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入情 歌入心

2021-11-17于洁

音乐生活 2021年10期
关键词:板式豫剧韵味

于洁

一、韵味元素在豫歌《木兰从军》中表现解析

豫歌《木兰从军》是以“木兰诗”为词,旋律技法吸取了豫剧唱腔板式。作品以熟知的故事为题材,运用豫西调豫剧流派旋律技法,将广板、中板、快板、摇板、垛板五种板式交替使用,形成了具有鲜明戏曲特征的音乐结构形式。除了板式的运用,全曲最有特色的当数豫剧唱腔的运用,以字行腔,以腔诉情,情入心脾。下面就《木兰从军》中的唱腔板腔的运用进行分析:

1.断腔

断腔,利用气口的突然停顿造成无声胜有声的表达叙述,断中孕情、断中抒情,断与连的润腔应用表情手法。这样断腔技法可充分传神达意,极具情感甜柔蜜韵。如在第一段中,“边关军情急”的“关”字上就加入了断腔,增加了情绪浓度。如谱一:

2.拖腔

拖腔,戏曲唱腔中的一种。是旋律进行中无词有声的那部分旋律,其节奏、情感是与前面的词有联系的,是情绪的延展。常常将某句唱词最后的一字附上长短不一的拖腔,即无字拖腔,进一步将特定的情感予以婉转层次的展现。曲中可以表现出花木兰“去”的无助,“战”的焦灼,“木兰是女郎”的“郎”的无奈,“美名”的“名”的赞颂等等。这些字在演唱上都使用了拖腔来描绘木兰的各种心理活动。这些乐句的拖腔运用是韵味风格也是品味韵味的必要元素。如谱二:

3.装饰性润腔

装饰音的运用,是音调润腔的主要表现手法。装饰音来美化旋律、协调语言、突出韵味。生活化、变化化、灵动化、律动化是装饰性润腔韵味特性。《木兰从军》运用了倚音、下滑音、重音、断音来润色润腔,起到了装饰性的润腔作用。如“怎么办,怎么办”,两个“办”字处都用了装饰性“倚音”润腔,表现急、烦、焦的情绪,“难坏了姑娘花木兰哪”这里用装饰的下滑音来润色,表达出木兰忧烦的心理,增加了情绪与情节的跌宕起伏,也浓厚了感情色彩,不失为有滋有味的特色呈现。如谱三:

4.吐字潤腔

语言是歌唱艺术重要的情感媒介。豫歌的歌唱语言是直接来自河南人民生活的语言习惯,有着所直属的语言韵味标识。其咬字、吐字是以洛阳、开封两地的方言为主要语音,有着言多情、味醇厚、声悦耳,如歌似唱韵律感、格调质朴风趣感的语言特征。唱腔中每一个字韵和腔湾的处理及口语化的吐字润腔,无不渗透着浓厚的乡土之音,构成了豫歌特色韵味的有力元素。《木兰从军》中多次出现花木兰的“兰”字的音调在音程上与前面的字形成了前后的落差呈前低后高,恰好与在普通话中“兰”字读二声,在河南的方言中读四声,形成了明显的差异性与一致性,透过吐字润腔形成有色有味的韵味感情。如谱四:

“木兰无长兄”中的“兄”字与前面提到的“兰”字属一样的情况,演唱到这一句的时候要在声调上表现出润腔的方式,体现出言有味、听有韵、感有意。如谱五:

5.摇板

摇板,自由节拍的唱腔,流水板的严格节奏伴奏部分,形成两个声部律动的对撞,这样的特点易于表现激动的情绪与场面。该曲中描写木兰血战沙场的段落来烘托了气氛,增加了画面意境。如谱六:

从谱例中可见,旋律部分音符少,时值长,左手伴奏织体部分音符密集,时值短,形成鲜明的对比,从音响上也一定会造成各声部的慢唱和紧打的特征,这样的创作手法升华了音乐形象。各声部间的对撞,慢中有急,急中有慢,但彼此都在统一的板式中完成了音乐形象的立体化、形象化。

6.垛板

垛板:二拍子或一拍子,音型为一音一字节奏,朗诵式的,句句紧接,字字斩钉夺定、截铁有力,是诉述剧情的手法。音乐特别果断,强化气氛,是刚强、激愤情绪板式佳选,是情绪推向高潮的常用板式。如谱七:

