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念 保障 方法
——简论学校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三要素

2021-11-21周子健张诗雨

少年体育训练 2021年6期
关键词:体质现代化体系

周子健,张诗雨,赵 爽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河南 郑州 450000)

2019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定义了中国之治的新高度,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升级学校治理体系、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基本方向。随着体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学校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身就是新时代中国之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教育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1 学校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办学条件、学校体育设施取得明显改善的前提下,校园体育锻炼得到重视和加强,但是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在青少年营养状况显著改善的背景下,运动不足造成的营养过剩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学校体育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发展得不到学校、社会、家长的重视,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在于青少年体质问题的暴露有着明显的滞后性。现阶段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潜在危害,往往要在青少年正式进入社会以后才会逐渐暴露和发生。可以确切地说,青少年体质健康是全社会体质健康的基石。因此,学校体育工作不能继续在旧的地图上盲目前进,为了探寻学校体育的新世界,需要重新规划学校体育地图,摸清当前的学校体育治理体系,寻找下一步学校体育改革的痛点和关键要素,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扫清障碍,明确发展的路线图,积极回应学校体育现代化治理的重大关切。

从上述暴露的问题分析,新时期的学校体育治理工作必须是一个完整的、立体的治理体系,必须是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活动。所谓治理的现代化应体现出决策的参与性、主体的多元性以及过程的延续性。基于此,当前学校体育治理现代化应具备如下特征。(1)主体多元化。政府是学校体育治理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发挥顶层设计的优势,但并非唯一主体,应同时吸纳公民与社会机构的合作,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等。(2)治理多向化。治理的对象是学校体育工作,但依靠国家强制力实现是偏移方向,必须追求双方的互动、合作和协商。(3)实施规则法制化。要以法制为保障,包括对旧制度的扬弃和对新制度的探索建设。(4)治理效果可视化。现代化治理意味着方式的转变,各参与主体要提升服务意识和能力,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落实。

2 学校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三要素

2.1 理念要素:以立德树人引领学校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检验学校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学校要把立德树人渗透到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推动以治理为核心,以制度为根本的教育体系改革,推动学校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对学校体育的治理工作而言,坚持立德树人的核心、就是坚持最先进的治理理念。以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指引学校体育的改革,才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进一步对学校体育、文化、管理、交流、竞赛等进行全方位的治理体系研究和细化。

首先,坚定不移地推动学校体育改革。以体育课程改革为命题,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指针,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机融合为途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中增强体质、体验乐趣、锤炼品质、健全人格。坚决贯彻与执行“健康中国”等学校体育发展战略,确保学生享有充足的体育活动时间,以校园足球的成功改革模式为范本,全力推动其他体育项目的改革试点工作,确保学生能较好地掌握1~2项运动技能。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起点,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质量。

其次,提高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程度。按照教育部关于落实体育立德树人理念提出的意见,学校体育必须具备开放的视野,应与德育、艺术、历史、语文等学科协调发展。落实以人为本,贯彻学校管理者、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路,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天赋特长,消除应试教育对学校体育的残余影响。

最后,不断创新学校体育理念,坚持以赛代练、以赛促练等理念体系。继续向欧美等体育强国学习,推动俱乐部模式和学校体育竞赛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充分利用我国举国体制办大事办实事的优势,推动学校体育竞赛体系的层级构建和完善发展,打造从小学到大学的完备学校体育竞赛体系,从整体上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同时为体育优秀后备人才提供更大的人才库。

2.2 保障要素:找准学校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着力点

学校体育治理主体从一元向多元的转变过程,将有效提升学校体育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当然,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间会遭遇很多的挫折,甚至失败。因此,明确学校体育治理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痛点,才能为治理工具和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为最终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保障。由于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完善学校体育治理体系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为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首先,统筹兼顾学校体育发展的管理体系和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适应性问题,应充分调动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家庭、学生各个主体的能动性,统筹解决好推动学校体育工作所需的一切保障条件要素,也就是财力投入、师资、设施、空间、时间等,建立全社会认可度高的治理体系。

其次,解决好学校体育改革内循环动力不足、对教育深化改革响应不彻底的问题。对学校体育治理而言,应放弃该放弃的、优化该优化的、坚持该坚持的,针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难点和瓶颈问题完善管理制度,做好各阶段的工作规划,在宏观规划的基础上提出微观的解决措施,摆脱应付式、运动式的管理。

再次,消除学校体育治理的梗阻现象。学校应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确立统一的工作思路,摒弃部分纷争和偏见,完善部门的分工和职能,明确责任落实的路径和方式,全面推进规范治理,消除传统学校体育工作中配合度差的弊病。

总体而言,强化学校体育治理的保障要素,就是要优化外部环境,完善制度内核,逐步实现各个参与主体的统筹协调,形成学校体育治理的合力。

2.3 方法要素:完善契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工作机制

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方法只有结合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补短板、抓重点、强弱项,才能切实提高学校体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

首先,继续完善学校体育发展的顶层设计,确保各级学校深入贯彻和执行国家和教育部关于学校体育发展基本理念和方针。学校要加强对体育教育真谛的理解,精准把握学校的发展阶段,注重统筹规划和整合,坚持特色发展,分类指导,强化系统思维,进一步梳理宏观发展环境,做好微观动态管理,为学校体育治理体系建设奠定必要基础。

其次,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指标数据库建设。国家应发挥体制优势,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跟踪反馈机制,建设学生体质健康大数据库,向地方、学校、家长和学生适时反馈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争取有关各方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形成多元共治的格局。

再次,强化学校体育发展的外部推动力。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社会综合评价体系中,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地方五年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绩考核体系中,纳入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体系中,将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身心健康情况作为评价和验收各级政府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

此外,推动学校学科教育协同发展,学校应积极推进学生的健康工作,增加体育课、健康课和课外锻炼的比重,探索体育课与其他课程的协同发展,优化学生非必要的课业负担,解决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师资等方面的问题。按照课程建设的方法,从教育、教学、课程以及教育哲学、心理学等上位理论出发,创新学校体育课程观,打破学校体育闭门造车的落后局面,加强体育与各学科的融合,破解协同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最后,优化学校体育教评体系。坚决贯彻国务院关于体育教改的指示精神,探索将体育列为高中学业成绩考试的必修科目,推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系改革,增大体育课的分值比重,提高中考体育学科的分值,切实提升体育课的受重视程度。在高校探索体育教育制度改革,试行体质健康毕业标准,对于未达到要求的学生,延缓发放毕业证书。

3 结 语

学校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的历史时期提升国家教育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内在要求,是需要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家庭、学生等主体综合参与的重大社会事业,最终必然会形成一个制度完善、执行力好、效果优良的立体和谐的事务管理体系。当前,在国家大力推动学校体育工作改革的基础上,我国学校体育治理体系一定程度上也在与时俱进,但是依然存在一些紧迫问题,如响应的滞后性、建设的欠法治性等。只有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才能稳步推进治理体系的改革,不断优化治理体系,为学校体育治理的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和方法体系。

猜你喜欢

体质现代化体系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与十七年文学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