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的思考

2021-11-23丁苗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9期
关键词:志愿毕业生岗位

文/丁苗

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环境背景下,合理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地区就业具有一定的意义,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西部基层地区发展水平的有效措施。因此,应重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方面的引导,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通过科学化、有效性的引导措施为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提供助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关乎毕业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人生走向,还与人才强国的战略有着直接联系。特别是在我国推进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背景下,合理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地区就业,可以缓解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压力,还可以有效地培养毕业生的创业观念,使其形成良好的就业意识[1]。

一、强化就业创业的引导力度

高校在进行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引导的过程中,应在服务就业的同时推动创业,并且将两项重要工作相互整合,双管齐下,确保毕业生在基层地区稳定就业。

(一)强化创业方面的引导力度,改变毕业生的就业意识

根据相关调查,目前许多毕业生在就业、创业观念方面存在问题,片面、错误地认为西部属于欠发达地区,没有就业的发展空间。毕业生在就业岗位选择方面普遍存在视野狭窄、缺乏自主创业信心和动力的意识。这些错误观念、意识的存在,直接影响毕业生在基层地区就业的积极性。在此情况下,高校应做好思想教育、价值引领等工作,为大学生介绍西部地区成功创业、就业的案例,使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成才观念,充分了解到投身西部基层地区就业的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高校还应营造良好的西部地区就业创业氛围,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当作主要任务,不仅要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还应提高他们在基层地区就业与创业的积极性。

高校可以组织各个部门编写毕业生创业计划竞赛方案,在竞赛活动中有效培养毕业生的创业精神,增强他们的创造力。通过竞赛的方式,大学生充分意识到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将自身的知识优势发挥出来,在基层地区推广科研成果,为西部基层地区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生产力转化贡献力量。这样,在创业计划大赛中,能够挖掘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使其形成良好的就业创业观念,积极到西部基层地区就业[2]。

(二)创造良好的实践模式,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多数高校毕业生在创业实践方面处于不成熟阶段,尚未实现知行统一的良好目标。由于缺少实践经验、实践操作,就业能力也难以提升。因此,为更好地引导毕业生在基层地区就业,高校应该创造较为良好的实践模式,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实际的协调引导过程中,高校应重点鼓励大学生参与自主创业活动,为其创业方面的实践操作提供服务。高校可以动员社会群体的力量,为大学生西部基层地区就业提供基础性的保障和良好的条件,鼓励大学生参与到西部基层地区的就业创业实践活动中。高校可以与党政部门取得联系,寻求一定的支持,获得政府层面的创业资金,为大学生打造良好的就业创业实践环境,使大学生在创业试点项目中能归纳总结丰富的就业创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实践的过程中,应打造良好的就业见习环境,在引导大学生进行就业见习的同时,推广和普及职业等级测评体系,使大学生对自身的特点优势与未来的职业倾向有更深入的了解,合理地进行目标定位调整,有效地提高专业素养和就业素质。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应在网络环境中建设学生就业见习平台,并与其他高校的网站互通,利用平台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操作提供全面的服务。另外,高校还应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网络培训力度,在网络平台上让大学生互相沟通交流,成立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操作的顾问团队,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专业咨询服务和指导服务[3]。

(三)健全创业引导机制,打造良好的基层就业平台

目前,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认为社会提供的岗位不理想,又缺少能够寻找、选择理想岗位的途径,最终无法找到岗位就业。而西部基层地区的企业由于缺少通畅的招聘信息发布渠道,很难按照自身的岗位需求聘请优秀的大学生人才。为解决此类问题,高校在我国推进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过程中应重点健全、完善创业机制,打造良好的就业平台,真正意义上实现人才资源和岗位资源的良性循环。高校在建设就业见习网络平台的同时应与西部基层企业相互沟通交流,让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西部基层企业的岗位情况、薪资待遇情况、职业发展情况有全面了解,也便于西部基层企业根据岗位需求在高校聘用合格人才,达到双赢的良好目的。高校在为大学生建立相关的创业体系过程中,不仅需要建设良好的活动载体,还需建立相应的服务机制,借助国家的西部就业政策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创业项目[4]。在大学生自主就业创业的过程中,高校要强化就业指导力度,筹集相应的就业创业指导资金,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效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完善基层就业引导体系

在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背景下,高校应重点完善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引导体系,利用合理的引导方式,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真正为西部基层地区经济建设、产业升级、整体发展提供帮助。

1.健全高校引导工作体系,在合理引导的基础上高效推进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高校应指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志愿服务的效果、志愿者作用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发展全局,只有积极参与相关的志愿活动,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此阶段高校应健全毕业生就业的引导机制,包括健全动员招募机制、培训派遣机制、管理表彰机制、就业服务机制等,在发挥机制作用的同时,提高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引导效果[5]。

2.重点完善就业政策、就业措施,将其作为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就业、志愿者为西部发展提供服务的保障。高校应在鼓励毕业生投身志愿服务的同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保障。高校在引导工作中应重点关注毕业生志愿服务西部基层的积极性,争取获得政府部门更多的优惠政策,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地区进行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而且能对大学生就业发挥更大的引导作用。

3.整合优势资源。为了更早地实现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促进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地区服务建设,高校在就业引导期间应着力实施资源整合。在整合社会资源、企业资源、成功就业创业人士经验资源的基础上,社会各界共同协作,服务于大学生在西部基层地区就业。高校应借助这些资源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提升就业创业效果。

三、结语

在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背景下,高校应合理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重点完善就业服务模式和服务机制。高校通过有效的就业服务措施增强就业引导工作的效果,利用合理的引导方式提升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改善他们的就业和创业观念,使其在就业过程中为西部基层地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实现积极的人生价值。

猜你喜欢

志愿毕业生岗位
9岁的高中毕业生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我志愿……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最“叛逆”的毕业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