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2021-11-22玉林师范学院覃裕强方琨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8期
关键词:肺结核突发事件关怀

文/玉林师范学院 覃裕强 方琨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在社会教育中所承担的角色不仅仅局限在“教书”单一层面,如何在高校教育中将人文关怀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帮助高校教育逐步实现“育人”的发展目标,成为最近几年高校改革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尤其是自2019年12月以来,深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很多社会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一突发事件背景下,高校如何缓解突发事件过程中学生们的恐慌情绪,避免学生们对突发事件做出过度的反应,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凸显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人文精神,成为现阶段高校学生工作者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人文关怀的概述

“人文关怀”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及的一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近几年,随着人们对于人文关怀理念研究的推进,人文关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随之大幅增加,在教育领域同样如此。着眼于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人文关怀逐渐进入视野,并且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工作者们重视人文关怀对于高校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与此同时,随着高校学生工作中人文关怀理念应用的增加,事件处理环节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及时对学生予以人文关怀不仅使其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突发事件,同时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突发事件对高校正常教学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所以,在目前高校学生工作中适量渗透人文关怀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二、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举措

本文选择我国某城市高校在应对该校学生突发肺结核疾病事件相关处理举措进行阐述、研究,希望能够对后续高校学生工作中实施人文关怀提供借鉴。

(一)突发事件的产生背景。2018年11月14日,某市疾病防治医院确诊某高校2016级学生出现一例肺结核患者,同时该诊断情况告知书送往学校。11月19日,结防所前往该学校开展了有关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并针对该确诊患者同班级的48名学生以及相关接触人员进行了相应病理的诊断和胸片检查;在后续的检查过程中,防疫部门于23日确诊了2例结核病案例、5名疑似患者。随之对确诊对象的同楼层学生和密切接触者进行扩大筛查,12月5日止,确诊结核病7人,疑似病例1人。随后,该校学生出现一定程度的恐慌,一部分学生私自离校,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为疫情的传播埋下隐患。针对这一情况,该校工作人员及时开展了相应的应对举措,希望能够控制这一疾病的蔓延,同时为后续疾病防疫工作奠定基础。

(二)高校应对该突发事件的举措。第一,该校积极与当地卫生监管部门进行联动,开展了相关疾病、疫情的防控工作。在疫情发展的过程中,高校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管理意见与当地卫生部门进行协同,对于存在较大患病可能的学生、教师、家属等进行了隔离,以此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减少可能患病人群与外界接触的方式,降低疾病传染的几率;同时,该校相关管理部门与卫生组织联合,对可能存在感染的人群进行了筛查,同时开展了对校园、寝室等多区域的消毒,最大程度上降低病毒传播的可能性,在源头上保障高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第二,高校与当地的管理部门进行了协调,在控制疾病传播的同时,最大程度把控校园内部的安全稳定。就这一环节,该校学生工作者们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会议研讨,深入探究疾病传播的渠道、范围、风险等,并将疾病与实际高校的运行情况结合,拟定突发事件处理方案,帮助学生们缓解焦虑的同时,保证高校学生们的正常生活;高校针对疫情组成校长担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小组,全面将高校中的保卫、教育、后勤等与学生们息息相关的工作内容进行了明确的划分,确保在疫情下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第三,高校开展了有关肺结核疾病的宣传工作。一方面,为学生们普及有关肺结核防治等基础知识,减小学生们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邀请疾病防控工作专家为学生们讲解疾病防控的相关知识,缓解学生们对于疾病的紧张情绪,通过对学生心理状态的辅导,为后续学生更好地参与疾病的抗争奠定坚实的基础。第四,高校开展了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尤其是针对已经确诊或是出现疑似症状的学生,高校安排专职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系,试图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帮助家庭缓解焦躁的状态,进而实现工作中实施人文关怀的目标。高校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告知学校的立场,同时将相关举措呈现在家长面前,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家长对于高校疫情防控的疑虑,从而实现在学生工作中落实人文关怀的目标。第五,高校开展了针对患病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尤其是针对后期被传染的学生,高校不仅对其自身和家庭进行一定程度的安抚,同时也为学生准备了适量的心理辅导课程,使学生更快从疾病中脱离出来。同时,高校针对因疫情受到影响的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帮扶工作,从根本上消除了患病学生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够更好地面对疾病,积极治疗,凸显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对学生实施的人文关怀。

三、高校对学生实施人文关怀的路径

结合上述案例,笔者认为,在未来的高校学生工作过程中,想要切实发挥学生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作用,应从下述四个方面入手积极予以完善,从而帮助高校学生获得心理上的疏导,推动高校工作顺利进行:

(一)构建健全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首先应着眼于实际突发事件的情况予以分析,构建能够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应机制,同时重视高校师生们的心理健康,避免出现群体性的恐慌等问题,影响后续正常工作的开展。就上述案例来看,由于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强的疾病,在应对这一突发事件的过程中,管理者们应重视对学生恐慌心理的纾解,从而实现预期的学生管理目标。与此同时,高校应积极研习国家有关突发事件问题的处理建议,在这些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构建切实、有效的联动应对机制,最大程度上保障实际的学生工作有据可依,从而推动未来学生工作中人文关怀理念的落实。

(二)深化学生对突发事件的认知。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想要更好地凸显高校工作的人文关怀,需要对突发事件保持一定的“透明度”,深化学生们对于突发事件的了解、认知,缓解学生们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慌情绪,鼓励学生们以突发事件为契机,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从根本上实现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人文情怀的渗透。比如,学校可以在为学生们宣传、普及有关肺结核疾病的防控举措同时,引导学生们适当开展体育锻炼,通过提升自身身体素质的方式增强对于肺结核病毒的抵抗能力。

(三)渗透“共识、共情、共同”理念。在突发事件背景下,高校想要实现学生工作中人文情怀的渗透,就应秉持“三共”的原则,开展相关的学生活动,帮助学生们提升对于高校工作的认可,促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和高校形成情感上的共鸣,进而为后续的学生工作奠定基础。在学生工作中渗透人文关怀的过程中,管理者们应确保相关决策的公平、公正,以此引导学生们配合学校实施相关举措,凸显高校学生工作中人文关怀的作用。

(四)明确高校开展人文关怀的义务。“疾病无情人有情”,突发事件的处理阶段,本就是学生、家属心理波动比较显著的阶段,高校作为先进的教育管理服务机构,必须积极发挥人文关怀作用,切实为学生、家长着想,从学生及家长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和家长缓解其在突发事件中的负面情绪,在本质意义上深化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凸显高校教育的“温度”。

(五)准确掌握突发事件中学生群体的关注焦点,及时研判处理。学生群体的关注焦点是突发事件处置中尤其需要注意的问题,在疫情关头,学生工作者要密切关注学生群体的当前关注焦点所在,积极为学生解决实际焦虑和困难,不让关注焦点演变成为舆情焦点或者争论焦点。要积极构建与学生群体平等对话的平台,与学生群体特别是学生“意见领袖”进行平等对话,第一时间予以回复和解决,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诚意,这样才能化危为机、协同抗“疫”。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方法发生了转变,合理将人文关怀融入实际高校教育,已然成为未来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以往高校教育过程中某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举措,探究高校在学生工作中渗透人文关怀的路径,希望推动我国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革新发展。

猜你喜欢

肺结核突发事件关怀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肺结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分析
护理干预在35例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突发事件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