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视野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

2021-11-22

当代旅游 2021年9期
关键词:国际化院校人才

蒋 骏

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 213000

引言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于专业性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文化素养以及语言能力,还需要懂得国际行业惯例,能够针对市场动态以及发展趋势较强把握能力的国际化旅游人才。本文主要以全球视野为基础,结合了师资队伍、课程设置以及培养目标、合作交流与教学环境等几方面针对旅游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究,旨在使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加符合全球国际旅游市场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一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高职旅游管理课程体系以及培养模式出现偏离

在当前的旅游管理教学过程当中,由于旅游学科的构建还不成熟,从而导致了许多院校在针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当中不够精准,人才的培养无法满足当前旅游全球化的要求。很多院校依旧照搬国外的培养模式与方法,还有很多院校过于注重对于理论知识方面的传授,忽略了对于学生文化素养和国际元素内容的有效培养,从而也导致高职旅游管理的教学偏离了其主要的目标和方向[1]。

(二)实践课程和教材内容不够充足,学生实践能力较弱

在当前的高职旅游管理教学过程当中,教学内容主要有两部分来进行组成。一方面,学校在校内进行实训,主要是通过本专业实习室来进行开展,这就导致了学生能够掌握的专业技能较为单一化,不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更加无法做到对于国际化元素的有效体现和融入;另一方面,是与企业进行合作实习,由于在企业选择过程当中局限性导致了学生无法在实习过程当中做到对自身文化素养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有效提升,没有充分体现国际化对于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缺乏双语师资队伍

在高职旅游管理的教学过程当中,很多的专业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对于旅游专业知识的把握以及实践经验都不够充足,教师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会影响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再加上很多教师都不具备双语教学的能力,从而导致在教学过程当中不能对学生进行双语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国际化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方向,针对专业的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全球化发展过程当中,更加急需的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外语能力、管理技能等多方面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并且要能够适应当前全球化旅游不断发展的需求,要具有较强的国际化视野以及高素质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2]。所以,在当前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当中,要做到对内涵的有效扩大,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将岗位的要求作为基础,通过对国际旅游行业特征以及对人才需求的有效探究和分析,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定格为培养具有宽广国际化视野、较强外语沟通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化的基层业务操作能力,还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二)国际化的课程设置

国际化的教育在具体实践过程当中,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的设置来进行展现的。为了更好地做到对旅游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就要结合当前旅游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实际需求,进行课程内容的有效设置,并定期进行更新与优化,从而做到与时俱进,更加符合国际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课程内容。例如:可以开展国际旅游概论、世界美食文化、跨文化沟通、营养学、国外历史课程等等,从而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旅游国际化知识内容,使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国际课程教学资源以及内容,实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内容与国际的连接,从而能够培养高品质的国际化旅游管理人才。

(三)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在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建立国际化的师资队伍至关重要,这也是满足旅游全球化发展、促进办学质量提高、实现高职院校教学不断改革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要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合作共建、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建立具有高素质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从而能够为国际化课程的落实与开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一方面,通过走出去的方法,可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首先,通过有计划的安排,可以让教师到国外高水平的培训机构和其他国际化的院校来进行学习和进修,还可以通过国际校园交流、公派留学、访学等形式,将国内外的教育方法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教师理论知识、教学水平以及外语水平等方面能力的有效提高。

另一方面,是要通过引进来的方式,不断丰富旅游管理教学的资源。首先,可以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导游和专业人士到学校来进行课堂教学的讲解,并且邀请其兼任学校的讲师和实践指导教师,从而能够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效果与质量[3];其次,要针对国内外的明星导游和专业人士到学校为学生开展相关的专题讲座,为学生不断输入新的信息、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够对世界旅游文化以及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促进学生对于未来职业的深入体会,有效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国际化的教学环境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当中,教学环境对于培养的质量以及效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国际化人才培养不仅要为学生创造具有国际化的教学内容,也要为学生营造国际化的学习环境。针对校园内的实训和实践基地,要结合国外教学模式以及国际旅游文化、旅游相关的规范要求来进行建设,再通过院校以及行业内相关企业共同投资的方式,为学生建设具有国际化的实训基地,从而提高学生国际性知识[4]。

(五)国际化的合作交流

高职院校要加强与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互换学生、合作培养、校内教学、课程实训实习、海外旅游实训实习等途径来增强学生的国际交流度。同时,也可以通过安排教师到国外进行培训、实习、互派教师等方式来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使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够体会到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于国外的文化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国际文化的交流能力,促进旅游管理专业水平的提高[5]。高职院校也可以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从而更好地实施国际化教育,实现对于国际化人才的有效培养。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与国外相关院校开展合作的办学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以留学、实习工作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对于不同国家的文化有更深的体会;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可以通过与国际旅游机构相互联系、进行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实习平台,还可以通过国外输入专业人员、构建实习设施等方法来提高课程内容的国际化,促进学生就业的国际化。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过程当中,也要加强国外先进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借鉴,通过管理体制以及办学机制等方面逐渐国际化的方法,做到与时俱进,促进培养模式的国际化。通过专业课程外包、引进国际化教学资源等合作模式,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以及师资力量的国际化发展[6]。

三 结语

随着全球化旅游趋势的不断发展,旅游行业以及产业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社会中旅游行业以及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要能够与时俱进,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制定国际化的培养目标,不断促进课程内容以及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从而有效实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国际化院校人才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