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师范专业写作教学“课证融通”教学研究

2021-11-18王梅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0期
关键词:资格证师范审题

摘要:本文从教师资格证“国考”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要求入手,立足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写作教学实际,结合当下职业教育中“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经验和讨论,将写作课程教学与教师资格证“国考”有效对接,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训练策略上探索促进师范生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助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以实现对高职院校更好运用“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推广功能与普及作用。

一、缘起

“职教20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9〕)文件中指明了未来高职教育创新和改革的方向,提出了全面质量观念和系统发展理念,从多体系、多维度的框架下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力图通过高职院校与鉴定单位、职业机构、企业和行业组织的深度沟通与合作,推进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将知识能力、技术素养、职业岗位需求和职业道德等相关内容整合在高等职业教育的系统中,以此实现对高等职业人才发展的推动作用。

“职教20条”在第一条“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中,提到“把握好正确的改革方向,按照‘管好两端、规范中间、书证融通、办学多元’的原则,严把教学标准和毕业学生质量标准两个关口”。

对于高职师范专业来讲,师范生在毕业之前顺利考取教师资格证,毕业时毕业证书、教师资格证书双证在手,是顺利进入教师职业的前提条件。因此,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应将“书证融通”理念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把人才培养目标、内容等与教师资格证考试紧密衔接,助力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本文从“职教20条”中提出的“书證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出发,立足任教课程,进行高职师范专业基于“课证融通”的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二、教师资格证“国考”对写作技能的新要求

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是培养小学、幼儿园教师的重要阵地,在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写作是国家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一《综合素质》考试中分值最大的一道题,占总分比例的三分之一,其得分情况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顺利通过科目一笔试。其出题方式为材料作文,除了考查考生常规写作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是否具有正确的教师职业理念及专业的反思能力。要求考生在对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以及新课改理念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来准确分析作文材料,把握作文立意,并从教育角度阐明观点。考生如果不接受专业的教育写作指导和训练,不易写出符合考试要求的教育论文,进而直接影响到学生顺利考取教师资格证及毕业后的入职。

三、高职师范专业基于“课证融通”的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一)合理调整课程内容

截至2015年,我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写作课程教学一直以文学写作为主,应用文写作为辅,且强调理论教学,写作实践没有一定的针对性。2015年,国家教育部门正式下达了文件,从16级开始,师范专业学生取得教师资格证需参加国考。面对如此大的改革,我校小学教育专业提前进入角色,在2015年就开始为迎接教师资格证国考做准备,调整、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从16级开始,把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内容贯穿于小学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开始尝试在师范专业教学中采用“课证融合”的教学模式。经历了近五年的时间,目前,我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几经修订己经日趋成熟。

在写作课程上,去掉了之前文学写作的教学内容,将应用文写作作为教学重点,且教学内容集中于教育写作,内容直接针对教师资格证国考。任课教师针对教师资格证国考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要求,结合高职学生的学情,归纳整理出契合考试性质、学生易于接受的、系统的教育写作教学内容,作为教育写作的教材。该教学内容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教育写作概说、教育写作常用文体、教育写作审题立意、教育写作谋篇布局。第一部分主要解读教师资格证国考考试大纲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考查要点,总结出历年真题的出题规律。第二部分主要从议论文的角度梳理文体知识,尤其归纳了便于学生操作的论证方法。第三部分结合作文考题的题材总结出了三种适恰的审题立意方法,分别是关键词解析法、主体分析法、由物及人法。第四部分分别从文章的题目、开头、主体、结尾四个结构层次,总结写法。实际授课过程中,四部分内容并不只是从理论上讲授,而是具有高度的针对性,而且精取教育写作范文作为案例,使学生在理解范例的基础上,吸收专业的教育写作理论知识。

(二)围绕教师资格证国考设计开课计划

教师资格证实行国考前,我系的写作课作为公共基础课,在大一开设。教师资格证国考后,将教育写作课程开设在大二的第二学期。因为教育论文的写作,主要是通过对所给作文材料的分析,得出教育角度的启示,进而从教育角度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那么就不可避免会涉及到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为了更好地应对教资国考,我系将教育学、心理学一学期的课程延长为一学年,且在大一开设。将教育写作设在大二,是考虑学生学习了一学年的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将其充分内化后,再进行教育写作训练,学生有了专业的教育理论在胸,那么,无论是审题立意,还是谋篇布局进而下笔成文,就会自觉地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思想更有深度,内容的专业性更强。

