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职匹配”实践育人背景下财管一流专业建设路径探索*

2021-11-18严晓云广东科技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实训育人专业

文/严晓云(广东科技学院)

“人职匹配”是人的个性特征与职业性质相互匹配,协调一致的理论。根据社会需求,培养与之相适用的各类人才,首先必须科学设计专业人才方案。如何通过“人职匹配”,借力一流财管本科专业建设,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创新精神的创新型、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是各财经院校需要认真研究的一大课题。

一、实施“人职匹配”实践育人的背景

从社会层面看,目前出现了较多的产学错位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有大量人员失业,而另一方面又有大批职位空缺的并存现象。产教融合能让学校走进企业,让企业走入学校,加深彼此了解,强化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实施“人职匹配”正是解决“产学错位”现象的良好药方。

从学校层面看,“人职匹配”客观要求学校践行“分类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专业为突出个性化培养,彰显专业优势,应根据自身的定位以及专业特点,充分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

学生通过选择学习适合自身特征和兴趣爱好的专业选修课程,既可保证他们的专业背景,又可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实施“人职匹配”是促进学校进行分类培养的有效途径。

从微观层面看,“人职匹配”可助力学生实现顺利就业目标。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这也是衡量一个大学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参考依据。“人职匹配”为毕业生进行高质量就业提供了一种“量身定做”式的个性化服务,可以有效解决毕业生专业不对口及就业难的问题。

二、“人职匹配”实践育人背景下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具体路径

(一)加强“学科交叉、国际化、3+1模式、多元协同”四位一体的数智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1)学科交叉,突出商法融合和财务信息化培养。通过开设经济法、税法、财务共享服务、企业财务信息系统、财务大数据、信息化审计等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

(2)开展ACBSP商科认证及专业赋星,提升专业认可度。主要专业课程与CMA对接,帮助学生通过CMA考试。与韩国、泰国、菲律宾等国家高校开展保荐生、学生研修、教师进修、科研项目等合作,提升专业国际竞争力。

(3)推行3+1育人模式,实施人才培养范式变革。开展“3+1人才培养、3+1课改、3+1帮扶、3+1实践教学”,以“敢闯会创”为核心要素,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①3+1人才培养模式

3意为学生在学校的3年的时间里,学习完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及教学实践课,然后利用1年时间参加企业实践教学活动。

具体实施步骤为在第7学期,学生可成建制或分批次在校企合作单位进行“人职匹配”实践教学活动。由企业根据学生兴趣及工作岗位需要,分配合适的学生进入相应岗位,由部门经理或主管带队,实施半工半读式帮扶学生进行实践学习活动。对于成建制实施“人职匹配”实践育人的,为了进一步促进校企双方的融通合作,调动双方合作的深度和积极性,可以采用委托培养方式,通过学校支付若干培养费方式,由学校委派老师及企业指导老师进行双向指导。通过第7学期的实践教学活动,学生能够迅速了解企业的有关规章制度,快速融入企业文化,提前适应工作环境,企业也提前解决了职工岗前培训问题。可以有力强化企业与准员工的相互了解,大大缩短企业用工及学生就业进行双向选择的时间。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根据企业学习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或意见,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第8个学期,学生在企业正式实习,进行代理记账业务,参与审计及管理会计咨询服务等工作。

同时,完成毕业实习报告及毕业论文的撰写,完成各项学习和实习任务,顺利实现与就业的零距离无缝对接。

②3+1课改模式

图1 基于“人职匹配”实践育人的一流财管本科专业建设路径

3即为“自我提升”“点石成金”和“分享式交流”三个核心教学环节。1是指“强化拓展”环节。“自我提升”是学生按预先约定的时间、地点,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和老师布置任务的引导下,进行的一种有检测的自主预习、学习。“点石成金”是教师根据学生在预习、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无法自我解决的难点和需要掌握重点进行点拨,对出现的规律和使用的新方法进行归纳。通过老师的点拨 ,达到化腐朽于神奇的效果。“分享式交流”,就是为提高学生的自信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感悟及亮点分享给同学们,并通过一定方式进行展示,再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自测或进行互评以检测学习的效果。对于发现的问题,通过在一起交流和讨论,达到互帮互助的目的。“强化拓展”则旨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对问题的认知深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③3+1帮扶模式

每个班级都是由个性化的学生组成,学生的思想水平和综合素质也必然参差不齐。为提高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业情况及综合表现,选择3个表现优秀的学生,帮带1位后进学生并作为帮扶小组,在课内外采取小组帮扶的形式开展各项学习交流活动。教师通过对小组反馈的信息,再及时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经过若干时间的帮扶,再对学生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排序,实施滚动帮扶,最终实现全体成员共同进步。

