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课本 合理迁移 夯实基础 细心审题

2021-11-16黄巧巧

广东教育·高中 2021年10期
关键词:木匠手法答题

黄巧巧

从近几年看,高考小说命题的重心在小说文体的基本要素上,涉及思想感情、人物形象、叙事风格等,突出审美鉴赏能力的考查。目的是“引导考生针对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本文通过对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题卞之琳《石门阵》及往年高考卷所出现的小说阅读题型进行梳理,从如下方面提出了高三小说阅读备考策略:回归课本,合理迁移,夯实基础,细心审题。

2021年新高考卷现代文阅读II题型从模拟考到高考,较为固定两道选择,一道涉及文章内容的理解,一道涉及手法的赏析;两道简答题,主要考査文章的情节、人物、环境、标题、主旨以及文本、语言特征。由此猜想,2022年大概基本会按近几年的方式命制,简答题在情节上命制,如文章的材料组织、视角、线索、某情节作用等概率较高;文章的标题、物象含义和作用,岀现的概率较高。特别注意的是,对文本特征和语言风格等的考核是一直在复习中被忽略而多次考査的重点,如2021年新高考II卷,2020年全国Ⅲ卷,2019年全国Ⅰ卷均考核了文本特征;2018年全国Ⅱ卷和2017年全国Ⅲ卷均考查了语言风格,希望引起考生注意。

从上表中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变化:

1. 考查内容选材上,以中国小说为主,外国小说为辅。篇幅上,中长篇小说节选与短篇小说并重。人物选择上,主人公大多平凡而典型,他们身上具有夺目的闪光点。主题上,以弘扬核心价值观为主,多展现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变征程中表现出的高贵品质。选取中国现代名家或当代知名作家的作品进行命制,重点关注散文体裁和小说中的红色经典作品。如茹志鹃的作品集。

2. 选文字数与分值上:文学类文本阅读2018年选文的字数都在1600字左右,2019年1600—1800字,2020年新高考Ⅰ卷有1675字,2020年新高考Ⅱ卷有1787字,选文字数逐年增加,说明高考考查阅读量在加大。自2020年新高考Ⅰ卷题型改为两道单选题、两道简答题,分值为16分后,2021年沿袭了这个分值。

3. 多文本阅读出现,丰富解读视角。继2019年全国Ⅰ卷第8题,结合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的名句,设置“中国的脊梁”情境,即设问情境化后,又出现多文本阅读,如2021年新高考II卷《放猖》(废名)。情境化与多文本相结合的题目成为了一个出题热点。如2021年广州三模《幺姨的灿烂年华》(贺捷生):如果在“红色经典读书分享会”上推荐《幺姨的灿烂年华》,请结合两则文本,列出理由并简要分析。

4. 注重思維能力考查。2021年新高考I卷选取小说《石门阵》(卞之琳):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考生理解能力不同,思维能力不同,阅读感受就不同,作答此题的情况也会不同。

5. 考查的基础知识类型更丰富。防猜题押题倾向明显,如小说命题回避“套路化”设计,避开考生较为熟悉的“人物性格”,考查考生对人物心理变化过程的理解与概括能力。如2021年全国乙卷《秦琼卖马》:“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2021年全国甲卷《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普希金的临终遗言是理解本文的钥匙,请简要分析”,因文设题,强化对理解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等的综合考查,而不再过多强调答题模式。

6. 打通教材与高考文本的脉络。如2019年全国Ⅰ卷第7题B,在考查人物描写手法时,就直接考查了教材篇目——《祝福》是如何描写祥林嫂的神态的。今年卞之琳《石门阵》考查反复手法,也直接考查了教材篇目——《牲畜林》出现六次反复的写作效果。

针对以上高考命题的走向,我们一起来探究高三备考的策略。

一、回归“课本”,实现知识的迁移

1. 课本足迹:2020年高考语文浙江卷文学类文本,选取了苏联作家帕尔斯托夫斯基的小说《雪》小说以战争为背景,折射家国情怀,呼唤和平安宁的生活,紧扣苏教版必修二“和平的祈祷”这一专题。从题目设置来看,涉及人物形象和作品语言结构等,所有考查点都能够在教材中找到对应点,有效地考查了考生阅读能力的迁移,使得考查具有信度和效度。