(三)建立云端“材料作文”题库

纵观历年教师资格证国考中的教育写作试题,不难发现,无论是幼儿园、小学,还是中学,教育写作的命题方式基本上是以材料作文为主,只有极个别年份的试卷中出现了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作文题型强化材料,就使得试题更具开放性,更能考察考生的发现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思辨能力。材料作文题,如果材料审偏了,立意就会跑题,那么作文这一块失分过多,就会影响整体的卷面分。因此,带领学生进行大量的审题立意练习,培养学生审题立意的语感、悟性,至关重要。

为了锻炼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一方面,从网上筛选中、小、幼三个学段的质量优良的教师资格考试辅导材料,精选其中的写作模拟题,建成作文考题库。同时,将历年真题汇总,建成历年作文真题题库。此外,结合社会事实,精选富有代表性的热点话题,建设成时事热点话题库,并随时更新。教师将题库发布到云班课,一边在课上开设专门的审题立意授课模块,进行审题立意练习,一边通过布置任务,锻炼学生在课上习得审题立意方法后,课后进行实践。

(四)集结优秀教育论文建成范文库

优秀范文库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精选市面上销售的品牌辅导机构出版的辅导资料中的范文,二是来源于学生平时写作训练中的优秀作文。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总会涌现出许多优秀作文,将这些优秀作文集结起来作为范文,可以在同学中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将范文按照題材分门别类整理,建立范文库,同时上传云班课,便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赏析,且随时随地,达到了全时育人的效果。同时也便于老师上课时,边参照范文,边讲授理论,起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升入大学以前,写的都是非教育题材的文章,读了师范专业后,为了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才需要写作教育论文。这其中思维、思路、写法等方面的转换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是不易的。那么有了蓝墨云班课上的范文库,学生经常赏析优秀作文,无论是对写作课上学习内容的吸收,还是动笔写作,都会利于尽快进入状态,形成一定的创作思路和悟性。

(五)创新评价机制

为让学生能够顺利地通过教师资格证国考,满足社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评价与考核方式要具备真实性和全面性。我们改变以往的期末考核写作理论加习作的总结性测评,将过程性评价贯穿教学活动中。第一,平时每周布置学生收集跟教育相关的名人名言与事迹,作为写作素材积累起来。第二,结合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和社会时事热点新闻,布置学生完成若干个习作。每名学生的所有习作教师都是挨个面批,教师当面指出问题,学生立即改写,然后再面批给分。作文面批的形式,虽然耗费教师极大的精力,但是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切实有效。这两样作业再加上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为过程性评价,形成了学生的终评成绩。这种方式,可以始终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极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效率。

(六)定期举办竞赛,以赛促练

每学年定期举办教育写作大赛,搭建师范生展示技能的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人人都参与,人人有所得,提高学生的教师基本功和职业竞争力。

(七)专场报告会引路

开学季,由学院主管教学主任,针对教师资格证国考,对新生进行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普及,从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如何应对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学生在开学初就尽快进入迎接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备考状态。毕业季,邀请在毕业之前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成绩优异的学生,作专场报告,将自己的学习、备考经验、心得与学弟学妹分享,增强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语:本文以高职师范专业教育写作课程教学实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建构以教师资格证“国考”为导向的教育写作课程教学体系,开发教育写作技能训练有效策略,促进高职师范专业教育写作教学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创新,将高职师范专业教育写作教学的重点引向学生应对教师资格证“国考”写作技能的提升,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更好地对接到国家职业资格、行业就业标准,真正做到从实践、从就业、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整合高职师范专业教育写作教学的要素,使高职师范专业教育写作教学内容更加完整、科学和实用。在更快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教育写作能力,顺利考取国家教师资格证的同时,也在理论和实践上充实了职业教育“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和范围。

参考文献:

[1]王文娟.高职院校“课证融合,课赛融通”教学模式的实践措施———以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语文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为例[J].黑龙江科学,2018年2月第9卷第3期:22-23.

[2]金红华.语文教育专业“课证融合”教学模式探讨———以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26-28.

[3]刘秀红.基于教师资格证国考的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J].林区教学,2020年第02期:33-35.

作者简介:王梅(1973.3—),女,汉族,籍贯:辽宁,学历:研究生,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师范教育,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2020-2021年度课题,编号:LZY20432.

猜你喜欢

资格证师范审题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物理师范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该反思“考教师资格证火热”与“教师招聘岗位遇冷”
小小书画廊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关于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的思考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用“学历+技能”模式培养技能人才
喊“办证”的人将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