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S 模式集中监控的楼宇管理模式探索

2021-11-21安笑蕊刘建华胡家源张继友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楼宇子系统客户端

安笑蕊, 刘建华, 胡家源, 张继友, 周 京

(国网中兴有限公司,北京 100761)

1 研究背景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MS)是将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防自动化系统等进行有效集成,实现各子系统之间协同运行、实时数据的全局共享、应急事件的有效处置,主要通过主机/终端结构、C/S(Client/Server)等模式实现。

主机/终端结构属于单机系统,主机通过分时机制运行,分机只作为输入输出单元,多个用户通过操作与显示终端进行访问,使用本地硬件I/O 协议。 在主机/终端模式下,所有的事务处理都在主机端运算,主机负载很重,目前已逐步被淘汰。

C/S 结构由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层结构组成,客户端向数据库提出用户请求,将数据进行计算进而将结果呈现给用户,通信协议采用互联网TCP/IP协议,客户端通常是PC 机。 C/S 结构具有交互性强、安全存取、响应快速等特点,但C/S 结构缺少通用性,系统维护管理难度大,数据拓展困难多。

B/S 结构是C/S 结构在Web 上的发展,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用Web 服务器连接,由客户端、应用服务器、数据服务器三层结构组成。 在B/S 结构中,用户通过浏览器向Web 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对请求进行处理后,将所需信息返回浏览器,通信协议同样采用TCP/IP 协议。 B/S 结构具有分布性强、维护方便、共享性强、开发成本低等优点。 BMS 系统典型模式网络架构图如图1 所示。

图1 BMS 系统典型模式网络架构图

本文提出的基于B/S 的集中监控楼宇管理模式即采用B/S 结构,将楼宇监控各子系统进行系统集成,实现集中管理和数据共享,提高系统管理效率。

2 系统结构

基于B/S 模式的集中监控系统由基础层、服务层、应用层、人机交互层组成,系统总体框架结构图如图2 所示。

图2 集中监控系统结构图

(1)基础层:主要是由终端设备、存储设备、服务器及云资源数据中心组成,主要作用是实现前端原始数据采集及数据的存储处理,是整个系统运行的物理基础和支撑平台。

(2)服务层:主要是基础层与应用层之间的各种驱动接口,有效提升各子系统的运行效率、打破信息孤岛,以系统集成技术支撑重点应用平台的建设。

(3)应用层:包括平台集成的空调通风、变配电、消防等各类业务管理系统,通过新建系统与原有系统集成的方式不断完善业务信息化的完整性,提升各子系统运行数据的综合应用能力。

(4)人机交互层:主要通过可视化大屏和移动App 进行数据的展示和应用,其中应用数据主要包括实时运行数据、故障报警信息、应急(预警)信息等。

3 系统功能实现

集成监控系统涵盖楼宇内变配电系统、消防系统、空调通风系统、电梯系统等各子系统,可实现实时运行数据、动作信号、报警信息等信息一体化集成。 基于B/S 模式的集成监控系统如图3 所示。

图3 基于B/S 模式的集成监控系统

(1)实时运行数据:主要包括配电系统(含UPS)、电梯、周界报警系统、制冷采暖系统、给水排水系统等系统的实时运行数据,平台能够自动生成运行数据表单和运行曲线。

(2)实时监控信息:主要包括楼宇外围、公共区域的安防监控信息、重要机房环境监控信息等实时数据。

(3)故障报警信息:主要包括消防报警信号、配电系统动作信号、污水泵启动/停止信号、浸水装置报警信号等。

(4)应急信息发布:一体化平台将故障报警、气象预警等信息向设定群体逐级发送,有效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4 结束语

基于B/S 模式集中监控的楼宇管理模式将建筑设备自动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有机结合,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 B/S 结构中每一个客户端只需通过浏览器便可进行各种信息处理,无论是手机还是其他终端设备,只要具备浏览器环境,都可以轻松接入到平台管理,适应当前全球网络开放、互连、信息共享新要求,具有更广阔的研究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楼宇子系统客户端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通信生产楼宇建设项目造价问题分析
商务楼宇治理中党建融入的逻辑与路径——基于广州S楼宇的观察与思考
GSM-R基站子系统同步方案研究
如何看待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断舍离”?
驼峰测长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县级台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如何应用手机客户端
孵化垂直频道:新闻客户端新策略
大枢纽 云平台 客户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探索之路
智美兼具的精品——评测君和睿通Homates H10楼宇对讲室内门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