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林市鲁家村文化生态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探究

2021-11-21周杏会潘岳风

当代旅游 2021年18期
关键词:家村生态旅游

周杏会 潘岳风

桂林旅游学院科研处,广西桂林 541006

引言

美丽乡村建设是根据十八大报告文化生态建设理念进行指导,并且由农业农村部牵头正式启动的建设活动,广西乡村建设活动“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是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板块,这就需要从不同领域和不同专业角度去研究和创新建设模式。本文将以桂林首批特色乡村鲁家村为实例来进行分析,在旅游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下,对桂林市鲁家村的文化生态和旅游发展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鲁家村文化旅游的未来发展模式,打造创新性乡村旅游建设新途径。

一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一)旅游城市化对乡村的影响研究

关于旅游城市化对乡村的影响研究,我国学者主要从文化地方感、本土居民的感知、乡村文化保护利用和重构等方面开展。陈桂秋认为城镇化进程中,广西壮族的地方感受影响,体现为壮族生态文化地方感逐渐弱化,其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活态化活动濒临丧失[1];何悦则从民族地区农户的感知出发,研究旅游城镇化带来的影响,得出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层面上[2];黄震方等学者则围绕城镇化和旅游发展的相关主题下,梳理乡村文化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乡村文化保护和重构的机制和思路[3]。

(二)旅游中乡村文化生态保护研究

关于旅游中乡村文化生态保护研究问题,我国学者从文化发展、文化承载主体、城市化对文化的影响、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开展。李德建认为乡村文化在开展文化产业中,可能会与新文化进行整合[4];王帆等则认为通过乡村旅游实践,乡村居民对本土文化加深理解和认知,主动成为推动社区发展的动力[5];鲁克荣则认为,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我们应对文化保持自觉性,提升乡村居民文化水平,自觉传承和保护乡村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6];秦红增针对乡村都市化指出,乡村发展的关键点在于提供异于城市文明的文化风俗,并能让人持久眷恋并向往之[7];任超等指出如何提高凝聚力和文化氛围来构建新的乡村结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8]。

城镇化对乡村带来正负影响,但研究多集中在经济层面,而非文化生态层面。旅游中关于文化的保护研究,学者们则是从文化的社会层面来深入开展,而非“生态”,且单方面提出对文化的保护,而如何保持文化生态与旅游的协调发展将是一个重要课题。

二 广西桂林鲁家村现状分析

桂林鲁家村是位于桂林市桃花江畔的一个自然村落,是桂林山水融合的一个缩影,依山傍水, 是桂林老景“阳江秋月”所在地。随处可见的青瓦白墙、青石板路、坡屋顶、雕花窗等建筑元素,体现了桂北民居的传统特色。鲁家村素有 “豆腐村”之名,其豆腐美食颇具特色,菜品丰富。此外,民俗活动也丰富,如在特殊节庆打粑粑、舞狮、划龙船等。鲁家村集自然风光、独特美食和民俗文化等为一体的文化生态旅游村[9]。

从2012年开始,鲁家村进行了全面升级打造,重点扶持村内开展乡村文化生态旅游,通过文化、旅游、餐饮等全方位整合,创建了美丽乡村的全新发展式。此后,鲁家村独特的文化生态成为旅游资源,旅游吸引力稳定持续,游客市场不断增加。现如今,鲁家村已入选首批“广西养生养老小镇”。通过文化、旅游、餐饮扶贫,如今的鲁家村已经成为广西具有休闲旅游特色的新农村典范,每天接待国内外游客达2000多人,而在节假日更是每日接待 5000 多人,鲁家村业态正逐步完善[10]。

三 桂林市鲁家村文化生态与旅游协调发展的机制

所谓协调指的是多种以上的元素或者系统之间的一种良性互动,指的是多个要素保持协调发展的基础。而在协调之中的要素或者系统之间只存在作用之间的契合程度强弱,而不涉及要素之间的好坏之分,但是协调发展程度则可以提现要素之间的协调状态的优劣水平程度体现。城市化进程中旅游业和文化生态之间的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产业,关联性也非常广泛,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可以提高城市的发展动力,而且可以增加社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可以带动城市餐饮业、住宿和娱乐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对提升城市的经济实力、文化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二,文化生态的保护也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文化基础,可以提升城市的基础建设的发展和健全,提升城市文化水平,这样对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知名度的提升就会增加游客数量,提升旅游收入,切实有效地推动了旅游业的前进。

(一)开展乡村旅游是鲁家村文化生态的保护伞

社会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带来当地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的凸显,随着旅游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些问题就愈发明显。即便在远离市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环境破坏的景象已经随处可见。因此,在这种由旅游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环境破坏问题必须得到妥善处理,才能确保旅游健康发展。以文化生态为旅游吸引力的乡村旅游更加需要厘清面临的挑战和困境,才能确保乡村文化生态源远流长,如果要使文化生态得到继承和发展就势必要让生态保护意识深入人心。而依据当地文化生态量体裁衣的乡村特色旅游则是保护和传承文化生态的最佳手段,也为当地村民打造适合居住的温馨家园,使村民自发去保护周围的环境,从而又促进了旅游的良性发展。

