者,应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体系,为饲养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产品竞争力和科技含量。

2.4 加大防疫检疫监管力度

首先,应加强动物防疫方面的宣传,让养殖者能充分了解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性,知晓养殖场监管的目的在于更好的促进经济动物的健康生产,从而愿意主动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养殖场选址、布局,并规范防疫记录,规范生产经营秩序。完善动物防疫审查办法,建立养殖场先报后建制度,先由养殖场主将选址、布局等材料送审,并由有关部门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现场查看、全程指导,力求场所建设能完全符合养殖要求,不足之处必须整改到位才能投入使用。对养殖场出现的违法行为,应加大惩罚力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养殖场建设、防疫设施、引种审批、申报检疫、养殖建档等方面进行定期检查,对其中存在的不合规行为从重处罚。增加财政投入,增加执法人员,改善执法人员工作条件,配备监管交通工具、通讯设备,使技术人员上门监督指导常规化。

2.5 规范场所消毒

提高养殖户消毒意识,提高对消毒的重视,从以往的药物防疫观念转变为通过严格的场所消毒来防疫的观念。结合养殖场地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合理的方式,制定相应的计划。定期组织消毒知识和技术培训,让养殖场工作人员能学会使用不同消毒剂,增加对不同类别消毒剂的了解,会自主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型,确保消毒方式的多样化,提高消毒效果。开始消毒前,应彻底清理场地内部和周围,消毒时不应局限于畜禽体表,而应进行整个空间的消毒,达到杀菌、净化空间的效果。

3 小结

总之,经济动物的饲养已成为我国新兴养殖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基于现阶段的问题,相关部门和养殖场主都应对其进行认真分析,进行有效应对,以促使动物饲养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消毒剂养殖场防疫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养殖场管理技术要点
防疫、复工当“三员”
正确使用消毒剂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
消毒剂会引发哮喘吗
消毒剂,哪款最适合家用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