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核心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堂设计研究

2021-11-19徐素芬

高考·上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课堂设计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徐素芬

摘 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紧紧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开展教学,贯彻素养为本理念,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并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课堂设计;策略

高中化学知识的抽象性与逻辑性较强,而该学科知识也产生于实际生产、生活并加以发展。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化学实验操作活动,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强化探究意识,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一、打造智慧课堂培养创新意识

当前,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推动着科学技术进步,人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接触各种类型移动设备,这无疑给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许多具有先进功能的信息技术与设备成为教师构建智慧课堂的主要工具,有效打破了时空限制,提高了教学与学习效率。高中化学课程最为显著的特征即有着较强的抽象性,正因如此,新的课程标准对化学学科提出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要求。在高中化学学科中打造智慧课堂有利于强化学生探究合作意识与思维能力,提高化学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并将其作为目标,引领学生发挥潜在创造力,借助自主学习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在智慧课堂中运用平板电脑有利于发挥学生创新意识,其中因平板电脑便于携带,高中化学教师在备课后可及时为学生推送相关学习资源,引领学生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事实上,平板电脑学生端有很多可利用的自主学习资源,学生按照化学教师提供的课前预习单浏览电子教材,查阅电子资源包中涵盖的学习文件,随即完成相关练习。当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可运用平板电脑及时与教师或其他学生沟通交流,发挥集体力量答疑解惑。学生可在课下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并在此过程中发挥平板电脑优势,合理利用时间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以“电解质”教学为例,电解质与人类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很多化学反应都在水溶液中进行,因而有必要让学生理解与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相关知识。教师在讲解该章节知识时需提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学习单、学习资源包,通过为学生展示多媒体课件呈现电解质内容框架。课前学习单包括要求课下运用平板电脑浏览电子教材知识内容,学习资源包涵盖电离方程式以及应用,离子反应条件以及应用等知识,学生根据化学教师提供的课前学习单在课下运用平板电脑自主学习,浏览电子教材并根据相关知识内容与师生互动交流,完成资源包中学习内容并完成相关学习任务。随即教师指导学生进入混合式学习阶段,先提出相关问题:“为什么手上有汗的人接触电器时,要提醒其小心触电?能解释上述现象吗?”学生纷纷回答:“因为手心里有汗!”“汗里有盐分且咸的。”随即教师归纳总结:“当手上有汗水时,汗水中的盐分会发挥导电作用,如果用带有汗水的手触碰电器,十分容易触电。”随即教师指导学生在智慧课堂中开展导电性实验,分别观察氢氧化钠、盐酸、酒精、氯化钠、蔗糖等物质是否能导电或在何种状态下会导电。学生观察后发现并表示,氯化氢晶体、氯化氢气体以及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后会导电,也有学生表示氯化钠晶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受热融化时也会导电。通过观察实验加强师生、生生间合作交流,锻炼学生合作能力的同时深化其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知识的理解。打造智慧课堂的目的之一在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潜在创新意识,促使学生在理解传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并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达到多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目的,逐渐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学习体系,提升综合素质。

二、创設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情境法是课堂教学常见教学方式,即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对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在于发挥启动学生思维和智慧效果。纵观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虽然大部分化学教师都具备提问意识,但因提问方式单一或毫无针对性,普遍出现教师提出问题后未等学生思考就直接说出答案,课堂氛围极其枯燥,长此以往丧失提问应有的作用和意义。对此,高中化学教师应结合学科特征和学生学情从多方面提出问题,使学生深入思考化学知识,全面调动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提问效率和化学教学质量,实现预期课程目标。高中化学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注重落实渐进性原则,尤其在备课阶段针对教材各个知识点从易到难设置问题,正因如此对化学教师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即教师在充分熟知教材各个知识点并梳理其知识脉络,了解各个章节知识点分布情况。正式授课时可沿着知识脉络以及顺应由易到难原则为学生讲解知识,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系统化知识体系,为高效学习化学知识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在学习“有机化合物”相关知识时,教师提出以下导入性问题:“今天所学知识与酒有关,想必大家十分熟悉,哪位同学知道酒中含有哪些物质?”有学生认为是酒精,有学生认为是乙醇。随即教师告知学生学习乙醇相关性质知识并提出问题:“大家能从里面提出哪些乙醇性质?”借助问题指引学生深入思考知识,教师可在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知识时及时给予点拨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是该章节所学知识内容,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引领学生思考活跃学生思维