下面我以2021年新高考Ⅰ卷谈谈高三语文复习回归教材知识点的策略。

王木匠讲石门阵,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有什么效果?(4分)(2021年新高考Ⅰ卷)

小说写一名叫王生枝的木匠,在村民面前讲鬼子扫荡的故事,多次写到日本兵“向左看:石头门。“向右看:石头门”的恐慌及丑恶的嘴脸,使得读者觉得嚣张的敌人一步步落入了我们的圈套,吸引读者 ,他讲得绘声绘色,妙趣横生,“来了!来了,一群鬼子兵!” 仿佛日本兵当真从那边来了,让内容更真实,故事更有感染力 。残酷、艰苦的抗战,在王木匠嘴里成了小品一样的故事,全然没有了战争的残酷和艰难,而是胜利后的喜悦和憧憬,这就渲染了小说独特的轻松的氛围,表现抗日游击队的机智和勇敢,表达了对共产党军队的信任和由衷的赞赏,小说中流露出的乐观情绪高涨而鲜明,小说在听众的交流中,延缓了叙事节奏 ,实现了小说的延宕效果。

“反复”这一知识点在人教版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中第六单元就有出现。第六单元学习的重点是小说结构。《牲畜林》就是属于这一种类型的典范。课文里出现总共6次“延迟”即“反复”。这些童话式的情节连缀起来在结构上呈现出什么特点?朱阿举起猎枪准备射杀德国兵时多次被阻止,使得读者觉得希望不至于完全破灭,吸引读者 。以战争为背景的小说,却选择了牲畜林为故事发生的环境,又让那些家畜一一地出现,这就 渲染了小说独特的轻松的氛围 ,为使这种轻松的氛围延续下去。这种手法使得文中出现的人越来越多,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村子里的人心与风貌,延迟次数越多,出现的村民越多,越使读者感受小说 内容更丰富生动 ,小说在捉迷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了小说的 延宕效果 。

2. 高考真题与课本对应知识点梳理:

课本是几代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指导性规范性。我们要把资料里的典型题在材料中找到对应的思想解题方法,回归课本,实现知识迁移。

二、注重知识点的梳理,精研历年考题

1. 考前梳理必考知识点,积累文化知识

王木匠讲石门阵,多处 使用 反復手法 ,这种讲述有什么 效果 ?

要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梳理答题要点:反复与排比两者的不同;摇摆式与延缓节奏两者不同。

考生应区别几个概念:情节、细节、故事、主题、照应、渲染、反复、排比、摇摆、延缓。细节构成情节,情节组成了故事,故事提升了主题。照应是前后呼应,渲染是侧面表现事物,反复是不断的重复,而排比是并列排下来。这些,都是高三复习中要具体的事例来区别的,所有概念术语都不是死的,而是活的,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体现的。所以,考生在答题时情节写成了细节不得分,渲染写成了照应,反复写成了排比,延宕写成了摇摆式。这些都是考生平时复习知识盲区,备考应重视起来。

再来看今年的高考题:

王超杰为什么选择《秦琼卖马》的唱段,且唱得壮气不足?请简要分析。(6分)(2021年全国乙卷谈歌《秦琼卖马》)

要答好此题,还需要有一定的古代文化知识积累:“秦琼卖马”指英雄遇到了困境。秦叔宝在办事的路上盘缠耗尽,无奈之下隐瞒姓名卖马给单雄信。单雄信得知真相后热情款待了秦叔宝,两人成为莫逆之交。知晓秦琼卖马的典故,再联系单雄信买下秦琼的马与杨成岳买下自己的瓷器,二人人生境遇和内心感受的相同点来作答。

2. 精研细究高考题,审清题干要求,规范答题

今年考查的是小说情节的结构。对于小说情节的结构的考查,在2020年浙江卷(苏)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雪》中出现过:

