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充满儿童味道的自然角

2021-11-20缪丽娅

好家长 2021年8期
关键词:工具创设班级

文 缪丽娅

大自然是幼儿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的重要载体之一。幼儿天生具有好奇心,自然界中的许多事物都能引发幼儿的探索行为。自然角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是幼儿园班级中常见的区角,是幼儿探索、观察、实践的有利场所。自然角既美化了班级环境,又丰富了课程资源。但是,幼儿园自然角在创设与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如何改变功能的单一性和拓展的浅层性,更多地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和主动性,让自然角环境“活”起来,是值得教师关注的问题。

一、自然角创设中幼儿需求的现状分析

自然角一般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创设。但是不少教师对创设班级自然角的目的并不明确,以致自然角在创设过程中产生较多误区。

(一)以成人的视角代替幼儿的视角

开学初,教师走进一个班级,为布置一新、琳琅满目的自然角所吸引,后来发现,架子上精美的盆栽满满当当,绿意葱葱,俨然一个小小的“盆景园”,而属于幼儿自己的种植植物却十分稀少。一盆精美的盆栽与一盆自己种植的植物,前者可能仅仅带来观赏的作用,后者却可能引发观察、记录、探究、护理等一系列有意义的行为。教师在开学初创设自然角时,重点在于美化创设构造,对于种植和饲养基本没有规划。有的教师只是发一个通知,让幼儿带一些动植物来园,在自然角随意摆设。

(二)以表象的热闹代替幼儿的热情

这类自然角不仅动植物种类多、数量多,且创设摆放具有一定的常规分区,看上去规模很大,丰富多彩。对此,教师要多问几句:在有限的班级环境中,大规模地摆放是否合理?是否适合植物生长?是否适合幼儿操作?是否有利于幼儿发现?教师为了满足自然角评比的需求,再加上对自然角教育功能的认识不够,往往会走入追求规模的误区,没有考虑到空间的适宜性和幼儿的心理需求。这样看似“热闹”的自然角,不能发挥出更多的教育功能。

(三)以成人的照顾代替幼儿的照料

虽然自然角的创设是每个学期的“必修课”,但往往一开始轰轰烈烈,后来无声无息,逐渐被遗忘。这类自然角的环境,从开学初到学期末,内容、环境基本没有变化,更多的是教师、保育员参与管理。教师既没有为幼儿的日常照料、探究提供支持,也没有去关注幼儿在自然角中被引发的兴趣。

二、自然角创设中幼儿需求的意义分析

要走出自然角创设的误区,教师应该明确自然角创设的目的,即充分挖掘自然角创设的教育价值。

(一)推开窗户——让幼儿接触自然

推开窗户,清新扑鼻而来,自然就在眼前。自然角正是幼儿接触自然、了解自然的一扇窗口。在这里,幼儿可以天天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动植物,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和探索,从发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提供园地——让幼儿自主探究

自然角是幼儿实践操作、自主探究的乐园。自然角的内容与材料是从周围环境中精心选取的,它有目的、有层次地呈现在幼儿面前。幼儿在这个乐园中,与材料充分互动,开展种植、养殖、观察、实验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培养科学兴趣、探究能力,获得多元发展。

(三)创设途径——让幼儿增强体验

自然角不仅是探索实践的园地,也是幼儿科学体验的重要载体。如果教师能够了解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在自然角中为幼儿提供不间断的支持,幼儿就可以成为自然角的主人,在与自然角的互动中亲身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

三、自然角创设中幼儿需求的价值引领

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挥自然角的教育功能。

(一)解放幼儿的头脑,让幼儿参与规划

在自然角的创设初期,可以充分解放幼儿的头脑,鼓励幼儿大胆思考,让幼儿参与班级自然角的创设规划。

1.让幼儿规划空间

结合班级实际空间情况,利用窗台、走廊、置物架等灵活创设自然角环境,满足有阳光、利于操作等条件。教师可以向幼儿提出一些话题进行讨论。例如,我们班的自然角可以放在什么地方?哪里适合植物更好地生长?