④3+1实践教学模式

3指认知实训、专项实训、综合实训等三个实训。1指毕业实习。认知实训就是通过带领学生参观、访问、见习校企合作单位,以尽早获得对工作的感观认识(在第1﹣2学期完成);专项实训是根据人才培养方面中设定的拟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课堂内实训活动(在第1﹣6学期完成);综合实训是根据专业需要,选择与专业技能有密切关系的校内整周实训活动,通过校内相关课程的实训平台进行的模拟实训(在第2﹣6学期完成);而毕业实习则是学生直接参加实习基地或实习企业的相关工作,通过业务实训和实习达到与就业零距离的对接(第8学期完成)。

校政行企协同育人,助力学科专业发展。通过产学研政多方协同,聚集行业专家、企业高管、骨干教师、科研权威、政府机构人员共同制订职业素养达标、能力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确立“产学研政”协同培养数智化财经人才的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完善校内实验设施,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科学建立人才培养发展评价体系。

(二)全面落实“人职匹配”、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教育理念,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根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毕业后选择企业就业意愿人数占比为75%、选择升学占比11%、选择考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占比11%、选择创业占比2.5%、选择其他的为0.5%。“人职匹配”实践育人就是针对“75%选择企业就业意愿学生”而言的。针对其他意向的学生,根据其兴趣爱好,通过采取分类培养方式,各取所长,科学进行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图2 基于“人职匹配”实践育人的一流财管本科专业建设举措

(三)实施“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积极探索和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评价体系,努力改变以学业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将“五育”的践行情况科学纳入毕业相关要求。要淡化终结性评价,充分注重过程评价和增值评价。

通过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忙”起来,让学生感觉到求学的不易。通过将各项考核“严”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毕业的艰难。在引领学生思想价值、引导学生行为习惯、激发学生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塑造学生人格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等方面,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四)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面向全体学生,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所需要的能力素质等为重点,通过让更多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更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五)着力打造班级文化,鼓励学生勇于探索、追求卓越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要树立良好校风,首先必须有好的班风。建立班级正能量素质拓展记事簿制度,适时记录班级成长过程。努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深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全班一杆枪”观念,积极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打造有特色的班级文化,鼓励学生积极表现、勇于探索、追求卓越。

三、进一步夯实“人职匹配”实践育人的具体改革举措

贯彻“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精神,围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计和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立足新商科理念,积极推进专业教学改革,着力师资队伍建设,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建立有效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突出专业特色,进一步夯实“人职匹配”实践育人基础,培养一流财管本科专业。

(一)进一步深化专业综合改革,以务实之心书写“改革卷”

结合ACBSP商科认证和管理会计师(CMA)的知识能力框架,对接国际化的课程质量标准,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融入财务管理发展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最新的科技知识,动态调整课程设置。以“人职匹配”为目标,以一流专业建设为抓手,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为手段,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进行全要素、全过程、全方式开展一流本科教育实践,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学业评价、教学激励、条件保障的全要素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二)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真挚之心书写“师资卷”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立学、施教、服人,着力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完善优秀人才育引支持体系,积极引进和培养学科领军人物、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博士,大力培育创新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努力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及参加假期社会实践,不断提高“双师双能”比例。充分调动教师工作主动性,让教师享有职业成就感、幸福感。

(三)持续完善教学质量管障体系,以奋进之心书写“发展卷”

加强“优质课程”“高水平课程”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的建设。根据课程性质采用“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手段重构教学环境,将超星、课堂派、钉钉等平台运用于课堂教学,建设智慧教室。提高案例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的学时比重,改革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努力构建保障本科教学绩效激励制度和资源配置机制。

(四)精心组建教学资源库,以创新之心书写“学习卷”

鼓励教师以湾区岗位需求、学情能力分析为起点,编写有特色的、高水平的专业教材。

注重选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优质教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依托超星平台,构建专业教学资源库,形成一批专业核心课程的数字化资源。

(五)深度融合产学研用,以协同之心书写“实践卷”

充分发挥省级实践教学平台、校级重点实验实训室的作用,强化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产学研政多方协同,持续完善实习基地管理制度以及学生实习考核制度。

(六)加大资源投入和制度保障,以实干之心书写“保障卷”

按照“统筹兼顾、合理配置、提高效益、严格执行”的原则,形成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重点用于师资、实验室、课程、教材、团队、平台等一流专业建设核心指标。实施制度全覆盖,落实教学任务安排、教学管理、教研教改奖励、教师进修等制度。

健全以能力、实绩和贡献为导向的教师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实时监控下学生学业进展的学业预警制度。

猜你喜欢

实训育人专业
赛教融合下高职大数据专业实训平台自主建设探索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部分专业介绍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