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柴油机油底壳加工变形研究

2021-11-19程敢峰

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 2021年5期
关键词:端板底壳机油泵

左 峰 程敢峰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江苏 常州 213011)

0 引言

机体和油底壳作为柴油机的关键核心零部件之一,其精度的保证,对整个柴油机的组装运行乃至整个机车的运行至关重要,其关键尺寸,必须得到保证方能确保柴油机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1-2]。

280系列柴油机油底壳总长接近4 m,由前后端板、中间壳体组焊而成,属于钢结构薄壁件。在柴油机组装时,油底壳前后端面与机体前后端面应平齐,并保证机油泵孔中心距,才能满足密封和齿隙要求,保障柴油机平稳运行。

油底壳作为薄壁件,其平面度、长度尺寸、孔系位置度等关键精度一直以来都是难点,尤其是加工过程中的变形对精度的影响,成为关键要素。缺少系统的理论计算、分析,没有防变形手段和措施[3]。

1 油底壳结构和压装分析

1.1 油底壳结构分析

油底壳由自由端板、输出端板、中间侧板和底板组成(见图1),自由端板上机油泵孔主要固定机油泵齿轮,为柴油机供油,自由端板前端面与机体前端面平齐,前端罩壳密封,输出端板与机体后端面平齐,后端罩壳密封,如图2所示。油底壳主要精度项点为自由端板内机油泵孔、油底壳总长、在中间底板上的定位销孔和中间底板的平面度。

图1 油底壳结构图

图2 机体与油底壳安装结构图

1.2 油底壳关键精度

总长:(3 040±0.05)mm;机油泵孔的位置度:ø0.05 mm; 定位销直线度:0.02 mm;定位销位置度:ø0.05 mm。

2 既有加工工艺精度分析

目前油底壳加工分粗加工和精加工。粗加工在龙门铣床负责前后端面和上平面及侧边的加工,落地镗床负责机油泵孔粗镗;精加工在五面体龙门加工中心负责前后端面、机油泵孔和各螺孔的加工。

精加工环节,利用加工过的大平面定位,采用等高块和压板在两头和中间3个位置处压装,左右对称,共6个压紧点。加工时前后面和上平面约有4 mm加工余量,采用ø200 mm面铣刀加工,每刀切削量控制在2 mm左右。左右机油泵孔单边约有10 mm加工余量,采用粗镗刀、半精镗刀和精镗刀分次加工,主要刀具切削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刀具切削参数

油底壳加工后,拆除工装,自由状态下对其平面度进行测量,变形较大。为了进一步掌握变形情况,对人工压装的压紧力利用扭矩扳手进行测定,结果为300 N· m。对油底壳前后端面进行三维仿真分析,最大变形区域产生在压装位置,具体如图3、图4所示。

图3 前端夹紧力矩300 N·m下的变形量

图4 后端夹紧力矩300 N·m下的变形量

经过仿真分析,在压板位置出现最大变形量,压装点位置下凹,两端位置凸起。仿真计算,前端变形最大约为0.42 mm,后端变形最大约为0.37 mm;现有压装位置如图5所示。

图5 油底壳压装图

为了保证油底壳的加工精度,必须科学合理地计算、分析夹紧力和压装位置,同时优化改善既有工装和工艺,便于控制工件的变形情况,提高工件加工精度。

3 切削力和夹紧力计算

铣削抗力P用式(1)计算:

(1)

式中:P为铣削抗力,N;t为铣削深度,mm;sz为每齿进给量,mm;D为铣刀直径,mm;B为铣削宽度,mm;z为铣刀齿数。

根据刀具切削现状,t=2 mm、D=200 mm、sz=0.06 mm、B=100 mm、z=14,对面铣刀的切削力进行计算,得到铣削抗力P=275.6。

在油底壳现场加工压装时,根据现有夹具、油底壳结构和以往加工经验,采用前后端面靠近尾部区域支撑和压紧的方式,压板位置为左右各2个,压板到前后端面的距离约为总长度的1/6处,切削区域中间到支点的距离约150 mm,压板到支点的距离约为60 mm。

将上式的铣削抗力P计算值代入式(2),便可计算每块压板上所需的夹紧力:

(2)

式中:F0为每块压板上所需的夹紧力,kgf;f为工件与支承面间的摩擦因数;P为铣削抗力,kgf;L为切削合力至支点O的距离,mm;l1、l2、L、ln为各压板至支点O的距离,mm;M为安全系数。

M取值1.5,f取值0.15,L取值150,l1+l2+L+ln=60,计算得到每块压板所需要的夹紧力F0=89.5 kN。

油底壳的压紧机构是常用的螺杆压紧形式,而夹紧力又取决于螺母在旋压过程中对压板的压力,而这压力来自于旋紧螺母的扭矩,该扭矩应是一个在一定力值范围内的相对定值,将式(2)的F0每块压板上所需的夹紧力代入式(3),可得:

Mt=K×P0×d×10-3

(3)

式中:K为拧紧力系数;P0为预紧力;d为螺纹公称直径。

经过计算,得到Mt=120 N·m,压紧螺栓选择8.8级M24螺栓,查表得到M24螺栓预紧力可以达到222~254 N·m,满足现有的预紧力需求。

4 工艺优化设计

针对计算出的压紧力,同时结合人工仿真的300 N·m变形位置,对现有等高垫和压板的简易压紧模式进行了改进设计。一方面在前后主定位压装的基础上增加中间位置的辅助支撑;同时增加侧面辅助支撑。另一方面在压板相对前后端面的位置也进行了调整,优化后的工装设计如图6所示。该装备使用简便,辅助时间大幅缩短;同时定位可靠,结合科学计算的120 N·m压紧力,利用扭矩扳手,可以防止工件由于压装带来的变形和波动。

图6 优化后的工装设计

根据优化工装、油底壳支撑和夹紧形式、结构、区域位置以及计算的压紧力,并针对计算出的120 N·m螺栓压紧力矩,进行仿真分析。

当夹紧力矩为120 N·m时,X方向变形量较大,但仅为0.03 mm,且在自由端板端面处,对油底壳整体关键精度影响不大,满足组装需求(见图7)。

图7 夹紧力矩120 N·m下X方向变形量

5 结论

通过定位位置及压紧力的优化设计,实现了工件变形的精确控制及产品精度的提升。经过三坐标检测,油底壳在自由状态的平面度从0.35 mm变为0.08 mm,满足了0.1 mm的要求。油底壳上前后两定位销孔在3 000 mm长度上的直线度由0.15 mm变为0.02 mm,满足要求。工装、压紧力等过程参数进行了工艺固化,目前产品精度稳定输出。

猜你喜欢

端板底壳机油泵
节段模型二元端板合理尺寸估算方法
焊接油底壳开裂问题研究及优化设计
滑块反顶机构在薄壁铝合金油底壳压铸成型中的应用
水下电机电缆的橡胶双密封结构
H 型钢梁端板螺栓连接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商用车柴油机油底壳开裂问题分析及解决
可调式机油泵及其节油潜力(二)
可调式机油泵及其节油潜力(三)
门式刚架端板连接节点承载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商用车发动机用双联外齿轮可调式机油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