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监控研究

2021-11-22张国伟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22期
关键词:经管类实训专业

张国伟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山西 运城 044000)

0 引言

国务院于2019 年1 月24 日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要占总课时一半以上。由此可见,国家对职业教育实践教学非常重视。

经管类专业因本身学科知识体系与市场经济结合特别密切,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较强,因此各个学校都开设有经管类专业。为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各个学校经管类专业在专业设置、课程构建、教学目标和知识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以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经过多年努力,经管类专业理论课程培养体系较为完备,但经管类专业实践类课程因其内容庞杂、结构烦琐、目标多样、社会需求多变等原因,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极高,导致各个学校虽然在实践教学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是效果不佳。于是,经管类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改革成为了经管类专业应用的一项重大课题。

在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占有重要地位,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许多研究表明,在西方的教育管理领域中,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在“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效益”的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力”的增强等方面的作用尤其显著。文章将着重围绕这些方面对教学课程进行探讨。

1 目前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是对经管类专业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3]。经管类专业涉及理论多,知识间关联性比较大,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存在脱节情况,因此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非常难,况且经管类实践项目没有标准答案,对教师、学生要求极高,导致学生能力提高非常慢、课程教学效果差。

1.1 实践课程设计不合理、不科学,甚至是形式主义

很多学校经管类实践课程设置仅满足人才培养框架要求,没有考虑具体实施,甚至不考虑授课条件和授课教师的资质,实践课程课时、内容设置随意。

1.2 实践课程授课条件不符合教学要求

实践课程授课条件有限,实践训练部分主要靠软件模拟,甚至很多学校连基本的软件都没有,纯粹靠案例分析或者习题练习来进行,实践效果基本为零。

1.3 授课教师技能低下、水平良莠不齐

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授课教师需要丰富的一线管理经验,并且能把所学各门课程理论知识融合起来,并转化为企业所需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经管类专业实践课授课教师多数为应届毕业生,专业知识有限、工作经验为零。大部分教师局限于学校,不了解社会、不了解企业、不了解行业,教师不具备企业工作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很难保障实践课教学效果。

1.4 教学评价体系单一

经管类专业学生实践水平的高低主要由授课教师决定,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导致评价结果与社会脱节。再加上教学评价体系和企业用人评价体系的差异性,进一步加大了二者的分离,导致教师在评价学生实践能力水平时更加不客观、不正确。

2 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措施

文章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对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进行彻底梳理,系统分析,按照PDCA 循环理论(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处理)对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提出了针对性建议[4],以便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做法如下。

2.1 充分调研,保障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规划设计的科学性

2.1.1 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设置课时及实践项目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规定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这些实践课如何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内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值得认真研究。目前,笔者所在学校运城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一专多能”的梯度人才培养模式,将课程分为三个模块,包括基础课、拓展课、方向课,以及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等。其中,集中实践环节总课时占人才培养方案总课时的34%,23.7%的实践课时包含在基础课、拓展课、方向课课程里。

2.1.2 科学设置实践项目和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项目设置的一般方法是结合企业和行业要求,提炼出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并分解到不同的课程和项目里去实施。但因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的独特性,如某一种能力需要通过几门课程或者不同的实践项目来实现,因此需要学校、企业、教师共同努力,层层分解,再科学组合,最后落实到课程中去。

2.1.3 实时动态地结合实训条件和实训设施,开设实践项目

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实训设备有实训软件、案例分析、现场模拟、企业实践等多种形式。学校在制定实践课程时需考虑这些因素,并根据社会与企业的发展动态实时变更调整,否则,设置的课程和培养目标等同于空中楼阁,成为形式主义。

2.2 严格落实,多管齐下,保障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的完整实施

2.2.1 “产教融合”模式下的授课主体双元化或多元化

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的实现主要表现在课程授课上。授课主体是一个关键因素。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授课主体一般是在校教师,而大多数教师没有企业实践经验,导致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授课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积极引进企业在职员工担任实践课程授课教师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大法宝。但企业员工工作的连续性以及雇佣教师成本问题等因素使得此方法并不具有太大的可操作性。比较好的方法是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模式设立[5],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实现资源互补、人才互补。

2.2.2 订单培养模式的推行

产教融合最优解就是学校与企业实行联合办学,推行“订单”培养。企业参与专业教学管理全过程,并根据联合办学协议向学校提供一定的经费、必要的设备、生产实习场地和选派部分专业教师,承担部分实训项目教学活动。学校根据企业提出的培养目标,设置专业和实践项目,搞好课程开发,按照企业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并参与企事业单位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目前,我校市场营销专业与运城沃尔玛的合作便是如此。学生通过沃尔玛的“课堂”App,按照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学习沃尔玛的企业文化、岗位技能及其他选修课程,并由沃尔玛对学生进行考核来确认其学习结果。

2.2.3 实训基地和实训经费的保障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第十一条要求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其对实训基地的要求是要打造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该实训基地可以由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建共享。《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第十六条要求健全经费投入机制。文件规定生均教育经费12 000 元,经管类专业的教育经费相当大的比例是用于实践性课程的实施,所以实训基地的建设对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的实施至关重要。

2.3 科学评价,对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进行系统性监控检查

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的监控检查主要是通过对课程各项指标加以审核、评估,以判断课程建设质量。目前,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

(1)授课对象(学生)公开网上评价,这是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授课对象参与评价的方式能有效获取课程评价的第一手数据。其缺点是由于学生身份属性,以及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性,评价结果不太科学,而且学生与企业严重脱节,无法形成客观的教学评价。

(2)行业企业专家评课,即邀请专家进校听课或将课程全套资料发给专家审核,以及以座谈会的形式让专家获取对课程质量的各种信息或让企业直接参与课程实践部分的实施,由企业来检测学生的实际水平。这种评价方式得出的指标比较符合企业实际情况,评价主体比较权威且客观公正,参考价值比较高。但这种评价方式需要有一个非常好的校企合作伙伴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课程教学,对企业要求比较高。

(3)第三方评价,如麦可思评测,即第三方独立公司直接面向毕业生和在校生,获取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反馈信息。毕业生有工作经验,对企业有所了解,给出的评价更具有参考价值,但时效性比较差;在校生由于自身主观认知的局限性,给出的评价参考价值比较低。

目前,市场营销专业的跟岗实习和连锁门店综合训练由运城沃尔玛企业根据学生的实际工作表现进行评价。下一步,我校计划把部分课程的部分实践内容交由企业检验,比如,市场调查的调查部分、连锁门店设计与管理的卖场布局部分、促销实务的活动策划部分,进一步拓宽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共赢。

2.4 全方位强化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的改进,实现闭环循环

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的评价改进是在课程监控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改进,通过反复的循环实现课程质量的提升。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评价改进阶段主要有两项工作,即实践课程评价和实践课程改进。

实践课程评价主要分为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评价内容主要从专业课程体系、实践课程、课程实践部分三个层次由高到低系统展开。评价方法主要通过课程网评、第三方评价、毕业生长期跟踪及用人单位评价四个渠道来实现。

实践课程改进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体系是相关课程构成的有机整体,不是简单的叠加,涉及课程之间的衔接与整合。专业课程体系的改进需要多个课程团队相互协同实现对课程群的质量改进。这就要求所有教师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下进行全过程改进。教师和用人企业共同制定实践课程质量标准,共同保障实践课程评价标准的执行情况,共同制定实践课程偏离标准时的纠正措施,共同制订改善标准的计划。只有这样反复循环,才能保障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实施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经管类实训专业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