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定向生以社会实践培塑职业理想的探索
——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定向士官生培养为例

2021-11-21马健津李阳

大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士官理想职业

马健津,李阳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210023)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着重视社会实践的光荣传统。面对青年大学生,习近平总书记更是谆谆教诲“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如何去为社会作贡献”。时序更迭,基因赓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苦干实干的社会实践。做人做事,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都要严谨务实,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苦干实干。所以,任何崇高职业理想的实现都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干出来。

一、引导学生从思想上转变角色,在实践中找准定位,把职业理想和社会实践的实际相结合

高考后的志愿填报,是青年人最初的职业理想选择,勇敢地选择了定向培养的年轻人都是有思想、有理想、有追求、有勇气的,尤其是选择了定向培养士官这一职业的青年人更是有担当、有情怀的。三年来,通过对每届定向培养士官新生职业选择动机的问卷调查和走访调研,了解到定向士官生对高技能型职业军人的职业内涵了解90%以上的来自书本、影视和“围观”,但他们并未做好在这一职业中实现平凡而又伟大理想的心理准备。因此,在定向培养士官生的在校学习期间,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对其职业培塑的影响。

(一)培养迎难而上的勇气

既然是考验和修炼,就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人的思想和行为是有惯性的。社会实践是学习的新内涵、新领域,定向生要有改变的勇气和魄力——走出学堂,到生产实践的一线去学习。行为的改变离不开正确的引导,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实践架起了学校和生活之间的桥梁,科学认识社会实践在育人成才中的作用,是教育主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更是定向生认知职业、睁眼看世界的要求;二是要指导大学生厘清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引导青年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第三要培养大学生创造性的实践意识。“同样是实践,是不是真正上心用心,是不是善于总结思想,收获大小、提高快慢是不一样的”。只有主动探索性实践,才可能让实践活动有创造性,创造性的实践,就是要让定向生领悟到,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才是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定向生以先天的优势提前得到了职业的锻炼,认知了职业的内涵,要珍惜机会,扎实走好改变的每一步[1]。

(二)培养静心、平常心

考验和修炼——需要静气、平常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数千年礼教传统,让从千军万马杀进象牙塔的大学生带有先天的优越感。定向生的身份是学生,心智还不成熟,进入一线社会实践,要注重三个方面的磨炼:一是谦虚平和的心态。面对新的环境,新的“领域”,新的内涵,能不能潜心学习、全面投入,做到人事相适是关键。二是要放下身段、忘记身份。十多年的理论学习让大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也有了傲气。简单、重复的社会实践,让大学生有一种大材小用、不被重视的感觉,复杂困难的工作又会打击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还有的学生在实践中以学历断水平,不愿向学历不高但业务能力优秀的师长求教。对此,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虚心才是最正确的态度。三是要有甘于苦寂的尝试。定向生社会实践的时间多数集中在寒暑假期间,气候、环境、实践内容和心理适应能力的交织,放大了实践体验的苦寂,要引导定向生深刻理解理想信念这一终身课题是需要常修、常炼的,职业理想的培塑是在社会实践的磨砺中愈挫弥坚的。

(三)培养战胜一切困难的豪气

要引导定向生在社会实践的考验中培养战胜一切困难的豪气。社会实践是工作的一种状态、一个环节,是书本知识向职业能力转化的阶段,定向生要做好迎接困难和挑战的准备,指导老师甚至还要设计、制造、模拟一些困难,引导定向生正确看待困难、积极应对挑战。面对结果,要引导定向生接受失败存在的合理性。青年大学生要学会总结经验,尤其是在失败中总结胜利的经验,在实践中提升致胜、必胜的能力;要善于组织,用团队智慧战胜困难。指导老师要善于用社会实践积累的成功“战例”来滋养定向生必胜的信念、培塑坚定的职业理想。

(四)培养心无旁骛的志气

职业理想的培塑离需要心无旁骛的志气。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动力。定向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可培养能力、增长才干、了解社会、认识职业、吸收“社会营养”的同时难免泥沙俱下,网络文化、信息技术深刻地影响着定向生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定向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新的话语体系、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环境文化等,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还未成熟的心智。指导老师要时刻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更先进、更有吸引的文化,筑起他们思想的藩篱;用红色文化和时代主题助燃激情、浸润心灵,激励他们将个人的崇高理想同国家的发展、国防的建设相结合,把个人的抱负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同两个百年伟大奋斗目标交相辉映,成为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点点繁星[2]。

二、多方联动,共建社会实践平台,夯实定向生社会角色定位,贴近定向生的职业认识和理想

(一)从校内构建起“初级”社会实践平台

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校内“初级”社会实践平台,就是在校内设计、构建社会实践模块。包括组织协调类、文化文艺类、劳动体验类、公益服务类、职业模拟类等,重点是要覆盖全员。如组织协调类,让士官生参与到新生报到、毕业生离校环节的志愿服务,锻炼他们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能力。文艺文化类,指导他们挖掘学校的红色文化和典型代表,用艺术的形式传播、传承学校办学宗旨,编排的舞台剧“我的战友王友才”还获得了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把党史、国史、军史学习常态化,从2016年发起的相应知识竞赛格式化,以此培养定向生的宣传教育能力。劳动体验类,把学校的向阳花田以党小组为单位划分,体验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的大生产运动,传承延安精神,把德育融入劳育……通过初级社会实践实现两大育人功能,一是让定向生认识到社会实践重大育人功能;二是推动定向生跨出教室第一步;三是要启蒙责任意识[3]。

