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中文系就业困难学生的精准帮扶措施研究

2021-11-23杨林林周颜辉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中文系台账困难

文/杨林林 周颜辉

基于我国当下教育市场扩招政策的全面实施,国内各大高校入学人数呈现出一种高速递增的趋势。尽管此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大部分学生享有素质教育的机会,但与此同时也使得市场就业压力越发显著。综合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统计数据,在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出一种断崖式上涨趋势,学生群体高度集中地区的毕业生人数达到800万,这一数据不仅再创了高校毕业生人数新高,而且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高校教育工作的实施已趋近完善[1]。然而,随着毕业生人数的显著提升,人力资源市场内与之对应的就业岗位却没有增长,社会可以提供给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并没有增多。此时,毕业生犹如市场内的廉价劳动力一般去竞争基层就业岗位[2],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市场价格被不断压榨。在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每年教育市场都会诞生一大批的“难就业”学生。在高校内,中文系属于热门专业,尽管部分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较充足,专业素养也相对较强,面向的就业范围也相对较广,但仍有大部分中文系的学生在毕业后无法顺利就职于工作单位。这部分学生已成为高校重点关注群体,甚至已经引起了教育界对其的关注,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迫在眉睫。

一、中文系学生就业方向与就业困难原因

中文系学生在毕业后大多从事于文字处理类行业或工作岗位。结合往年对中文系学生就业的统计而言,超过半数的学生选择文字编辑、稿件处理、文案策划、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例如公职文员等。也有少部分选择社会内的一些新兴类行业,例如新能源行业等。中文系学生在我国市场内的就业范围是相对较广的,可选择的就业岗位也是较多的。但综合市场人力资源调查数据而言,仍存在较多的中文系学生在毕业后,没有就职于其个人倾向岗位,导致此部分学生成为校内的就业困难群体。下述将对中文系学生就业困难产生的原因展开深入且具体的分析。

第一,受到教育市场政策变革等相关外部因素的影响。截至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运行已趋近于平稳,多个行业内部人才已趋近于饱和。许多大型企业可提供给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也相对较少。部分单位为了节约对入职工作人员的培训成本,选择直接从名校招聘毕业生,或直接设置过高的面试与应聘门槛。此种现象导致一些基础性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或非名牌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受到限制。也存在一些企业单位,采用制定严格标准的方式筛选面试的毕业生。例如,要求毕业生具备工作经验、要求中文系学生具备较高的中文表达能力。更有一些企业单位从性别层面筛选人才,包括歧视女性大学生,认为其在入职后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过多等。

第二,受到大学生自身内部因素的影响。根据我国目前高校对教育市场的调研数据可知,大部分学生表示,在离开校园走向社会后,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尚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大部分大学生存在严重的从众心理,并没有意识到社会对于人才竞争的激烈[3]。也有较多的大学生目前对就业工作的准备存在不足的问题。例如,尚没有实现对其个人身份的有效转换,即便已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仍没有一个正确的工作态度。例如,在企业团队中,对于其他工作的同事没有良好的接纳与包容态度、对于上级领导下达的指令,无法在规定时间内保量完成。此外,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对个人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不了解自身的长处与优势,无法对自身进行客观评价,在选择就业方向或就职岗位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甚至有些毕业生自身能力存在显著的不足,但却存在眼光过高的问题,即期望走上工作岗位后便可以获得高额薪水,而其自身却没有付出与之对应的内容,最终只会在社会发展中被淘汰。

二、面向中文系就业困难学生的精准帮扶措施

(一)创建中文系就业困难学生个人台账

为了解决中文系学生的就业问题,高校可采用创建中文系就业困难学生个人台账的方式,对此部分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系统化总结,掌握学生就业困难的实际原因,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在建立就业困难学生个人台账过程中,需要获取毕业生的倾向、家庭居住地、期望就职的企业单位、期望月薪、预计就业单位属性、个人家庭信息、家庭就业氛围等[4]。高校需要充分掌握与此方面相关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并将信息按照统一格式整理后,上传到资源库,并由后期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综合管理。

建立就业困难学生个人台账,需要经大数据技术导入此行为实施的过程,精准掌握不同大学生群体对就业、对岗位的需求。借助高新技术的力量,锁定大学生就业关键信息,以此为依据,定位困难群体。在此基础上,采用连锁定位的方式,对大学生就业进行指导。在执行此方面工作时,高校需要设定一个行为周期,即固定在某一段时间内,对就业困难学生个人台账内部信息进行更新。要实时掌握中文系大学生的现实需求,采用动态化的方式对台账进行管理。并定期进行一对一交流的方式,进行帮扶方案与帮扶对策的制定,确保台账内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二)基于互联网精准对接中文系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信息

互联网技术属于协同中文系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的辅助性工具,基于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高校针对此方面的研究也逐步走向一个数字化阶段。针对高校而言,使用网络技术,可以实现中文系就业困难学生就业信息与市场内企业单位人才信息的精准对接[5]。通过技术对信息的有效对接,可以帮助大学生对就职的企业单位进行有效选择,防止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落入由企业设下的“圈套”中。

在此基础上,可以在学校内建立一个就业对接平台,平台内需要有完善的中文系就业困难大学生个人信息,且平台在互联网中是呈现一种相对的开放状态。企业可以直接在平台检索入口发布人才招聘信息,信息发布后,平台将自动对学生信息与企业信息进行对接[6]。例如,提供企业人事部门校内与其需求相匹配的大学生个人信息、提供存在此方面就业意向大学生企业招聘信息。当完成对双方信息资源的交互后,学生可从平台推动端口进行企业信息浏览(包括招聘信息、薪酬待遇信息等),当学生对企业产生一定的认可与肯定后,可直接通过平台向企业发送个人求职信息,当收到企业对其反馈后,便可以通过平台直接进行线上初步面试。完成初步面试且双方均较为满意时,企业可以线下联系学生参与企业内部人才招聘与录取的考核。

(三)在中文系大学生专业课内增设专项就业指导课程

除上述提出的措施,在对此方面进行深度研究时,可采用在大学生专业课内增设专项就业指导课程的方式。例如,将就业指导课程与专业课程内容进行融合,使学生在参与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可了解或掌握自身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用途[7]。同时,可在课程体系中增设对应的就业心理辅导课程,由校内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对就业困难群体定期进行心理辅导,避免学生在就业与择业中出现心理层面的问题,保障学生在面向社会、选择就业岗位时,可保持一个相对良好且平和的心态。总之,要实现对中文系大学生就业的保障,还需要从学生个人层面入手,通过此种方式提高大学生的个人就业能力,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大学生与企业需求人才有所适配。

三、结语

文章结合中文系学生就业现状,对于中文系就业困难学生未来职业生涯提出了相关的精准帮扶措施建议,通过精准帮扶措施的实施与落实提高中文系学生就业率,有助于提高高等院校整体的就业质量,帮助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解决就业困难,有助于中文系学生正确求职观的养成。文章仅针对现阶段就业困难的中文系学生求职中遇到的困难,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帮扶建议与意见,对于其他专业学生和专科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尚未开展深入研究,因此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充实。另外,文章提出的帮扶措施在实际实施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就业效果。

猜你喜欢

中文系台账困难
困难中遇见团队
中文系何为?
困难我不怕
长治学院中文系简介
工作落实,一本台账起什么作用?
靖边规范基层党建工作台账
黄振东作品
选择困难症
韩雪峰的“台账”
ERP系统的设备创建及台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