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使小说 结构紧凑 ?(6分)(2020年浙江卷)

很多考生作答时,都在一处处罗列出“反复”在小说里出现的文字,题干“多处”的意思是不止一处二处三处,“多处”你答也答不完,所以考生不用具体答出哪一处,考生可以在原文找出“反复”的地方进行鉴赏,答案只要写“多处反复手法的共同的效果”就行了。“把故事描述得更充分”才是小说多处反复的效果。这一点考前考生就应该有这样的答题意识。如:

小说中有 多处 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6分)(2019年全国III卷《到梨花屯去》)

本文 多次 提到板凳,这是富有韵味的细节,请分析这里板凳的用意。(2020年新高考II卷《大师》)

这些题也出现了“多处”“多次”等字眼,从答案来看,都不用一处处列举。因为在考场上时间和答题纸都是有限的。很多考生罗列完这几个点后,才发现答题位置不够,时间也不多了,慌慌张张的情况下,自己鉴赏到的几个点因为没有答题位置而没有写进来,太可惜了。而且往往这类考生都是答题谨慎的优秀学生,而这道题中平时只答条条框框的考生,意识到题目的要求,没有考查到他们的不擅长之处,答案很简洁,四句话四个要点都答齐了。可见,考前精研考题,把握答题要点,才是高考考场拿高分的法宝。

3. 审清题干要求,规范答题。我们在阅读文本时要有全局意识,牢记三不离: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阅读原则。

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2021年新高考Ⅰ卷)

答案:①现实生活中的门是木头门,洪子店村民以砖头堵门;②在王木匠的故事加工中,砖头门变成了“石头门”,战斗故事随之变成了传奇的“石门阵”;③王木匠从现实中明白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的道理,即只有保卫国门,才能守护家门,才有实现“夜不闭户”的希望。

首先要审好题:“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门”在小说里头总共有几个层面?这是考生要先回头梳理“门”相关的内容。

“门”是用砖头堵的 木门 ,这里的门是真实的门,即 砖头门 。我正要给你们摆一个和八阵图差不多的“石门阵” 。“向左看 石头门 ”,“向右看 石头门 ”等句中的“门”是经过故事加工了的门。“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前一个“门”指 国门 ,后一个“门”指百姓自家的 家门 。此题为小说含义类题目,不少考生答成“门”在文中的作用。也有不少考生把砖头门和石门阵漏写了,原因出于没搞清两个层面:故事里的“门”和故事外的“门”。考生也把木门和家门混淆,家门是最后这一理想层面针对国门而提出来的。

另外,细心审好题。考生有效确定题目关键词,关注句中、句间的关系以及题目的补充信息。从语法入手,提取主干,锁定关键词,分析修饰限定语;关注代词的指代对象,根据逻辑关系词分析复句间关系,确定答题的侧重点。

王木匠讲石门阵,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有什么效果?(4分)(2021年新高考Ⅰ卷)

我们来看题干要求是:“王木匠”讲述效果,而不是“作者”的讲述效果,是故事里套故事,所以回答时应从王木匠讲故事的内容角度分析,而考生误认为“作者在讲王木匠故事时”的反复手法的体现,就会答到小说第一段作者讲《三国演义》故事时用的反复手法,或者答到“推动情节发展”“丰富了人物形象”“深化了主旨”。王木匠讲故事怎么会丰富王木匠这一人物形象呢?王木匠讲故事怎么会深化了主旨呢?作者选取王木匠的故事才是作者匠心独运让情节更曲折来体现主旨——当时人们对“夜不闭户”和平生活的向往的啊。只要考生在考场上多反问自己几句,就能避免出现离谱的答案,审题才是拿分的王道啊。

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2021年新高考Ⅰ卷)

好多考生看成是“”的作用,所以细心审题是考场上必须要做到的。

责任编辑 廖宇红

猜你喜欢

木匠手法答题
拟人手法真多情
同行是冤家
画与理
七步洗手法
同行是冤家
同行是冤家
木匠的门