(二)辐射邻里,教学相长,与中小学共建社会实践平台

通过社会调研,了解到中小学生有接受国防教育的需求,校与校间对接,共同搭建大手拉小手的社会实践平台。社会实践的实现不仅理顺了士官生课堂里国防知识储备到实际运用时间错位,还可以让定向培养士官生提前体验职业的社会角色定位。对中小学生群体可以开展的实践服务主要有红色文化传播内容的教育宣传;国防教育实践内容的拳术、队列教学展示;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的少先队升旗仪式指导和演示,此外,定向培养士官生还结合个人特长到中小学生中开展德育、劳育实践教育等,这不仅帮助定向培养士官生实现了知行合一,还让学生体验了职业的尊崇,为他们坚定职业理想、培固职业信心打下基础。

(三)构建主渠道、主阵地社会实践平台——“三下乡”社会实践

通过前两阶的社会实践锻炼,定向培养士官生已基本实现了心智的成熟,结合“三下乡”社会实践,培育了自己的社会实践品牌——“立亮”社会实践服务团,他们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社会实践理念,广泛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服务工作,以行走的思政课形式开展青年红色筑梦、青春勇担当等主题的社会实践服务,在调查国情、了解社情、体验职业的同时,不断提升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心,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定向培养士官生的职业培塑已具雏形。

(四)学校和政府共建育人实践平台

定向培养士官生在地方院校只有两年半的学习生活时间,实行准军事化的管理,为定向士官生的职业规划提前纳入职业生活的体验,进入大三的他们已积累了相应的军事素质和职业能力。作为部队储备人才,学校探索试着让他们承担起新生军训的实践,经过一期以教官助理身份的实践检验,结果满意。学校向省主管部门申请,经主管部门考核认定,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定向培养士官生基本达到大学新生军训教官素质能力,并向全省有需求的高校推荐,承担起部分高校新生的军训工作,并形成常态化。在担当教官这项职业工作的实践中,士官生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的关注,体会到了作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无上光荣,对职业理想的培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4]。

三、以社会实践为职业培塑的重要手段,深入挖掘实践育人的功能,不断提升其在定向生职业培塑中的效性和影响力

(一)用最优秀的文化和最纯粹的红色基因传递使命、浸润心灵

南京是一个有着浓厚红色文化底蕴、深植红色基因的城市,结合定向培养士官生的职业定位和特点,职业培塑从进校第一课就要扣好“第一粒扣子”——把课堂设在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梅园新村、渡江战役纪念馆等红色文化浓郁的地方,把校园实践基地延伸到圆梦铸魂的殿堂,让青年士官生在红色纪念场馆精神受洗礼,心灵受涤荡。2021年进一步把筑梦教育形式创新——请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社会教育部送展进校园,把英烈的事迹、红色的文化带进校园,再请士官生把故事带到朋辈教育的课堂,比一比、看一看不同时代同龄人的梦想和担当。

(二)唤醒定向生的责任意识

责任,是要主动付出的,在呵护中长大的士官生一直在享受着爱,还未学会付出。社会实践要唤醒定向生的责任意识,明白他们承担着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通过社会实践的启迪和教育,他们能主动把个人理想和职业规划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意识到既拥有新时代这难得的人生际遇,也身负重托——强军的重任在选择了定向培养的那一刻就已是铮铮承诺。社会责任意识的唤醒,是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目标,这是社会实践得以有效性、创造性开展的内驱力[5]。

(三)定向培养士官生承诺强军的担当

主动担当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更青春最美的底色。一百年前,一群青年人的勇于担当,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带领中华民族奔赴伟大复兴的梦想;一百年后的新时代,基业接力,定向培养士官生承诺强军的担当。在社会实践项目担当意识的培育上,学校要有规划地引入社会导师,如参加过对外作战的老战士、退休的老干部、现役的优秀军士骨干等,以导师的言传身教和人格魅力让定向生在实践中反思职业选择的初心,求解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先后聘请了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干部,雷锋的战友,现役一级军士长等担任士官生社会实践的指导老师,让学生从导师身上看到职业的光荣和伟大,意识到责任,也觉悟到应有的担当。

社会实践是人才进阶的必然过程,是培养干事担事人才的必要环节,是定向生认知职业、规划职业的可靠参考。在定向培养工作中,如何培养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与党和人民的事业同向同心的人才——实践育人,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士官理想职业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浅析混合式教学在士官晋级培训中的应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目标军营,出发!
职业写作
浅析士官教员队伍建设的可行性
士官院校开展士官德育工作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