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清山银湖湾村基于生态村镇的地理实践力培养路径

2021-11-22蔡淼芳董承旭

当代旅游 2021年9期
关键词:素养建设学生

薛 倬 蔡淼芳 董承旭

上饶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旅游学院,江西上饶 334001

引言

生态村是综合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从当地自然资源条件的实际出发,按生态规律进行生态农业的总体设计,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及工、商、服务等各业的比例,促进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协调发展而建设和形成的一种具有高产、优质、低耗,结构合理的生态模式,使当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最佳值。近年来,银湖湾生态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及旅游资源进行生态村镇建设,成为乡村振新战略的典型产物,2020年更是入选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2014年我国教育部提出了各学段学生应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2017年核心素养在我国步入了实施阶段,且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完成。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地理教学大多缺失的一部分。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是地理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1]。它指的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运用地理工具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地理模拟实验与演示、观察、测量、考察与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实践能力。提高地理实践力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顺应高考改革的现实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2]。

目前,国内外的地理教育都十分重视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刘贵陶、杨红梅等学者在《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野外研学——以黔江城市峡谷地质地貌考察为例》中写道:学生地理实践力可以通过地理观察、地理实验、地理野外实践等方法来培养[3]。郭京红在《新课程下的地理活动教学研究》中指出实践活动的实施原则涵盖:普遍性、创新性、难易度、素质核心、科学性以及自由性[4]。国外地理教育普遍采用的是杜威的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即以学生的兴趣为主要出发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课堂知识的同时愿意思考和实践。上述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展现了不同学者对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不同分类和想法,对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及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目前,我国地理教育也开始从“动嘴”向“动手”转变,如:研学旅行、野外考察和岗位实习等。但是将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与生态村的建设相结合的研究方面较薄弱。

一 银湖湾生态村镇的发展现状

三清山银湖湾生态村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三清山下。临近三清宫、方志敏清贫园、田园牧歌等著名景点,花岗岩地貌显著,因而随处可见石英、钾长石等岩石。

银湖湾生态村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且农家乐初具规模,坚持轻装上阵、便利式经营。一方面,银湖湾生态村的农户利用既有的乡村旅游资源吸引游客,依据美丽的田园风光,怡人的自然景色,开发出了农家菜、农家茶、农家游、三清山纪念品等休闲产品,吸引着华东地区的城市居民周末驻足于此,且成良好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景区农户受见识、资金等方面的局限,投入相对较小,硬件设施也相对简便,一般是按照自己想法,简简单单地把一个个农家乐办起来,主要接待游玩一天、半天的旅客,为其提供餐饮,突出的特点就是“便利”[5]。农户在自己家办起便利、低成本、纯天然的农家乐,游客观光游览起来也方便实惠,实现了农户和游客之间的“双赢”。

近年来,依托上饶市骑跨式高铁站、三清山机场的交通优势,上饶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相关部门对以农家乐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业给予了大力的宣传鼓励和政策扶持,奠定了各乡村旅游点的光明前景。

二 银湖湾生态村的建设与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一)生态村建设对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意义

银湖湾生态村独特的地貌特征和生态特性,对地理科学专业野外考察的实训提供了物质基础。师生们可通过研究生态村在自然开发、田园风光、闽南民俗等方面的建设,通过实地采访、数据取样观测等方式,将课本知识和实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地在真实情景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关系。它独特的地质构造也符合大学生野外考察的地理需要,便于将课本知识和实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在真实情景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关系,对我们进行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有较好的理论支撑和物质保障,不仅能发挥生态村的“生态作用”,还能将课堂所学与实地研究相互结合,通过实地勘测、绘制剖面图、地理信息技术的获取等方式,加强本校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地理实践力。

(二)基于生态村建设下的野外考察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关系

野外考察与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育相互交织形成合力,地理实践力为野外考察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素养基础。而野外考察为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了有利的实施途径[6]。《课标》中指出要创新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进行实践体验,鼓励学校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校本课程,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基于研学旅行培养地理实践力,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设校本课程进行顶层设计,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实现教师、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规划,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素养的提升。

三 银湖湾生态村建设中培养地理实践力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宣传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对江西省进行考察时曾评价到:“三清天下秀,匡庐天下奇”。可见其资源的丰富与发展的巨大潜力。银湖湾生态村虽是生态村建设的典型案例,但知名度远低于同类型的村落,对地理实践力考察选址的吸引力较低,因而加大宣传是目前的首要任务。以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为例,在进行生态村建设时就喊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吸引了一大批人去参观、学习该地生态村的建设。银湖湾生态村拥有优质的地理资源,但宣传不当,没有其突出特色,使各大高校对其了解有限,因而对于地理实践能力的践行往往会忽略该地资源,选择其他地点进行考察。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

据走访调查可知,银湖湾生态村当地的快递点建设落后,仅有邮政快递可以直接领取,其余快递均需乘车至十几公里以外的紫湖镇领取;且该地仅有大巴作为公共交通工具,时间限制在早上8点至下午5点,在此段时间以外想要自由出入会受到较大限制,野外考察的便捷性大大下降;同时,该地缺乏大型超市以及酒店,当地主要以小心购物商店和小型民宿为主,大都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和吸引力,旅客在该地的消费情绪不高,因而消费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小。同时,学生在当地享受到的服务有限。

四 银湖湾生态村建设在地理实践力培养中的路径

银湖湾生态村的地质构造符合学校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要求,拥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其自身在生态村建设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它并未成为热门和知名的考察点。三清山银湖湾生态村可从以下几点去改造。

(一)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

改变单一的宣传方式,提高当地的知名度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发挥村委会的带头作用,村委会等机构利用抖音、快手、视频号、公众号等新媒体及电视广告、报刊等传统媒体结合宣传,编撰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宣传口号,扩大影响力;依靠群众的力量,从基层入手,鼓励村民通过朋友圈、口口相传等方式宣传,加大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设立专门的宣传部门,使宣传工作者结合实际,撰写游客易于接受的、生动且有吸引力的宣讲材料,突出生态村的优势,增强生态感染力;将当地的特色以墙板、板报的方式展现出来,营造良好的考察氛围,寻求与各大高校的教研合作。通过以上宣传不仅使江西省的各大学校认可当地,也使周边省市的学习承认该地,并将其作为野外实习考察的点。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考察环境

银湖湾生态村要建立相应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措施,满足师生们在此考察的出行需求、生活、出现等需求。其基础设施建设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开设相应的公交专线、设置停靠站点,可以设立长途和短途相结合的专门路线,并且延长其运行时间;加强卫生所、超市和快递点的设施;促进网络宽带的普及,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并且结合当地建设专门的地理考察基地、教研室等。

(三)引进人才

我国在国家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不同地方和地区也都有相应的利用财政措施和户籍制度达到吸纳人才和留住人才的目的,可见,人才在发展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因而,银湖湾生态村应当利用各种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的流入,坚持“人才兴村”战略,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利用人才,加强当地的创新意识和一系列建设。当地拥有丰富的地质条件,如若利用人才的优势加以开发,生态村的建设可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吸引地理学习者去探究。

五 结语

生态村的建设,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路径,是乡村发展的最新模式;它不仅见证了发达国家发展的辉煌,更是发展中国家乡村发展的前车之鉴,我国经过了十几年的积极探索,取得了大大小小的收获和成果,可见它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在我国发展有广阔的前途。坚持银湖湾生态村的建设与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更是更一步的发挥银湖湾生态村的价值,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新理念、新路径、新征程。

猜你喜欢

素养建设学生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赶不走的学生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