一字一声,“生”音同步,声是人声旋律部分,声音的“声”是对人物人生果敢的律动表现,音是钢琴的伴奏部分,这样的写作透过声音的律动表现出人声的内心律动,这种手法强化了作品的气氛,均一的节拍与力度,音调与速度是慢起渐快,木兰奋勇杀敌的态势淋漓可见。

二、韵味元素在豫歌《黄河渔娘》中的表现解析

豫歌《黄河渔娘》是一首颂扬性、抒情性、叙事性的戏歌声乐作品,采用典型的河南梆子戏曲调,具有鲜明地域韵味。作品运用豫剧声腔二八板式结构,以音乐结构形式在乐句的对称构架上形成了该唱段,充满河南的人文情结歌词,充满豫乡音韵因素的旋律,体现出河南人豪爽、直率质朴的艺术特质,接近民众真实生活。

1.“闪板”和“偷字”

闪板俗称后半拍,是二八板中常出现的板式。俏和巧的音乐意境悄然入境,例如这句“叫你一声黄河渔娘”的“叫”就是放在一个八分休止符之后以十六分音符出现的,这里的“叫”音要强化,字要灵、声要动,增加形象俏丽的韵味性。如谱八:

“偷字”就是打破声腔中常规的音位安排,也打破常规的语言断句形式,把最后一小节要唱的字“偷”到前一小节的出现。例如开头“不知道,哪一天”旋律中“哪”字把后一小节字偷到头一小节出现节奏先现,“哪”字的发音要肯定、态度坚决。如谱九:

2.下滑音润腔

滑音润腔是把特定的音依据风格和抒发情感的需求进行上、下、前、后的滑音处理。滑音的运用能增加歌曲的律动感,更能良好展现作品的风格特点,同时滑音的加入使演唱更具生活化。它变化丰富多样,演唱时要唱得自然、顺滑、灵动。《黄河渔娘》中运用了典型的下滑音润腔来表达对黄河渔娘的赞叹赞美之情。如“叫你一声黄河渔娘”“黄”字下滑音的运用。

3.开口呼

“开口呼”是豫剧演唱中独有特色的咬字行腔方式,与民歌的衬词润腔近似。是用以运腔衬词的歌腔,它可以填补歌词内容和感情,并对音乐有连接的作用。用象声词以及可以烘托气氛的虚词构成,使内容变得更加生动、人物更加鲜活,口语化的真实生活体现。

衬词“哎”是在我们生活中常出现的,被称为感叹词,在歌曲中我们常称之为称词,可在不同地方出现,展现歌曲的不同情感层次,秉承事异声异的演唱规律。在衬词“哎”出现时,旋律呈模进下行状态,吸取了豫东和豫西音调的旋律音阶,这樣的旋律写作,符合了生活中的感叹音以及音乐写作中的衬词的律动特色,演唱时可以借鉴豫剧中的甩腔演唱技法,形成演唱韵味特色。

这三处的“哎”最具有戏曲味道,用坚定奔放的语气把衬词唱出来,表达出的是大气坚定的鲜活“渔娘”形象,用民族情怀以及河南梆子的着色特色,达成声情并茂的韵味诉求。如谱十:

每种文化都有其独有的历史,每种文化都有其独有的韵味,每种韵味必产生于独有的地域。“豫剧”是戏与歌的多元元素相融的声乐作品,是传统豫剧声腔板式与现代歌曲写作技法相融合的结合体,使作品有传统的音韵又不失现代潮流格调。那么把握组成表现豫歌的灵魂意蕴的元素,透过这些元素一润腔一韵味地细嚼所蕴含的“味”与“道”,才能够凸显出豫歌的活力,也才能透过豫歌的韵味构成,了解这一艺术形式,敏慧各音乐作品间的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的中华音乐和合文化的精神意境。

参考文献:

[1]张红蕾:《论豫剧新歌的前源及发展历程》,《韶关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2]龚金铃:《感言“戏歌”》,《东方艺术》,2005年第14期。

[3]郭克俭:《豫剧演唱艺术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2005年。

[4]郭克俭:《豫剧演唱谚诀论》,《中国音乐学》,2005年第4期。

于 洁 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师,副教授

猜你喜欢

板式豫剧韵味
走遍万水千山
家校共育成合力,传承河南豫剧
豫剧现代化进程分析
KD399:便装式窗帘固定架
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推动豫剧文化产业发展
“有板有眼”最初形容什么
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