(二)提升文化生态的免疫力是鲁家村旅游发展的催化剂

我国乡村文化生态与旅游协调发展研究的起步较晚,研究理论基础不足,在实践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利益分配不均引发纠纷、旅游产品更新较慢等问题。此外,由于鲁家村这类乡村地区文化生态系统薄弱,保护不当便会导致文化生态破坏,影响乡村旅游协调可持续性发展。广西美丽乡村活动是乡村旅游建设背景下启动的,就是要让生态和人文环境得到保护,提高乡村村民环境保护意识。通过一系列整治活动确保乡村文化生态得到改善,从根本上提高文化生态的内在免疫力,从而才能奠定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新机遇,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三)制度文化是文化生态和旅游协调发展的着力点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展生产、整洁村容、文明乡风”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建设 “美丽乡村”是依据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而开展的具体行动,相关制度提出”必须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严格控制高消耗、高污染项目的建设”[11]。政策和制度的约束,将助推实施主体去权衡经济发展和保护文化生态的利弊,主动寻求解决方法,平衡两者的发展。鲁家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排污问题,在政策制度的约束下,积极探索解决方式,最终采用市场上最先进的配套排污设施,在规划中积极开展环评工作,避免出现破坏环境的不当设施。文化生态还体现在鲁家村规划的细节上,景区不设停车场以减少尾气排放,民俗文化融入文化旅游活动中等。

四 鲁家村文化生态和旅游协调发展对策

(一)普及文化生态保护宣传,提高村民旅游“文化自觉”

桂林鲁家村的旅游是以文化生态为基础而开展的,保护首先要提高村民的认知度,当地政府要加大文化生态的保护宣传力度,要让村民认识到乡村文化生态是一种无形的商品,消费的过程是游客、旅游吸引物和旅游实施者三方面构成的。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向村民普及文化生态知识,要让文化生态保护和旅游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让村民自发自觉地保护文化生态环境。让他们了解什么是乡村文化生态,了解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2]。鲁家村的社区管理者要具有一定环保专业素养,这样才能保护旅游景区的基本环境,例如:卫生和社区环境整洁。随着近几年,鲁家村的游客数量日益增加,鲁家村的环境破坏问题也愈发严重,主要表现在:游客乱扔垃圾现象,旅游景点涂鸦现象屡禁不止。因此,社区管理者要在景区设计环境保护标语,提醒游客哪些行为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不仅如此,鲁家村也应加强对游客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提高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实现双向的改善。

(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鲁家村旅游资源

要实现乡村文化生态与旅游的协调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不能以牺牲资源为代价,这就要求旅游开发者要科学规划乡村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不能破坏当地环境,可以进行适当程度的改造,但是不能改变,不能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打造旅游景区要以原生态环境为基调。鲁家村乡村旅游是地域性较强的旅游性质,游客来此的目的都是为了欣赏当地原始的文化生态,当地原生态文化和自然面貌是吸引他们的关键点,如果对自然风景过多地进行人为干预和改造,就会失去原汁原味的感觉,也就失去了吸引游客的优势。换句话说也就是如果过度对环境进行人为的改造不仅不会起到吸引游客的作用,还会适得其反,不仅起不到吸引游客的作用还会破坏当地的自然风景,失去乡村文化生态的特色。鲁家村的旅游特色应将自然风光与人文风俗融合,创造出 “山间有乡人,民风环山绕”的独特景观;其次,改造应该避免趋向“舞台性”,回归本真,才能给予旅游者更浓厚的回归自然和原生态文化的感觉。

(三)深度挖掘鲁家村自然风景,打造精品生态旅游项目

对于游客来说,是要不断尝试新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体检,就是要发现和欣赏没有见过的景色,这才是他们旅游的动力所在。因此,旅游项目开发者就是要迎合游客的需求,精准定位,在保持自然环境不变的基础上,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项目。首先,要维持鲁家村原有的地域特色,不能让本土文化变味。其次,要培育鲁家村当地的乡村文化,加大乡村文化培训力度,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文化氛围。

(四)加强鲁家村河流污染清洁力度

桂林鲁家村有条纵贯全村的河流——桃花江,桃花江是鲁家村的母亲河,这条河流对鲁家村的意义重大,是鲁家村环境指标的一个标杆,也是鲁家村环境保护效果好坏的关键点。因此,首先,要给鲁家村的村民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要他们了解到桃花江对他们的重要性,可以在河边树立标语,禁止垃圾倒入桃花江;其次,要对桃花江的垃圾进行定期的清理,对桃花江的水质进行检测;然后,要打破人们自私自利行为习惯,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的生活模式;最后,倡导鲁家村村民选择使用节能、绿色、低碳的产品和服务,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过度消费和不合理消费行为,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低碳化。

五 结语

旅游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生态与旅游协调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需要动态监测和分析。桂林市鲁家村享受着旅游带来红利的同时,也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鲁家村的文化生态保护,要随着旅游的发展,随时更新两者协调发展的最佳保护途径,才能有效保护文化生态和促进旅游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家村生态旅游
城郊经济“围城”——申家村“弃工务农”现象解析
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蒲城县闫家村的金银花海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那片盛开的“金银花”——从闫家村党支部书记王春颜看“带头人”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山区“扶贫公交”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