相关研究指出,当学生处于生动、愉悦、宽容、温馨的氛围中会积极主动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甚至敢于提出质疑和问题。反之,若学生未得到教师及时且充分的鼓励与肯定,质疑动力与自信心越来越弱,长此以往就丧失质疑能力。对此,教师在核心素养为本引领下需结合学科特征,从多方面开展问题质疑教学,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自身则扮演合作者、指导者与组织者角色,同时构建民主平等、相互合作学习与和谐尊重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自由交流,鼓励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实现民主探讨。学生在上述环境中其心理会逐渐趋于最佳状态,进而积极主动探索和思考知识。与此同时,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中敢于向权威的观点提出质疑,逐渐形成良好的质疑意识与品质,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化学教材每个章节中都有和该章节知识内容有关的高质量素材,在正式教学中借助上述教材资源积极鼓励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进行再现,由此学生就会经历积极观察、思考、类比猜想、联想等一系列过程,教师再适当引导并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展开深入且积极的知识探究,提高学习效率。质疑的基础之一即提问,如果想要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提出有价值问题,教师需重视指导学生学习方式,在此过程中需发挥语言优势。在元素与物质世界相关知识讲解时,教师可以借助图书馆图书分类等图片,设计相应的问题:根据世界权威化学物质信息统计机构统计,一共有一亿四千多万个化学物质,怎样对这些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呢?化学教师需在适当时机指导学生质疑,直接引入重难点知识。与此同时,教师需在学生现有认知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旧知引入新知,适时为学生呈现新问题,借此打破学生暂时认知与知识平衡并基于此形成旺盛的问题意识。讲述元素周期表应用知识时可先指导学生巩固复习所学的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知识,再从元素周期表延伸至应用询问学生该如何解决问题,借助疑问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引发学生质疑和思考。

四、设计学习任务,培养探究精神

化学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理科学科,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培养。以核心素养为本,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设计课堂学习任务,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化学知识素养。在具体课堂探究中,借助任务开展引导,让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优化课堂教学思路,进一步提高学生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在具体的学习任务设计中,应当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学习特点,优化学习任务设计。在设计学习任务之后,还需要给予学生探究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结合学生探究情况,做出相应的学习任务评价。

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通过探究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宏观和微观认识,借助相应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在课堂探究中,设计课堂学习任务1:探究食品脱氧剂的作用。根据学习任务,向学生展示月饼盒中的小包装袋,并且提出相应的问题:“为什么包装盒内会放小包装袋?小包装袋里面有什么物质?有什么样的作用?”通过这样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实验探究,掌握其中的化学原理。借助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开展实验设计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世界进入到化学世界。学习任务2: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通过上述宏观表象的认识,学生对实验原理有所了解,从宏观向微观转化,构建相应的氧化还原反应模型,并且结合化學原理的应用,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针对汽车尾气绿色化处理,设计和讨论想用的方案。如:“汽车尾气中有哪些主要成分?怎样才能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成无毒无害物质?利用氧化反应原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任务引导,让学生查阅相关文献,搜集相关资料,设计相应的处理方案,并且针对处理方案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通过这样的课堂学习和探究,加深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了解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深刻体会氧化还原反应的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通过这样的学习任务设计,从实验探究到学科本质,提出氧化还原反应认识的变化,通过其社会价值的认识,体现出绿色化学理念,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树立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结束语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为理念的高中化学课堂应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理性认识所学化学知识,并合理应用于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提高化学教学效率,实现预期课程标准。

参考文献

[1]黄红梅.浅析高中化学“以素养为本”教学目标的设计[J].安徽教育科研,2019(22).

[2]傅慧珍.“素养为本”的线上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探析: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硫酸》教学为例[J].广西教育,2020(06):111-113.

[3]王先锋.刍议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堂问题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000(004):1-3.

[4]郝海龙.“素养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J].文理导航,2020(14):69.

猜你喜欢

课堂设计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让学生喜欢你的英语课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