2.让幼儿划分区域

自然角怎样体现功能性?我们还可以在自然角做什么?师幼再次通过共商、讨论等方式,规划自然角区域,如观赏区、实验区、饲养区等,既方便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又能美化自然角环境。

3.让幼儿选择内容

教师要了解幼儿心目中的自然角,了解幼儿想种植什么、饲养什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筛选出自然角的创设内容。例如,小班幼儿对饲养小动物感兴趣,想养兔子、乌龟、金鱼、鸭子、小鸡等,教师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投票决定在自然角饲养兔子。

(二)解放幼儿的双脚,让幼儿参与更新

1.走进自然参与收集

教师要引导幼儿走进大自然,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收集与发现,并将自己的收集与发现在自然角中进行分享。

2.走出家庭不断更新

结合主题活动的行进、季节的变化等,让自然角的创设走出家庭,融入自然角的创设与分享交流中,不断更新内容与经验。

(三)解放幼儿的双手,让幼儿参与美化

1.在空间上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结合我园小碎件项目研究的背景,教师将自然角的环境创设布置交给幼儿。教师通过前期调查、谈话、小组商量等形式,画出设计图,罗列出自然角创设所需要的材料、绿植、种子、动物,然后幼儿从家里、隔壁班级、幼儿园小碎件专用室等地方获取材料,布置出自己心中的自然角。

2.在结构上发挥幼儿审美力

对于自然角的种植器皿、自然角的植物装饰、自然角的物品摆放等,教师都可以引导幼儿一起来美化。例如,引导幼儿利用废旧物制作器皿,讨论如何用别具一格的器皿将植物衬托得更加生动形象。既可以美化环境,又能引发幼儿后续观察探究的兴趣。

四、自然角创设中幼儿需求的主体表达

对于幼儿而言,参与的过程是新鲜、快乐、有意义的,自然角的管理不是由教师、保育员代替,也不是指定几名动手能力较强的幼儿来管理,而是能让每一名幼儿都能参与其中,成为自然角管理的主人。

(一)有工具,更有实践

工具可以引发幼儿的探索行为,帮助幼儿有目的地对自然角中的动植物进行观察与种养。因此,教师可以在自然角中投放一些工具。一是准备不同类别的工具。除了提供给幼儿种植和管理所需要的工具,还要投放供幼儿观察、探究的工具。幼儿自由地选择,通过自发地尝试或探索来获取知识经验。二是准备一个工具箱。将各种工具归类放置在工具箱中,方便幼儿取放,并明确各类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有记录,更有生长

记录是帮助幼儿梳理记录探究过程的最好表征方式,幼儿通过细致观察,充分思考、分析、推理,构建出新的知识,在记录纸上记录下来,可以和同伴一起分享。记录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实物记录、图片记录、绘画记录等,要根据观察内容与幼儿年龄特点来设计。小班可以用实物标记法,实物记录法,可以用简单的贴贴纸、敲小印章等方式积累,还可以直接在墙面上记录;中班可以用图形标记记录,如用绿色表示生长旺盛、黄色表示枯萎,用长短线表示生长的状态等;大班可以直接用表征的方式。

(三)有指导,更有收获

教师的指导可以为幼儿的参与提供有效的支持。例如,提供参与管理的时间,开放各种小时段,让自然角成为幼儿生活的一部分;设置一些引发探究的问题,或者提供一些新的探索材料工具,让幼儿在每次进入自然角后能够针对性地观察、记录。

自然角不是班级环境中的美丽摆设,也不是单纯追求规模的种植物展览区,创设自然角的目的是为幼儿提供一个有启发、有支持的班级环境。教师要走出自然角创设的误区,明确自然角创设的教育价值,让幼儿成为自然角的主人,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积极互动,真正发挥出自然角应有的教育功能。

猜你喜欢

工具创设班级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创设未来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准备工具:步骤:
“巧用”工具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